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司马错与张仪的辩论在《战国策》中

司马错与张仪的辩论在《战国策》中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仪主张亲魏、楚,攻周、韩,挟天子以令诸侯。司马错则主张攻打弱小的蜀国,既可得其利,又可得美名,同时又避免了攻打周、韩后背负不义的恶名以及成为众矢之的的危险。显然,司马错的主张比张仪更高一筹。秦惠王采用了司马错的主张,使得秦国在扩张的道路上迈出了正确的一步,为后来的一统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司马错1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2,张仪曰:“不如伐韩。”

司马错与张仪的辩论在《战国策》中

导读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国势渐强,在称霸的道路上面临一次重大战略抉择。张仪主张亲魏、楚,攻周、韩,挟天子以令诸侯。司马错则主张攻打弱小的蜀国,既可得其利,又可得美名,同时又避免了攻打周、韩后背负不义的恶名以及成为众矢之的的危险。显然,司马错的主张比张仪更高一筹。秦惠王采用了司马错的主张,使得秦国在扩张的道路上迈出了正确的一步,为后来的一统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中二人的辩词观点鲜明,逻辑严密,语言参差错落,简洁有力,又各有特色,极具说服力。

司马错1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2,张仪曰:“不如伐韩。” 王曰:“请闻其说。”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3,塞4、缑氏5之口,当屯留6之道,魏绝南阳7,楚临南郑8,秦攻新城9宜阳10,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11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案图籍12,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辟之国,而戎狄之长也,弊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注释

1司马错:秦国人,秦国著名将领,司马迁的远祖。2蜀: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四川成都一带。3三川:韩郡名。因有黄河、洛水、伊水三河流经,故称为三川。在今河南省西北部。4辕(huán yuán):即辕山,在今河南巩义西南部。5缑(gōu)氏:山名。在今河南偃师东南部。6屯留:地名。在今山西屯留南部。7南阳:地区名,在韩、魏之间。在今河南济源、孟州、温县一带。8南郑:韩国国都。在今河南新郑。9新城:地名。在今河南伊川西南。10宜阳:地名。在今河南宜阳西北。11楚、魏:一说疑作“三川”。12图籍:地图和户籍

译文

司马错和张仪在秦惠王面前争论。司马错打算攻打蜀国,张仪说:“不如攻打韩国。”秦惠王说:“请说说你们的理由。”张仪回答说:“亲近魏国楚国,出兵韩国三川,堵塞辕、缑氏关口,挡住屯留要道,魏国切断南阳,楚军发兵南郑,秦军攻打新城和宜阳,挺进东、西周的郊外,声讨二周国君的罪名,侵入周边楚国、魏国地区。周室自知无法援救,必然将九鼎和其他宝器献出。占有了九鼎,掌握了天下的地图和户籍等档案,挟持天子来诏令天下,天下没有谁敢不听从,这是统一天下的大业。现在的蜀国,不过是西部偏远的国家和戎狄部落的首领,劳师动众不足以树立名声,得到它的土地也没有多大好处。我听说‘在朝廷上争夺名声,在集市上争夺利益’。如今三川、周室,是天下的集市和朝廷,而大王不去争夺,反而去争夺戎狄,离统一天下的大业实在太远了。”(www.xing528.com)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辟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1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2,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3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4也。”惠王曰:“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5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注释

1缮兵:用兵。缮,治。2西海:此处指蜀国。3谒(yè):陈述。4完:稳妥。5陈庄:战国时秦国大臣。

译文

司马错说:“不对。我听说,想要国家富裕,务必扩大疆域;要想军队强大,务必使百姓富足;要想称王天下,务必广施仁德。这三种条件具备了,称王天下自然就随之而来。如今大王土地狭小、百姓贫困,所以我希望先从容易的事做起。蜀国,是西部偏远的国家,又是戎狄部落的首领,况且正经历像夏桀、商纣一样的内乱,用秦国攻打它,就好像让豺狼追逐羊群一样。占有它的土地,足以拓展国土;得到它的财物,足以使百姓富裕;用兵不会有多少伤亡,而蜀国就已经降服了。所以攻占一个国家,天下不会认为秦国残暴;占有蜀国的全部财产,诸侯不觉得秦国贪婪。这样我们一举而名利双收,还有禁暴平乱的美名。现在去攻打韩国、劫持天子,劫持天子,就会招致坏名声,而且未必能够得到利益,还背上不义的名声,况且还是攻打天下都不想攻打的国家,实在危险啊!我请求陈述原因。周国,是天下的宗室;齐国,是韩国和周国的盟国。周国知道自己要失去九鼎,韩国知道自己要失去三川,那么这两国肯定会齐心协力,来依靠齐国和赵国,并向楚国、魏国求救。周国把九鼎交给楚国,韩国把土地赠给魏国,大王无法禁止,这是我所说的危险,不如攻打蜀国稳妥。”秦惠王说:“好!我听你的。”最后秦国出兵讨伐蜀国,用了十个月攻打下来,于是平定了蜀国。蜀国君主改称号为侯,秦王派陈庄做蜀相。蜀国已经归属秦国,秦国越来越强大富裕,更加轻视各国诸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