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3月至11月。36次修改,数不清的培训会,9月的冲刺,地球两端不分昼夜地连线。1份申报书,4块展板,1本论文集,4页宣传册。这就是我们的“挑战杯”之路。仅有这些吗?不,远远不止。
经过将近二十小时的飞行,我回到了美国东北部的伊萨卡小镇。凌晨时分,小雪纷纷飘落在草地上,安静洁白的世界,像铺了一层银毯。我回到公寓,放下手上的行李,泡上一杯普洱,躺在沙发上,恍惚间顿有隔世的感觉——回国十天参加第十五届“挑战杯”决赛的这段经历,像是我人生中一支短暂而惊奇的插曲——“挑战杯”之路结束了,在凯歌声中;而我的挑战之路,才刚刚开始。
2017年初,基于我在本科期间已经完成的科研成果,陈彬老师和我决定参加第十五届“挑战杯”国赛。实际上,参赛过程就是将我之前的科研成果整合、细化并重新表述的过程。比赛期间,我们得到了许多老师和同学的帮助,这让我收获很多。但真正给我的人生留下深刻印记的,是我在“挑战杯”全国决赛现场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这也是我参赛前未曾想到的。
相较于其他选手,我的决赛之旅较为特殊:参赛前我已经放下在之前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以一个“新人”的姿态,重新学习、探索,开展一系列新的课题研究。在突然之间,因为“挑战杯”,我要抽出十天,回到国内的氛围中,回到原来的领域里,站在以前的基础上,去比赛,去赢得特等奖;然后再次,骤然回到美国,回到这边我还“一事无成”的新领域。这种张力十足的人生错位感,的确给我带来了极致的精神体验。
在我离开美国的时候,伊萨卡小镇的温度已经降到了零度以下。我是在盛夏之初来到这里的,那时所见的茂盛植物现在已经只剩下棕色的枝干了,空荡荡的。回国时,导师新安排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飞机上的小桌板就成了我一路上争分夺秒写综述的临时办公桌。踏上祖国的土地,我看见树梢上仍挂着绿叶,没有下雪,阳光正好,一切都那么亲切。
在上海与团队其他成员汇合后,我们马上就开始布展、全身心地投入“挑战杯”的准备中,那篇未完成的综述在比赛期间一笔也未动。我们遇到了一个无法完美解决的问题:由于项目本身是纯理论性的研究,是在晶体学里对细微现象的观察并对其变化机制的研究,因此非本领域的专家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项目的理论内容;对于我们而言,就需要把一个个理论名词、概念转化为既科学又浅显的语言。于是我们记住了团委老师的一句话:“展板上的每一张图、每一个字、每一个符号、每一种颜色的区别,都必须是你在介绍的时候会提到的,或者至少不会让评委老师困惑的。”就是这句话,让我们从准备国赛的时候开始,对“展示”这一环节开始了日日夜夜的打磨。记得在修改展板上稀土镁合金部分的时候,到底是该写“否定β相”如此“激烈”的词语,还是缓和一些,写上“未能发现原有β相”?我们团队内部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那段时间几乎每一版中我们都会把这个点改动一次。这并不是因为我们不确定,而是因为我们有了新的思路,或者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见解,并且是互相之间达成了“妥协”的结果。所以在短短的两天之内,展板就被我们改了数十遍,每个人的讲解演练也进行了数十次,我们模拟了各式各样刁钻的评委可能提的问题,我们做了能力范围内“万全”的准备。
决赛答辩的那天早晨,我们都紧张地等待着评委,直到答辩完成之后,心情才舒缓了一些。我们虽然紧张但很自信,因为文章是我们日日夜夜、点点滴滴修改出来的,海报和视频也是我们亲手做出来的,我们付出的努力和汗水都是真的。很幸运地,评委老师没有像我们假想的那样刻薄刁难,有一些老师还很不吝啬地给了我们肯定与鼓励。
评审大概是在第一天上午就完成了,往后几天都没再见到评委老师们,答辩完成后的时间也大多是用来与其他参赛的同学们和来参观的老师们交流。他们给了我很多鼓励,我也由衷地感到开心。游览整个展馆的时候,我看到了很多令人佩服的作品,了解到很多令人佩服的人,不禁遐想:二十年后,这个展馆里那些海报上的人们,都会在祖国的哪些战线上发光发热呢?
当结果公布,我们的项目荣获特等奖的那一刻,我们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为时将近一年的努力,承载了多少期待的“挑战杯”之路终于迎来一个圆满的结局,怎能不叫人兴奋呢?同时,这也是对我本科期间科研结果的一个肯定。在我心里,它似乎给我本科阶段的研究划上了一个句号,一个圆圆满满、不容侵犯的句号。
带着老师们、亲人们、朋友们和我对自己的期望,我登上了回美国的飞机。这一次,我没有赶综述,也没有思考人生,而是睡过了整个太平洋和北美大陆,醒来时飞机已经准备降落,一连串的记忆与情感也涌上心头。想起国内亲友们的嘱托与期许,想起导师的器重与提拔,那一刻又感觉心里空荡荡的,就像现在伊萨卡小镇上,被寒风卷得光秃秃的树枝一样。
是真的要将以前的科研成果抛诸脑后了。我有新的课题,新的挑战之路和新的人生方向。“挑战杯”之路结束了,而我也踏上了挑战之路的新一级台阶。(www.xing528.com)
挑战之路,永无止境。
在文章的最后,我想感谢挑战之路上帮助过我的人们:罗来金老师、任祥忠教授、陈彬老师、Prof.Lyn den Archer、朱彦彦老师、宋续明老师、方曦老师、徐亦斌老师、张志刚老师,黄俊杰、肖维德、许雪松、李智、罗瑞春、王邵涵、查鑫澄、孙诚同学,谢谢!
导师寄语:阅读、实践、思考、讨论和请教,周而复始。学习要有坚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因为前进的道路是坎坷的,只有无畏的勇士才能采撷最美丽的花朵!
作者简介
郑景旭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3级学生。曾获第26届全国高中化学竞赛银牌,保送上海交通大学。大一暑假加入上海交通大学尖端物质结构研究中心,在陈彬老师的指导下,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材料的微观组织进行研究。截至“挑战杯”决赛阶段,已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14篇经过同行评议的第一作者SCI英文学术论文(其中JCR分区1区9篇)。获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目前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开展能源材料(锂电池、金属—硫电池)相关研究。
查鑫澄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学生联合会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材料学院团委学生会主席,曾获2015—2016学年校优秀团干部、交大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2017年初进入陈彬老师课题组参与科研,并作为项目合作者获得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