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齐助楚攻秦,夺取曲沃,战国策导读

齐助楚攻秦,夺取曲沃,战国策导读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导读齐、楚联合攻占了秦国曲沃,秦欲伐齐,于是派张仪游说楚王,欲先破齐、楚之盟。齐助楚攻秦,取曲沃1。译文齐国帮助楚国攻打秦国,夺取了曲沃。张仪反1,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2合。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秦与齐合,韩氏从之,楚兵大败于杜陵4。楚国于是派遣一位将军去秦国接受土地。使者回去报告楚王,楚王勃然大怒,打算起兵讨伐秦国。

齐助楚攻秦,夺取曲沃,战国策导读

导读

齐、楚联合攻占了秦国曲沃,秦欲伐齐,于是派张仪游说楚王,欲先破齐、楚之盟。张仪许以方圆六百里的商於之地于楚怀王,诱其与齐断交,结果怀王中计被骗,恼羞成怒兴师伐秦,被秦、齐、韩联军大败,几近亡国。文章刻画出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张仪是一个诡诈的纵横家,他先以六百里土地诱骗怀王,事成后耍赖,可谓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毫无诚信可言。楚怀王是一个昏庸透顶、目光短浅的国君,不仅为一点小利所迷惑,又自以为是,屡不接受臣下的意见,特别是在绝齐事件上,居然上演了派勇士骂齐王这一闹剧,楚国在其手中走向灭亡是必然。陈轸是一位冷静明智而又有卓识的谋臣,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关键时刻总能预测事件走向,给予怀王以忠谏,惜不遇明君,终遭冷落。

齐助楚攻秦,取曲沃1。其后,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谓张仪曰:“吾欲伐齐,齐、楚方欢,子为寡人虑之,奈何?”张仪曰:“王其为臣约车并币2,臣请试之。”张仪南见楚王3曰:“弊邑之王所甚说4者,无大5大王;唯仪之所甚愿为臣者,亦无大大王。弊邑之王所甚憎者,无大齐王6;唯仪之所甚憎者,亦无大齐王。今齐王之罪,其于弊邑之王甚厚,弊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是以弊邑之王不得事令7,而仪不得为臣也。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於8之地,方六百里。若此,齐必弱,齐弱则必为王役矣。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於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

注释

1曲沃:地名。今河南陕州曲沃。2约:置办配备。并:同。币:货物。3楚王:楚怀王。4说:通“悦”,喜欢。5大:过。6齐王:齐宣王。7令:善。8商於(wū):秦邑,即当年商鞅所封之地,在秦、楚边境。

译文

齐国帮助楚国攻打秦国,夺取了曲沃。后来秦国打算讨伐齐国,齐国和楚国的关系友善,秦惠王对此很担心,对张仪说:“我打算讨伐齐国,但是齐国和楚国现在关系融洽,你替我想想,该怎么办?”张仪说:“请大王为我准备好车马和财物,我愿意去试试。”张仪南行见到楚怀王,说:“我国的君王最喜欢的,莫过于大王;就是我张仪最愿意给他做臣子的,也莫过于大王。我国的君王最痛恨的,莫过于齐王;就是我张仪最痛恨的,也莫过于齐王。如今齐王的罪恶,对于我国君王来说实在太重了,我国打算讨伐他,但是贵国和他关系亲密,所以我国的君王不能善事于您,而我张仪也不能做您的臣子。大王如果能关闭边关和齐国断绝关系,我愿意让秦王献出商於之地,方圆有六百里。如果这样,齐国必定削弱,齐国削弱了那么就可为大王驱使了。如此,北边削弱了齐国,西边施恩于秦国,而且还占有了商於之地作为好处,那么这一个计策可以获得三方面的利益。”

楚王大说,宣言之于朝廷曰:“不穀1得商於之田,方六百里。”群臣闻见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楚王曰:“不穀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於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陈轸对曰:“臣见商於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故不敢妄贺。”王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出地后绝齐,秦计必弗为也;先绝齐后责2地,且必受欺于张仪;受欺于张仪,王必惋之。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楚王使人绝齐,使者未来,又重绝之。

注释(www.xing528.com)

1不穀:王侯对自己的谦称。2责:索要。

译文

楚王非常高兴,在朝廷上宣布说:“我得到了商於的土地,方圆有六百里。” 群臣听到了都来祝贺,陈轸后到,唯独他不祝贺。楚王说:“我没有劳烦一兵,没有伤害一人,就得到了商於六百里的土地,我自己认为这是明智之举!各位士大夫都来祝贺,唯独你不祝贺,为什么?”陈轸回答说:“我认为商於的土地得不到,而且灾患一定到来,所以不敢随便祝贺。”楚王问:“为什么?”陈轸回答说:“秦国之所以重视大王,是因为大王有齐国这个盟友。如今土地还没得到却先和齐国断交,这就使楚国孤立了,秦国又怎么会重视一个孤立的国家?况且先献出土地再和齐国断交,秦国的计策肯定不会这样做;先和齐国断交再去索要土地,一定会被张仪欺骗;被张仪欺骗,大王肯定会后悔。这样西边生出了秦国这个祸患,北边又和齐国断交,那么两国定会兵临城下。”楚王不听,说:“我做的这件事是对的!你闭上嘴巴不要讲话,等我办成这件事。”楚王派使者去和齐国断交,使者还没回来,又派人重申此令。

张仪反1,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2合。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张仪至,称病不朝。楚王曰:“张子以寡人不绝齐乎?”乃使勇士往詈齐王。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3六里。”使者曰:“臣闻六百里,不闻六里。”仪曰:“仪固以小人,安得六百里?”使者反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兴师伐秦。陈轸曰:“臣可以言乎?”王曰:“可矣。”轸曰:“伐秦非计也,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是我亡于秦而取偿于齐也。楚国不尚全乎?王今已绝齐,而责欺于秦,是吾合齐、秦之交也,国必大伤。”楚王不听,遂举兵伐秦。秦与齐合,韩氏从之,楚兵大败于杜陵4。故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仅以救亡者,计失于陈轸,过听于张仪。计听知覆逆者,唯王可也。计者,事之本也;听者,存亡之机。计失而听过,能有国者寡也。故曰:计有一二者难悖也,听无失本末者难惑。5

注释

1反:同“返”。2阴:暗地。3广从:即“广纵”,横向为广,竖向为纵。从,通“纵”。4杜陵:当为“杜阳”,战国秦邑。在今陕西麟游西北。5“计听知覆逆者”至“本末者难惑”:此几句本在《秦策二·楚绝齐齐举兵伐楚》篇末,根据王念孙等人说移此。

译文

张仪返回秦国,秦国派人出使齐国,齐国和秦国暗地里联合。楚国于是派遣一位将军去秦国接受土地。张仪返程,谎称有病不去上朝。楚王说:“张先生认为我不与齐国断交吗?”于是派出勇士去大骂齐王。张仪知道楚国和齐国断交后,才出来接见楚国使者,说:“从这地到那地,方圆六里。”使者说:“我听说是六百里,没听说六里。”张仪说:“我只是个小人物,哪能给六百里呢?”使者回去报告楚王,楚王勃然大怒,打算起兵讨伐秦国。陈轸说:“我可以说话吗?” 楚王说:“可以。”陈轸说:“讨伐秦国不是办法,大王不如顺势送一座城市来贿赂秦国,和它一起讨伐齐国,这样我们在秦国失去的土地可以在齐国得到补偿。楚国不也还完好吗?大王如今已和齐国断交,又去责备秦国的欺骗,那我们就促成了齐国和秦国的联合,国家肯定会严重受伤。”楚王不听,于是起兵讨伐秦国。秦国和齐国联合,韩国跟从它们,楚军在杜陵大败。所以说楚国物力和人力并不微弱,但仅仅能够保住国家不被灭亡,这是因为没有采纳陈轸的计策,错误地听信了张仪的谎话。虚心听取那些能预知事情逆顺的人的计谋,即使称王天下也是可以的。计谋是做事情的根本;能否听取建议,是国家存亡的关键。计谋失误而又听信错误的建议,能守住国家的很少。所以说:计谋反复斟酌才少犯错,听取建议不要本末倒置才不会被迷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