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松赞干布去世31年后,文成公主走完了自己孤独的余生。《新唐书》记载:“永隆元年(680年),文成公主薨,遣使者吊祠。”当获知文成公主去世的消息后,文成公主的娘家人唐朝政府派人前来吊祭。《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记载:“及至羊年(683年)冬,祭祀赞蒙文臣公主。”可见,文成公主的去世,受到了唐王朝和吐蕃双方的重视,唐蕃双方均举办了高规格的祭奠活动。那么,文成公主是什么原因去世的呢?
有学者依据古藏文文献的记载,认为文成公主去世是因为罹患黑痘。黑痘是一种什么病呢?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瘟疫,《鲁滨逊漂流记》中也曾提到这种病,有一位船长得了这种病,考虑到这种病的严重传染性,恐怕自己没法顺利到岸,也担心传染给同船的人,于是勇敢跳海了。文成公主在吐蕃传播佛教的过程中,接纳于阗的僧人到吐蕃,据说黑痘病症就是比丘众僧来到吐蕃时所带来的。这些记载还透露出一个信息,在松赞干布去世后的12年内,文成公主建立寺院,持重护法,在僧俗之间仍然有很高的威望和影响力。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之间的婚姻成为汉藏友好交往的佳话,她本人也成为和亲公主的代名词,在中国历史上为数众多的和亲公主队伍中,文成公主是最为著名的一位,成为标杆式的人物。至今,拉萨仍保存着纪念文成公主的塑像,布达拉宫展示有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结婚的洞房遗址,大昭寺里还供奉着她的雕像。
历史往往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有关文成公主和亲的话题也不例外。对于文成公主远赴吐蕃和亲,大部分的人持肯定态度,当然也有负面的评价,主要有如下两种:
第一,有人批评唐太宗和亲的做法,说他是用“女人和财物换取和平”。文成公主的嫁妆异常丰厚,不仅有大量财物,还带着大批工匠,给吐蕃送去了先进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但据敦煌文书的记载来看,也有吐蕃人把她视作唐朝畏惧吐蕃兵威而祈求和平的贡品。这位来自唐朝的女子不过是一个充斥着政治因素的符号。
第二,有人从现代社会的观念出发,认为松赞干布为来自尼泊尔的尺尊公主不惜耗费巨资修建大昭寺,将尺尊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供奉其中;来自大唐的文成公主虽然带着佛家至宝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却只修一座规模远逊大昭寺的小昭寺来安置。大昭寺和小昭寺的规模差距较大,自然可以看出尺尊公主与文成公主地位之高下。直到后来金城公主入藏,为吐蕃赞普的正妻,才将两座佛像互换过来。
其实,历史的真相只有一个,我们后人只能根据零星的记载来捕风捉影。 至于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感情,我们既难以证明其是,也难以证明其非。文成公主在松赞干布早逝后,只身回到山南,孤独中度过了余生,她应该是怀念最初到达吐蕃时与松赞干布温存过的浪漫与美好。文成公主又是如何把超越时空的爱恋渗入岁月的流水?千年之后,我们如何理解文成公主的情与爱呢?
文成公主的婚姻换来了西部边境的暂时和平,却只能让吐蕃满足于一时。由于吐蕃本身处于上升阶段,又得到唐朝的帮助,实力逐年增强,而唐朝军队的战斗力却随着开国兵锋的迟钝而大幅衰退。如果说当初松州之战双方势均力敌、各有所顾忌的话,随着时间流逝,吐蕃军队的战斗力已悄然凌驾于唐朝之上,对大唐充满觊觎之心。
662年,新即位的吐蕃赞普芒松芒赞对击败唐帝国已经信心满满,于是在和亲22年之后,文成公主尚在世之时,开始与唐朝频频发生边境摩擦。663年,吐蕃将大唐的属国吐谷浑灭国。这样做,严重损害了唐朝的核心利益,唐朝和吐蕃从此便在西域、河陇一带展开激烈的战略争夺。(www.xing528.com)
永徽元年(650年),松赞干布去世,松赞干布结束了青藏高原上各势力分散的局面,促进了吐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他与文成公主的婚姻开启了唐朝与吐蕃交往的先河,破除了双方不信任的坚冰。但是,松赞干布去世后,由于他的儿子早亡,由他的孙子继位,大相禄东赞继续辅佐朝政。禄东赞是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使臣,他继承松赞干布的方针,完善法律,清查户籍,确定税赋,安定吐蕃内部。禄东赞利用吐谷浑王室的内争,多次带兵攻击吐谷浑,在文成公主尚在世的时候,竟然与支持吐谷浑的唐朝发生了严重冲突,史称大非川战役。
大非川战役中唐军败绩,唐朝遭遇了立国以来最大的军事失败。大唐军队战无不胜的神话被吐蕃终结,这直接影响到西域各个政权对唐政府的依附程度。
从此之后,吐蕃牢固控制了青海湖地区,并进一步与唐朝争夺陇右地区与河西走廊,吐蕃取得了对丝绸之路的控制权。大非川战役之后,吐蕃暂时停止了大规模武装扩张,改用蚕食战略。针对这种局面,唐政府曾多次出兵干预,双方再次进入了摩擦不断的相持阶段。不得不让人感叹,昭君入塞给汉朝带来了六十多年的和平时间,文成公主却只能保持两个民族和平相处22年,这不能怪文成公主这位弱女子,她已经尽了全部的心力……
如今的历史读物每每提到唐朝与吐蕃,往往率先谈起的就是文成公主和亲一事。有人说,这些读物不尊重历史史实,片面强调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婚姻是等同于十万雄兵的婚姻,对唐朝与吐蕃之间百余年的战争却视而不见。唐朝和亲打着“扶助边邻”的旗号,却对文成公主尚在世时,吐蕃大规模举兵进攻唐朝一事讳莫如深,似乎本次和亲是唐朝出于博爱精神,积极主动地扶助周边弱国,搞了一次文化输出。
有人评论这段历史,认为唐太宗为了讨好吐蕃,充实了文成公主的随行队伍,送出了中原的技术人才和大量物资,给吐蕃带去了医药、营造、工技、农桑等多种技艺,这一举动不啻养虎遗患,吐蕃变得更为富强,迅速成为西陲霸主。吐蕃的野心也随着实力提高而滋生,后来更是连年攻打大唐,使得唐帝国一百多年缓不过劲儿来。
我们来分析一下说出这种言论的出发点,能说出这番话的人是有“民族情感”的,但是他眼中的民族是狭隘的大汉民族,所站的立场是大唐的立场上。这样做并不妥当!传统的文献记载有它固有的出发点,在史料的选择上是有拣选的,也是有明显的情感倾向的。从现在的观念来看,民族无贵贱等差之分,不管汉族也好,藏族也好,都是中国的民族。当我们现在回望过去的历史,不应该站在某个单一民族的立场进行评论,而应该还原真实,客观地看待历史上民族交往的往事。
文成公主去世30年后,吐蕃再一次与唐朝和亲,吐蕃的赞普迎娶大唐的金城公主。可是,在文成公主去世与金城公主入藏之间的30年内,吐蕃和唐朝之间发生过一些摩擦,有战争、有伤亡、有谈判、有妥协。为什么皇帝的养女金城公主再次踏上和亲之路?金城公主能够换来新的和平吗?她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故事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