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建筑中电气设备的节能和影响

生态建筑中电气设备的节能和影响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电气设备照明和家用电器已经变得更加节能,所以电气设备、泵和风机也在朝节能的方向发展。TCO认证促进了提高显示器品质,降低能耗,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电磁辐射,减少重金属和危险阻燃剂的使用。图2-155不同电器待机模式的耗电量比较为了省电,家用电器在使用中应尽量避免进入待机模式,有必要关闭任何没有使用的设备。4)电力分配使用不同建筑物的耗电设备各有不用,包括洗衣设施、照明、风扇、水泵以及任何引擎预加热器和电梯。

生态建筑中电气设备的节能和影响

我们周围有越来越多的电器产品。许多电器即使在未使用的情况下仍然耗电,例如:电视、音响、视频设备、复印机、水床和打印机。这些都是在现实中不必要的和无用的能源消耗。电脑要好一些,能源之星或者TCO认证的电脑停止使用一段时间后会自动进入休眠模式。

1)电气设备

照明和家用电器已经变得更加节能,所以电气设备、泵和风机也在朝节能的方向发展。

(1)办公设备。办公室会使用复印机、电脑、打印机和传真机,其中复印机耗能最大。应该选择节能设备,夜间和节假日应关闭设备。“能源之星”是美国能源部和环保署推出的能效认证。TCO(瑞典专业雇员协会)使用的环境标志被称为TCO认证,其中包括能耗指标。TCO认证促进了提高显示器品质,降低能耗,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电磁辐射,减少重金属和危险阻燃剂的使用。应选择合适大小的、能自动控制电源开关(不使用时进入待机模式)但没有加热压光辊的复印机。选择能够双面复印的机器。选择有待机模式的电脑。不要购买过大的显示器,并确保它有节电模式。考虑是否可以使用笔记本电脑,它们通常比台式电脑的能耗低。购买有待机模式且能够双面打印的打印机。考虑是否可以用喷墨打印机,因为它比激光打印机更节能。传真机应该有低能耗待机模式。可以通过电脑利用电子邮件接收传真。现在有多功能的复印、传真、打印和扫描设备。这种多功能的机器对小型办公室和家庭来说就足够使用了。

(2)家用电器。从能源的角度来看,许多使用时间短的电器如真空吸尘器吹风机电动剃须刀和电动搅拌机等,没有太大差别。应当避免使用长时间开启或者耗电多的电器。

2)待机能耗

尽管家用电器变得越来越节能,但是家庭用电量却越来越多。原因可能是人们购买的家电越来越多,即使不用的时候也耗电(图2-155)。家用耗电量的10%用于待机能耗。据《个人电脑》杂志的报道,破坏环境最严重的三种电器分别是:索尼的电视游戏系统Playstation 3、等离子电视以及台式电脑。多功能计算机设备(打印机/扫描仪/复印机)、扬声器、数字电视机盒也是在待机模式下消耗大量电力的设备。2008年,一台一直开着的带旧式监控打印机的计算机一年花费200欧元(图2-156)。现在有一种新产品可以插到普通的电插座上,通过遥控装置关掉待机的电器。① 电桑拿。电桑拿由于高功率而使用了大量的电力。从环保的角度来看,燃烧木柴的桑拿才是首选。② 水床。水床的能耗巨大,而且其必要性也值得怀疑。③ 水族箱。水族箱全年使用水泵和照明,这意味着它们要消耗大量的电力。④ 汽车发动机预热器。汽车发动机预热器普遍没有安装定时器。汽车应该停放在冷车库中,应该用定时器控制预热器,整夜开启的预热器会消耗大量电力。定时器可以提前30分钟打开预热器从而节省能源。使用电加热座椅就可以不用汽车取暖器。

图2-155 不同电器待机模式的耗电量比较(www.xing528.com)

为了省电,家用电器在使用中应尽量避免进入待机模式,有必要关闭任何没有使用的设备。许多设备,如电视机、卫星天线、音响、录像机等,都配有待机模式,以便能够使用遥控器打开。这意味着他们连续不断的用电,占了家庭总用电量的5% 10%。现实生活中,这些设备在不使用时间比使用时间耗电更多。同时,待机功能还存在火灾隐患

图2-156 采用节能措施与不采用节能措施的电脑待机模式与激活状态下的能耗比较

关于电脑,有大量节能措施,例如在夜间关闭计算机。采用节能设备使电脑几分钟不使用就自动关闭显示器等,以及使用具有节能组件的电脑。资料源于NUTEK公司

3)运行用电

泵和风机的新技术开发也朝着高能效的方向发展,例如减小管道和管道系统的流动阻力,多利用自然条件(如自然通风和自然循环)等。同时,泵和风扇电机的频率控制越来越普遍,可以使用阻尼器来调整速度,而不是一直全速运行。

4)电力分配使用

不同建筑物的耗电设备各有不用,包括洗衣设施、照明、风扇、水泵以及任何引擎预加热器和电梯。所有这些设备除电梯外都已经讨论过。电梯的耗电量已经随着新技术的进步有所改善。减慢电梯速度有利于节能。人们经常使用楼梯也降低了电梯的能耗。机械系统安装在电梯下部的液压电梯的能效也有所提高(图2-157,表2-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