唐朝初立,契丹的态度若即若离,一会儿归降突厥,一会儿又向唐朝示好。唐太宗统治末期,契丹内附,唐朝设置松漠都督府予以管辖;武则天时,契丹的李尽忠、孙万荣联合反叛,脱离了唐朝的行政管辖;到了唐玄宗时期,突厥衰败,契丹再次向唐朝示好,开元二年(714年),唐朝封契丹首领李失活为松漠郡王,并且给了他刺史的封号。
两年后(716年),李失活来到长安,亲自向唐朝请婚,唐玄宗也很厚道,将永乐公主许配给了他。永乐公主是正议大夫、复州司马杨元嗣的女儿,杨元嗣为东平王李续的外孙。李失活和永乐公主的婚礼没有在契丹领土内举行,而是选择就近在长安举行。婚礼举行后的开元六年(718年)正月,李失活和永乐公主返回契丹,不久,李失活去世,他的弟弟娑固被立为松漠郡王,唐玄宗还派人送给永乐公主锦袍鱼袋以及一千五百段锦帛。
开元八年(720年),契丹内乱,契丹牙官可突于骁勇善战,李娑固担心他篡权,想除掉他,没想到可突于先发制人,打败李娑固。娑固死后,他的堂弟李郁于继任为王,可突于掌握幕后大权。从此,史书再也没有关于永乐公主的记载。
开元十年(722年),李郁于与可突于入唐请婚,玄宗封李郁于为松漠郡王。按照惯例,玄宗又得指派一位宗室女前往和亲,这时,玄宗堂妹的女儿余姚县主慕容氏被选了出来,封为燕郡公主。
燕郡公主慕容氏,唐玄宗外甥女。母为唐玄宗的堂妹余姚县主,父为慕容嘉宾。722年,燕郡公主被唐玄宗许配给前来长安求亲的契丹首领李郁于。两年后,李郁于去世,燕郡公主再嫁他的弟弟李吐于。新上台的李吐于跟大臣可突于不合,两人互相猜忌,可突于树大根深,李吐于不得不投奔唐朝,唐玄宗马上封他为辽阳郡王,留在长安担任宿卫,燕郡公主也跟随丈夫定居长安。
李吐于在投奔唐朝后,契丹无主,可突于拥立李尽忠的弟弟李邵固。开元十四年(726年),唐玄宗册封李邵固,以外甥女东华公主许配给他,并且说了一堆“保家卫国、忠心赤诚”之类的褒奖之词。(www.xing528.com)
又过了四年(730年),可突于杀掉了李邵固,率领契丹投降突厥。唐朝的宰相张说在上朝时骂契丹人面兽心,唯利是图。实际上,两个政权之间的关系是变动不居的,双方都有原因。
史书曾经记载了自东华公主嫁到契丹后双方的友好交往。开元十六年(728年),李邵固派他的儿子来唐朝当质子。开元十八年(730年),契丹向唐朝贡献了20匹马。但是,一个弱女子终究无法阻止契丹政权内部的争权夺利。契丹政变后,嫁给李邵固的东华公主被迫逃到安禄山的平卢军。直到五年后,契丹和唐朝的战争才告结束,公主个人的命运已经不见于史书的记载。
通过上面的故事,我们看到唐玄宗时期是推行和亲政策的密集期,说到唐玄宗的统治,大家都比较熟悉“开元盛世”这个名词,但是关于他所推行的和亲未必清楚。在《剑桥中国史》中有这样的评论:“745年,唐廷试图用建立新通婚联盟的办法来恢复和契丹的关系,但是没有成功,送去的皇室新娘被杀。”这期间,永乐公主、燕郡公主、东华公主、宜芳公主、固安公主、静乐公主、东光公主等七位公主先后被送到契丹与奚,可是最后契丹与奚族不领情,竟把进贡的两位和亲公主给杀害了。
七位和亲公主的命运坎坷,甚至被杀,反映出的正是自汉朝以来饱受争议的和亲政策。有诗曰:“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皇帝的一纸诏令把本不是公主的女孩临时册封为公主,让她们承担起“扫净胡尘”的任务。可是,老百姓盼望的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英雄,渴望的是强大的国家实力,期待的是不怒自威的大国风范。即使如开元盛世,盛世之下依然存在着暗流涌动的忧患。
758年,这一年是唐朝的乾元元年,唐玄宗躲在四川早已当上了太上皇,他的儿子肃宗临危受命。七月十七日这一天,整个长安城笼罩在浓浓的离别气氛中,肃宗的亲生女儿前往回纥和亲。这是怎么回事?派出皇帝的亲生女儿,能否逢凶化吉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