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与受访学生对话发现,90后大学生已经开始具备成年人的思考力,自由的文化环境赋予他们的创新精神也明显体现,用一句话来形容:理性中不乏创新,率真中彰显成熟。
(一)不可小觑的理性思维方式
学者陈行之评价90后一代“和我们这代人相比,他们接受的教育更加系统,眼界更加宽广,个性更加张扬,更具有‘人’的特点,我这里所谓‘人’的特点是指:未经强力胁迫和扭曲,以自然面目呈现在世界面前的人的本性,具有这种本性的人是很难被谎言欺骗的”。通过与50位90后大学生深度访谈发现,与社会人相比,90后大学生身上依然保持孩子的率真本性,但他们已经开始形成对自己、他人以及社会的理性思考和辨证认知。
上海周同学表示比较信任广告,他就是用一种理性的视角来看待广告。
“经济学在广告上面有一个专门的论述,就说一个企业打广告打得越贵就说明它对自己的产品越有信心。比如说一个非常不好的企业跟一个非常好的企业,它们同时有两个产品,非常不好企业知道它的产品不好,它不会花重金去做一个广告,为自己一个很不好的产品来做宣传。所以我在这一点上觉得既然广告打得很好,广告是大制作,非常有想法,花了重金,那产品应该是很好的,不然就不符合经济学的规律了。”
沈阳杨同学对网络舆论监督的看法则体现了他的辩证思考。“确实是曝光了一些社会阴暗面,但是我觉得有一些侵犯隐私。其实有的时候网民曝光的东西不一定是真的”。而上海施同学也从利弊两方面辩证地表达对网络舆论监督的看法。“它还是有很大的积极意义的,但是就我们当前这个社会来说,就是无论是监督的途径啊,还是监督者的素质的话,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很多监督都是非常的不理性,或者说偏离了监督的本意,就变成谩骂这是不对的......”
(二)无所不在的创新意识
90后大学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一批人,首先,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其次,他们有能力去创新。从个体的角度来看,90后大学生正值创造力爆发的年纪,专业学习使他们有了一定量的知识积累,而互联网又为他们提供大量信息资源;从环境的角度看,自由的文化环境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发挥空间,日益浓重的娱乐气息也在促进恶搞文化的繁荣。
北京张同学表示对于流行趋势他“可能不会刻意去追求,但是好多都是下意识的”,他说“我其实一般的东西还是比较喜欢自己的,你看我衣服后面都是自己画的。”访谈当天,张同学穿的T恤背面就有自己画的图案。(www.xing528.com)
如张同学所说,90后大学生是一个思维非常活跃的群体,无时无刻不迸发着创意的火花。武汉杨同学送同学生日礼物的经历比较有代表性:
被访者:“我有一个同学过20岁的生日,我把那天武汉所有的晚报,就是能买到的报纸全寄过去了。
我觉得送礼物要独辟蹊径,就是别人送不到的。我再想想。还做过一件事情,就是一个同学过生日,我把那天报纸上的字剪下来拼成一封信”
90后的创新思维催生一种他们特有的文化—恶搞文化。武汉杨同学同时也谈到这一问题:
“我只能代表我个人的情况,并不是可以说明整体的,我觉得我们是网络一代。很小就接触到互联网,受网络文化熏陶很深,跟别人交流就是一些网络语言。比如这个标签‘在武汉不会开公交车的司机不是好船长’,因为武汉总是淹水,武汉大学在2011年6月18号下大雨被淹掉了,有的人在网上做了一个PS图片,就是国立武汉水族馆,还有华中科技大学改成了华中科技海洋学院,这肯定是张扬个性的人,我就是在想80后,比如说倒退10年,或者5年,同样遇到这次淹水的话,他们不会这样。”
武汉的汤同学也表示90后一代“新奇思想比较多,喜欢恶搞”,他们“恶搞学校、恶搞老师、恶搞电视剧”。郑州王同学说学校食堂的“馍加蛋”广受学生欢迎,同学以此恶搞“香飘飘”奶茶广告:“农大牌馍加蛋,年销量三亿个。塑料袋连起来,可绕地球八圈”,以此劝诫大家少用塑料袋。
而北京侯同学则认为90后对新鲜事物比较有好奇心,她表示“像90后的话,基本上一些名字取得很怪异的活动,他们都会去参加。我觉得是这样的”,同时,侯同学还举例说明:
“就是名字取得很怪异,但是实际上跟其他的活动没有什么差别,比如说各种讲座、各种参观活动。像我们一般去参加的都是名字非常学术的,比如说:中国历史的乌托邦,像这种讲座我们才会去。我觉得90后一般都是,那种名字越怪异、越搞笑,他越不明白的东西才会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