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为了顺利对外扩张,秦昭王礼贤下士,向从魏入秦的范雎虚心请教。第一次面见昭王,范雎心存顾忌,并不敢贸然直言,而是先试探昭王的态度,于是先发表了一番铺垫性的言论,既让昭王同情理解自己当下的身份与处境,又表明了自己不计生死、忠于秦王的决心,最后又阐述了自己对秦国内政危机的担忧。言说张弛有度,缓重结合,吊足了秦王的胃口,既诱使秦王赋予自己畅所欲言的权力,又避免了因言获罪带来的危险,为自己留了退路。在得到昭王的亲口承诺后,范雎毫无顾忌,大胆批评强大的秦国当下的闭关窘境,将原因直接归罪于穰侯的不忠与昭王的失计,在慷慨陈词之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引导昭王将战略重心从攻齐转到攻韩、魏上来,为秦国的统一大业指明了方向。本文显示出范雎巧于言辞、冷静果敢、深于智谋、运筹帷幄的超凡政治军事智慧。
范雎1至秦,王2庭迎,谓范雎曰:“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今者义渠3之事急,寡人日自请太后4。今义渠之事已,寡人乃得以身受命,躬窃闵然5不敏,敬执宾主之礼。”范雎辞让。是日见范雎,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跪6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请,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
注释
1范雎(jū):战国时期魏国人,字叔,著名政治家、谋略家。秦昭王时拜为宰相,因封于应地,故称“应侯”。2王:秦昭王。3义渠:秦国西边羌族所建立的小国。4太后:宣太后,秦昭王之母。5闵然:昏昧的样子。6跪:两膝着地,腰部和大腿伸直,臀部抬起。由坐变跪,表示敬意。
译文
范雎到了秦国,秦王在宫中迎接他。秦王对范雎说:“我早就应该亲自聆听您的教诲了。最近义渠的事情很紧急,我每天都要向太后请示。现在义渠的事情总算处理完了,我才能有机会亲自接受您的教诲,我深感自己昏昧迟钝,现在让我恭敬地行宾主之礼吧。”范雎表示谦让。这天接见范雎,在场目睹的人没有不神色惊恐的。秦王屏退身边的人,宫中没有旁人。秦王伸直腰跪着,询问说:“先生用什么来赐教我?”范雎说:“嗯,嗯。”过了一会儿,秦王再次询问,范雎还是“嗯嗯”了两声。像这样一连三次。
秦王跽1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范雎谢曰:“非敢然也。臣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2之滨耳,若是者交疏也。已一说而立为太师,载与俱归者,其言深也。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即使文王疏吕望3而弗与深言,是周无天子之德,而文、武无与成其王也。今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处人骨肉之间,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对者是也。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知今日言之于前,而明日伏诛于后,然臣弗敢畏也。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4,被发而为狂,不足以为臣耻。
注释
1跽:与跪近似,两膝着地,整个上身挺直,表示程度很深的敬意。2渭阳:渭水的北边。河的北边为阳。渭水发源于甘肃,流经陕西入黄河。3吕望:即吕尚。4厉:通“癞”,指疮癞。
译文
秦王挺直身板,恭敬地说:“先生不愿意赐教我吗?”范雎道歉说:“不敢这样。我听说当初吕尚遇见文王的时候,只是一个渔夫,垂钓于渭河北岸,那时,二人的交情还很疏远。经过一番交谈之后,文王尊立吕尚为太师,载他同车而归,这是因为吕尚的话发人深省。后来文王果然依靠吕尚建立了功业,最后统一了天下,自己成为一代帝王。假使文王当时疏远吕尚,不和他深谈,那么周朝就不可能有天子的功德,而文王和武王也无人助其成就王业。现在我只是个旅居在秦国的臣子,和大王的交情还比较浅,愿意陈述的都是匡正辅助君主的事情,涉及的是君王的骨肉亲人,尽管我想表达浅陋的忠心,可又不知大王的心思,所以大王问我三次都没有回答。我并非害怕什么而不敢讲话,知道今天在大王面前说了,明天就可能被诛杀,但是我也并不畏惧。大王能采纳我的意见,就是死了我也不认为是祸患,流亡我也不忧虑,哪怕全身涂满漆长疮癞,披头散发成为疯子,我也不认为是耻辱。
“五帝之圣焉而死,三王之仁焉而死,五伯之贤焉而死,乌获1之力焉而死,奔、育2之勇焉而死。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伍子胥橐3载而出昭关4,夜行而昼伏,至于蓤水5,无以饵其口,坐行蒲服,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庐6为霸。使臣得进谋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终身不复见,是臣说之行也,臣何忧乎?箕子7、接舆8,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无益于殷、楚。使臣得同行于箕子、接舆,可以补所贤之主,是臣之大荣也,臣又何耻乎?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9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10之手;终身暗惑,无与照奸;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此臣之所恐耳!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臣死而秦治,贤于生也。”
注释
1乌获:人名。战国时秦国的大力士。2奔、育:战国时的勇士孟奔(一作孟贲)、夏育。3橐(tuó):口袋。4昭关:地名。在今安徽含山北。5蓤(líng)水:即溧水。发源于今安徽芜湖,流入太湖。6阖庐:亦作“阖闾”,姬姓,名光,又称“公子光”,吴王诸樊之子,后为春秋末期吴国国君。公元前515年,他派专诸刺杀吴王僚夺取吴国王位。在位期间以伍子胥为相,以孙武为将军,兴国强兵,大败楚国,后在讨伐越国的战役中重伤而死。7箕子:名胥余,商纣王叔叔,官太师,封于箕。纣王无道,箕子屡谏不听,于是佯狂,被贬为奴。8接舆:春秋时期楚国的隐士。9蹶:跌倒。10保傅:古代负责保育、教导贵族子弟及未成年帝王或诸侯的官员,统称为保傅。
译文
“五帝那样的圣人会死,三王那样的仁人会死,五霸那样的贤人会死,乌获那样的大力士会死,孟奔、夏育那样的勇士也会死。死亡,是人人都不可避免的。面对必然的死亡,能够对秦国稍有裨益,这是我最大的愿望,我又担心什么呢?当年伍子胥藏在口袋里被车载着逃出昭关,晚上行路,白天隐藏,到了蓤水,没有食物充饥,跪着爬行,在吴国集市上乞讨,最终使吴国兴盛,辅佐阖闾成就霸业。如果让我像伍子胥那样得以进献计谋,即使身遭囚禁,终身不能和大王相见,我的建议得以推行,我又有什么担心的呢?箕子、接舆,全身涂满漆长疮癞,披头散发成为疯子,终究对商朝和楚国没有好处。假使我做出像箕子、接舆那样的行为,能够有益于我心仪的君主,这是我最大的光荣,我又有什么耻辱的呢?我所害怕的,只是害怕我死了之后,天下人看到我尽忠于大王却身遭不幸,因而闭上嘴巴、止步不前,不肯到秦国来。大王您上面畏惧太后的威严,下面又被奸臣的媚态所迷惑;住在深宫之中,离不开保傅的侍奉;终身不能明察,没有人帮您看清奸人;往大了说国家覆亡,往小了说自己处境孤立、危险。这才是我所害怕的!至于那穷困、受辱的事情,身死、流亡的祸患,我并不畏惧。假如我死了而秦国治理得很好,比我活着还好。”(www.xing528.com)
秦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此天以寡人慁1先生,而存先王之庙也。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弃其孤也!先生奈何而言若此?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范雎曰:“大王之国,北有甘泉3、谷口3,南带泾、渭4,右陇、蜀5,左关、阪6;战车千乘,奋击百万。以秦卒之勇,车骑之多,以当诸侯,譬若驰韩卢7而逐蹇8兔也,霸王之业可致。今反闭关而不敢窥兵于山东者,是穰侯为国谋不忠,而大王之计有所失也!”
注释
1慁(hùn):烦扰。2甘泉:山名。在今陕西淳化。3谷口:地名。在今陕西礼泉。4泾、渭:泾水和渭水。流经陕西中部的两条河。5陇、蜀:陇山和蜀山。分别在今陕西陇县和四川眉山。6关、阪:函谷关和殽阪。7韩卢:韩国生长的一种犬,善奔跑。8蹇(jiǎn):跛脚。
译文
秦王挺直身子恭敬地说:“先生怎么说这样的话!秦国偏僻遥远,我又愚钝无能,先生有幸光临此地,这是上天让我来烦扰先生,使先王的宗庙得以保存。我能够得到先生的教诲,这是上天垂爱先王而不遗弃他的后人啊!先生怎么说出这样的话呢?事情无论大小,上到太后,下到大臣,希望先生都能对我悉心教导,不要怀疑我。”范雎拜了两拜,秦王也拜了两拜。范雎说:“大王的国家,北边有甘泉、谷口,南边有泾河、渭河,西边有陇山、蜀山,东边有函谷关、殽阪;拥有千乘战车,百万精兵。凭借秦兵的骁勇,战车的众多,来对抗各国诸侯,就好比驱赶韩卢来追逐跛脚的兔子,霸王之业唾手可得。如今反而紧闭关门,不敢伺机进军中原,这是由于穰侯没有为国家尽心谋划,而大王的决策也有所失啊!”
王曰:“愿闻所失计。”雎曰:“大王越韩、魏而攻强齐,非计也。少出师则不足以伤齐,多之则害于秦。臣意王之计,欲少出师而悉韩、魏之兵,则不义矣。今见与国之不可亲,越人之国而攻,可乎?疏于计矣!昔者,齐人伐楚,战胜,破军杀将,再辟千里,肤寸之地无得者,岂齐不欲地哉,形弗能有也。诸侯见齐之罢露1,君臣之不亲,举兵而伐之,主辱军破,为天下笑。所以然者,以其伐楚而肥韩、魏也。此所谓借贼兵而赍2盗食者也。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缪乎?且昔者,中山之地方五百里,赵独擅3之,功成、名立、利附,则天下莫能害。今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王若欲霸,必亲中国而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赵强则楚附,楚强则赵附。楚、赵附则齐必惧,惧必卑辞重币以事秦,齐附而韩、魏可虚也。”
注释
1罢(pí)露:疲敝羸弱。罢,通“疲”。露,羸(léi)弱。2赍(jī):赠送。3擅:占有,占据。
译文
秦王说:“我希望听听决策失误的地方。”范雎说:“大王越过韩国、魏国去进攻强大的齐国,这不是好计策。出兵少就不能够伤害齐国,出兵多了对秦国又有损害。我揣摩大王的计策,是想秦国少出兵,而让韩国、魏国全部出兵,可这不合适。如今明知韩国、魏国并不可信,却越过他们的国土去攻齐,这样行吗?显然谋划不当啊!从前,齐国攻打楚国,获得胜利,击败楚军,杀死楚将,又开辟了上千里的土地,最后连寸尺土地都没有得到,难道是齐国不想得到土地吗,只是形势所迫无法占有罢了。诸侯们看见齐国疲敝困顿,君臣又不和睦,出动军队来攻打它,齐王受辱,军队溃败,被天下人耻笑。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齐国攻打楚国反而增强了韩国和魏国的实力。这就是所谓的借给强盗兵器,把粮食送给小偷。大王不如结盟远方国家而攻击近邻国家,得到一寸土地就是大王的一寸土地,得到一尺土地也就是大王的一尺土地。如今放弃这个策略而去攻打远方,这不是很荒谬吗?从前中山国的土地方圆五百里,赵国独自占有,功成名就,又得到利益,天下没有谁能伤害它。如今韩国、魏国处于中原地带,是天下的中枢。大王如果想要称霸天下,必须先亲近中原国家,将它们作为天下的枢纽,用来威慑楚国和赵国。赵国强大那么楚国就会亲附我们,楚国强大那么赵国就会亲附我们。楚国和赵国都亲附我们,那么齐国必定会害怕,害怕就必定会用谦卑的语言和厚重的礼物来服侍秦国,齐国一旦亲附了我们,那么就可以将韩、魏两国变成废墟了。”
王曰:“寡人欲亲魏,魏多变之国也,寡人不能亲。请问亲魏奈何?”范雎曰:“卑辞重币以事之不可,削地而赂之不可,举兵而伐之。”于是举兵而攻邢丘1,邢丘拔而魏请附。曰:“秦、韩之地形相错如绣。秦之有韩,若木之有蠹,人之病心腹。天下有变,为秦害者莫大于韩,王不如收韩。”王曰:“寡人欲收韩,不听,为之奈何?”范雎曰:“举兵而攻荥阳2,则成睪3之路不通;北斩太行之道4,则上党5之兵不下;一举而攻荥阳,则其国断而为三6。韩见必亡,焉得不听?韩听而霸事可成也。”王曰:“善。”
注释
1邢丘:魏邑,在今河南温县。2荥阳:韩邑,在今河南荥阳。3成睪:韩邑,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4太行之道:太行山上的小道。太行山,在今山西晋城南。5上党:郡名。韩、赵两国各置一郡,后韩郡归赵。在今山西长治北边。6其国断而为三:韩国断裂为新郑、成睪、泽潞三个部分。
译文
秦王说:“我打算亲近魏国,但魏国是个变化无常的国家,我无法亲近它。请问亲近魏国怎么做?”范雎说:“如果用谦卑的言辞、厚重的礼物来服侍它行不通,用割地来贿赂它也行不通,那么就出动军队攻打它。”于是兴兵攻打邢丘,邢丘被攻陷,魏国表示愿意亲附。范雎说:“秦、韩两国的地形相互交错就像锦绣一样。韩国对于秦国来说,就像树木上长蛀虫,人的心与腹生疾病。如果天下有变化,伤害秦国最大的非韩国莫属,大王不如收服韩国。”秦王说:“我也想收服韩国,可是韩国不听话,怎么办呢?”范雎说:“发兵攻打荥阳,那么成睪的道路就不通了;北边截断太行山的道路,那么上党的兵就不能南下了;一举攻下荥阳,那么韩国就被斩断成了三部分。韩国看到自己必定覆亡,哪敢不听话呢?韩国听话了,那么霸业就可以成功了。”秦王说:“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