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楚威王询问莫敖子华楚国是否有不为爵禄而忧患国事的社稷之臣。莫敖子华为楚王详细列举了以令尹子文、叶公子高、莫敖大心、棼冒勃苏、蒙等为代表的五种忧患国事的社稷之臣。作者以饱含情感的语言,生动感人、气势恢宏的语气将五人形象演绎得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形神兼备,极富感染力。从本文可以看出,作为南蛮之地的楚国自古不乏充满爱国情怀的仁人志士,后来我国第一位爱国大诗人屈原出现在楚国绝不是偶然的,而是与楚国血脉相传的忠君爱国传统密不可分的。
威王问于莫敖子华1曰:“自从先君文王以至不穀之身,亦有不为爵劝,不为禄勉,以忧社稷者乎?”莫敖子华对曰:“如章2不足知之矣。”王曰:“不于大夫,无所闻之。”莫敖子华对曰:“君王将何问者也?彼有廉其爵,贫其身,以忧社稷者;有崇其爵,丰其禄,以忧社稷者;有断脰3决腹,一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有劳其身,愁其志,以忧社稷者;亦有不为爵劝,不为禄勉,以忧社稷者。”
注释
1莫敖子华:莫敖,楚国官名,地位仅次于令尹、司马。子华,人名,字章。2章:莫敖子华的字。3脰(dòu):脖子。
译文
楚威王询问莫敖子华说:“从先君文王到我这一代,真有不为爵位而努力、不为俸禄而勤勉,而忧患国事的大臣吗?”莫敖子华回答说:“像我这样的人是不了解这些的。”楚王说:“若不问您,我就无从知晓了。”莫敖子华回答说:“大王要问的是什么样的人呢?他们中有为官清廉、生活贫穷而忧患国事的;有官位高、俸禄厚而忧患国事的;有甘愿断头剖腹,不顾生死,不求个人利益而忧患国事的;有身体劳顿,心志愁苦而忧患国事的;也有不为爵位而努力、不为俸禄而勤勉,而忧患国事的。”
王曰:“大夫此言将何谓也?”莫敖子华对曰:“昔令尹子文1缁帛之衣以朝,鹿裘以处,未明而立于朝,日晦而归食,朝不谋夕,无一月之积。故彼廉其爵,贫其身,以忧社稷者,令尹子文是也。昔者叶公子高2身获于表薄3,而财于柱国4,定白公之祸5,宁楚国之事,恢先君以掩方城6之外,四封不侵,名不挫于诸侯。当此之时也,天下莫敢以兵南乡7,叶公子高食田六百畛8。故彼崇其爵,丰其禄,以忧社稷者,叶公子高是也。昔者吴与楚战于柏举9,两御之间夫卒交。莫敖大心10抚其御之手,顾而大息11曰:‘嗟乎子乎,楚国亡之日至矣!吾将深入吴军,若扑一人,若捽12一人,以与大心者也。社稷其为庶几乎?’故断脰决腹,一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莫敖大心是也。
注释
1令尹子文:令尹,楚国最高官职,相当于相国。子文,人名,春秋时期人。2叶公子高:春秋时楚国人,沈姓,名诸梁,字子高,封于叶(今河南叶县),故称叶公。3表薄:林野,指草野之地。4柱国:国都。5白公之祸:公元前479年,楚平王孙白公胜发动政变,袭杀令尹子西、司马子期,劫持楚惠王,自立为王。月余为叶公率兵击败,被杀。6方城:山名。在今河南叶县。7南乡:向南。乡,通“向”。8畛(zhěn):井田中的小路。9柏举:楚邑,在今湖北麻城东北。10莫敖大心:即沈尹戌(一作“戍”),死于柏举之战。11大息:即“太息”,叹息。12捽(zuó):揪住。
译文
楚王说:“您这些话讲的是哪些人呢?”莫敖子华回答说:“以前令尹子文上朝时穿黑绸朝服,在家则穿鹿皮袍子,天还不亮就站在朝廷外等待上朝,天黑了才回家吃饭,早上不知道晚上吃什么,家里没有一个月的存粮。所以那为官清廉、生活贫困却忧患国事的人,就是令尹子文这种人。以前叶公子高从草野之中被举用,积累了大量财富,他平定了白公胜的祸乱,稳定了楚国局势,弘扬先王的盛德,名声传到方城之外,四境不敢来侵犯,使楚国的威名在诸侯中没有受到损害。在这个时候,天下没有谁敢兴兵南下窥伺楚国,叶公子高获得六百畛的封邑。所以那爵位高、俸禄厚而担忧国事的人,就是叶公子高这种人。以前吴国和楚国在柏举交战,两军的帅车和士卒战成一片。莫敖大心抚摸着为他驾车的车夫的手,回头叹息道:‘哎,兄弟啊,楚国亡国的日子要到了!我准备冲入吴军,你要是能击倒一个敌人,抓住一个敌人,这都是对我的帮助啊。那么国家可能还有希望吧?’所以那甘愿断头剖腹,不顾生死,不求个人利益而忧患国事的人,就是莫敖大心这种人。
“昔吴与楚战于柏举,三战入郢,寡君身出,大夫悉属,百姓离散。棼冒勃苏1曰:‘吾被坚执锐,赴强敌而死,此犹一卒也,不若奔诸侯。’于是赢粮潜行,上峥山2,逾深溪,跖3穿膝暴,七日而薄秦王4之朝。隺5立不转,昼吟宵哭,七日不得告,水浆无入口,瘨6而殚闷,旄7不知人。秦王闻而走之,冠带不相及,左奉其首,右濡其口,勃苏乃苏。秦王身问之:‘子孰谁也?’棼冒勃苏对曰:‘臣非异,楚使新造盩8棼冒勃苏。吴与楚人战于柏举,三战入郢,寡君身出,大夫悉属,百姓离散。使下臣来告亡,且求救。’秦王顾令不起:‘寡人闻之,万乘之君得罪一士,社稷其危,今此之谓也。’遂出革车千乘,卒万人,属之子蒲与子虎9,下塞以东,与吴人战于浊水10而大败之,亦闻于遂浦11。故劳其身,愁其思,以忧社稷者,棼冒勃苏是也。
注释(www.xing528.com)
1棼冒勃苏:人名,即申包胥。此为楚语。2峥山:险峻高山。3跖(zhí):脚掌。4秦王:秦襄王。5:隺:同“鹤”。6瘨(diān):晕倒。7旄:通“眊(mào)”,昏迷。8新造盩:罪臣。盩,当为“盭(lì)”字,“戾”的古字,罪。9子蒲、子虎:皆为秦将。10浊水:今湖北襄阳北之白河。11遂浦:地名。今其地不详。
译文
“以前吴国和楚国在柏举交战,三次战斗后攻下郢都,楚昭王出逃,大臣都一起跟随逃亡,百姓们流离失所。楚将棼冒勃苏说:‘我身穿坚固的战甲,手执锐利的武器,即便奔向强敌拼死,也只不过像一个普通士卒,不如向其他诸侯求救。’于是背着干粮秘密行走,翻过险峻的高山,穿越深谷,脚掌扎破,膝盖受伤,七天后到达秦国宫廷附近。他像鹤一样站着等待秦王召见,昼夜哭泣,过了七天还得不到通报,滴水未进,气绝晕倒,不省人事。秦王听说后连忙跑去看望,连帽带都来不及系好,左手捧着他的头,右手向他嘴中灌水,棼冒勃苏才苏醒过来。秦王亲自问他:‘您是谁呀?’棼冒勃苏回答说:‘我不是别人,我是楚国的使者罪臣棼冒勃苏。吴国和楚国在柏举交战,三次战斗后攻入郢都,我国君王出逃,大臣们一起跟随逃亡,百姓们流离失所。楚王派我来报告亡国的消息,并向您求救。’秦王让他不要起身,说:‘我听说,拥有万辆战车的大国君主,如果得罪一位贤人,国家将会危险,说的就是现在这种情况吧。’于是派出战车千辆,士兵万人,命子蒲和子虎带领,率军出塞向东进发,在浊水和吴军交战,大败吴军,同时在遂浦也取得胜利。所以那身体劳顿、心志愁苦而担忧国事的人,就是棼冒勃苏这种人。
“吴与楚战于柏举,三战入郢,君王身出,大夫悉属,百姓离散。蒙穀1结斗于宫唐2之上,舍斗奔郢曰:‘若有孤,楚国社稷其庶几乎?’遂入大宫,负离次之典3以浮于江,逃于云梦4之中。昭王反郢,五官失法,百姓昏乱。蒙穀献典,五官得法而百姓大治。此蒙穀之功,多与存国相若,封之执圭,田六百畛。蒙穀怒曰:‘穀非人臣,社稷之臣。苟社稷血食5,余岂患无君乎?’遂自弃于磨山6之中,至今无胄7。故不为爵劝,不为禄勉,以忧社稷者,蒙穀是也。”
注释译文
1蒙穀:人名。楚将。2宫唐:地名。今其地不详。3离次之典:散乱的典籍。一说楚国法典名。4云梦:即云梦泽,在今江汉平原一带。5血食:受享祭品。古代杀牲取血以祭,故称血食。6磨山:山名。在今湖北武汉武昌东。7胄:子孙。
“吴国和楚国在柏举交战,三次战斗后攻入郢都,楚王出逃,大臣们一起跟随逃亡,百姓们流离失所。蒙穀和吴军在宫唐交战,后来他放弃战斗跑向郢都,说:‘如果楚王还有后嗣,楚国也许还有希望吧?’于是进入楚王宫殿,背着散乱的典籍顺江漂浮,逃到云梦泽中。后来楚昭王返回郢都,百官没有法典可依,百姓秩序混乱。蒙穀献上保存的典籍,百官才有法典可依,百姓生活才井然有序。楚王权衡蒙穀的功劳,可与救国存亡相比,封他执圭的爵位,食邑六百畛。蒙穀愤怒地说:‘我不是个人的臣子,我是国家的臣子。假如国家祭祀不断,我还怕没有君王吗?’于是自己归隐在磨山中,到现在还没有做官的子孙。所以那不为爵位努力、不为俸禄勤勉而担忧国事的人,就是蒙穀这种人。”
王乃大息曰:“此古之人也。今之人焉能有之耶!”莫敖子华对曰:“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要1,楚士约食,冯2而能立,式3而能起。食之可欲,忍而不入;死之可恶,然而不避。章闻之,其君好发者,其臣抉拾4。君王直不好,若君王诚好贤,此五臣者,皆可得而致之。”
注释
1要:“腰”的古字。2冯(píng):“凭”的古字,依靠。3式:通“轼”,扶着。4抉拾:古代射箭用具。抉,扳指。拾,臂衣,套于左臂上用以护臂。
译文
楚昭王于是长叹道:“这些都是古时候的人呀。现在的人哪里还有这样的啊!”莫敖子华回答说:“以前先君楚灵王喜欢腰细的人,于是楚国的士人都节制饮食,饿得要靠着东西才能站着,扶着东西才能起身。吃饭本是正常的欲望,然而却忍住不吃;死亡本是令人厌恶的事,然而大家却不逃避。我听说,如果君王喜欢射箭,那么大臣们就会穿戴上射箭用具。现在大王只是不喜好贤士罢了,如果大王真的喜好贤士,那么上面说的五种贤臣,都可以得而用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