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认为必须改变经济领域现行的游戏规则,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减少世界贫困。由于利率经济和工业化国家过多的经济援助,贫困国家的债务持续增长。征收金融交易税以援助公民协会(ATTAC)是1998年在法国成立的一个基层组织,该协会主张对资本交易征税。
“公平贸易标志”是一个国际性标识(图0-45),表明产品的生产公司尊重人权,并确保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工人和种植业者要得到与他们所做的工作相称的工资。他们反对雇佣童工,鼓励有机增长,发扬民主组织力。在瑞典,公平贸易标志组织的背后是路德教会(Lutherhjälpen)、瑞典教会、红十字会、拯救儿童组织、瑞典贸易联合会(LO)和瑞典职业雇员联盟(TCO)。在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公平贸易标识。KRAV标准同样包括遵守国际惯例和人权的基本要求。森林管理委员会(FSC)是关于森林的环境标识认证组织,已经制定了该领域的规则和标准。
图0-43 欧盟之花认证的标识
图0-44 中国环境认证的标识
图0-45 公平贸易标识
小贴士0-2 瑞典生态建筑的历史
在瑞典,对可持续性建筑的兴趣是作为环境运动的一部分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办第一届人类环境大会后,这种兴趣迅速增长。在斯德哥尔摩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ARARAT(建筑、能源、艺术和技术的选择性研究)展览会上,可持续建筑第一次在公众面前亮相。英国的《潜流》(Undercurrents)杂志是其主要的思想源流。
1970年代对生态建筑的研究,是伴随着对能源有效利用,太阳能以及能源、垃圾与污水系统的综合生态循环技术的研究开始的。1974年,卡雷 奥尔森(Kåre Olsson)和卡尔 埃里克 埃里克森(Karl-Erik Eriksson)在哥德堡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发起了名为“平衡的村庄”(Den välbalanserade byn)的研究(图0-46、图0-47)。
到了20世纪80年代,超级隔热和保温窗以及热回收是研究的焦点。同一时期,生态村运动在瑞典兴起(图0-48、图0-49)。
1990年代人们开始广泛关注室内气候问题,自然通风和健康材料应用于新的生态建筑(图0-50、图0-51)。
2000年后,瑞典第一座被动式建筑(不带有采暖系统的建筑)建成。有趣的是,它同时也是一座现代木结构房屋(图0-52、图0-53)。
图0-46 利姆港的欧联公司
位于马尔默郊外利姆港(Limhamn)的欧联(Euroc)公司于1974年在建造了太阳能建筑特默洛克屋(Termoroc-huset),是最早使用太阳能的建筑之一。它在屋顶安装了太阳能集热器,窗户具有良好保温性能并装有在夜晚可关闭的保温百叶。该建筑还为通风和排污管道安装了余热回收热交换器。这幢房子还是瑞典最早采用低温地热系统的房屋之一
图0-47 自然之屋
由建筑师本特 沃恩(Bengt Warne)设计的自然之屋(Naturhuset)建造于1976年,位于斯德哥尔摩郊外的萨尔特舍巴登(Saltsjöbaden)。其概念是一座玻璃屋中的建筑。采用的生态循环系统包括:一个可以把生物垃圾转化为肥料的房屋里的雨水收集器和污水净化装置、用热空气和太阳能取暖的炉子,此外,房屋基础可以储蓄热量,在屋顶设有一个花园
(www.xing528.com)
图0-48 桑那什塔
医学博士马特斯 沃尔加斯特(Mats Wolgast)于1980年在乌普萨拉南部的桑那什塔(Sunnersta)建造了第一座超级保温房屋。这座房子在墙上有28 cm厚的保温层,屋顶的保温层则有50 cm厚;4层的窗户U值达到1.3W/(m2· K)。房屋的密封性能极佳并装有一个热交换器用于通风,这幢房子取暖所需的能源极少
图0-49 图格里特(Tuggelite)
图格里特(Tuggelite)第一个生态村图格里特(Tuggelite),位于卡尔斯塔德市(Karlstad)外的斯科勒(Skåre),建于1984年。在两层的联排住宅里有16套带屋顶大平台的超级保温公寓,采用重型木框架结构。南向窗户都有厚重的外框和大挑檐。它们都装有Clivus multrum斜坡堆肥卫生间[1]和预热新风的温室,热源来自颗粒燃烧锅炉[2]和屋顶的太阳能收集板。村庄里有一个日托所、社区活动中心、菜园、地窖和社区物业管理部。村庄总体能源消耗很低。建筑设计:汉斯 格隆朗德(Hans Grönlund)
图0-50 弗里德库拉斯克兰学校
由克里斯特 努德斯特伦(Christer Nordström)设计的弗里德库拉斯克兰(Fredkullaskolan)学校(建于1991 1992年)位于哥德堡北部的孔艾尔夫(Kungälv),是瑞典第一所带有自然通风系统的现代学校,由DeltaTe公司的托克尔 安德松(Torkel Andersson)设计。埋在地下的管道引入新鲜空气。学校由健康的材料建成,窗户接受充分的日照。这所学校的室内气候设计是一个巨大的成功,它的自然通风系统至少被一百多个建筑效仿
图0-51 住宅区斯约克瓦特伦
位于瓦斯泰纳(Vadstena)的住宅区斯约克瓦特伦(Sjökvarteren)建于1990 1992年,全部用坚固且健康的材料建成。开发商索伦 尼克拉松(Sören Niklasson)禁止使用矿棉、塑料板和胶合板,取而代之的是轻质混凝土、纤维制品和泡沫玻璃。室内使用不含有毒化学物质的实木和油漆,使用纱线替代喷射泡沫和木板达到密封效果。建筑师:埃里克 阿斯穆森(Erik Asmussen),瓦斯泰纳 法斯泰特斯(Vadstena Fastighets)
图0-52 被动式建筑
被动式建筑最早在瑞典林多斯(Lindås)由建筑师汉斯 艾克(Hans Eek)提出。很快,一些人跟随他的想法,使用大量保温材料(在基础、墙体和屋顶)、超级保温窗和空气热交换器。被动式建筑在南向有较大的窗户,而在北向窗户较小。入口处有门廊并有保温性能良好的外门。插图说明了在韦纳穆(Värnamo)建于2005年的被动式建筑。由建筑师克里斯特 诺格伦(Christer Nordgren)为芬瓦德斯波斯塔德(Finnvedsbostäder)设计
图0-53 BO01”社区展览会上参展的建筑
在马尔默,“BO01”社区展览会上参展的建筑建于2001年,由生态建造者公司(Ekologibyggarna AB)建造。墙体、屋顶和地面结构都是由预制木构件构成。房屋的内墙也是木制的
【注释】
[1]斜坡堆肥卫生间:一种无水,无臭卫生处理系统。它不使用化学物质,无需受热或遇水,没有污染排放。每年可以节约超过60 000 L的水,年平均成本远低于普通的卫生处理系统。
[2]以小型木质颗粒为燃料的锅炉,作为集中供暖的热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