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别人看来,我应该算是一个带着天赋成功的学生,然而我想成功并不取决于天赋,更取决于持续不断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坚持。而我也一直希望能够将自己的知识与心得,应用于实际,用技术去帮助他人,服务大众。在软件学院教学活动中,我发现由于程序代码的易复制性,存在着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和其他同学开发了“程序代码抄袭检测系统”。这一系统至今仍在软件学院的教学活动中使用。在学校教务管理中,我也试着开发了上海交通大学的“教室查询系统”。通过该网站,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教室类型、硬件设备、地理位置等,系统会迅速反馈给学生符合条件的教室列表。同时,系统还提供了教室借用功能,目前仍被广泛使用。
回想起在软件学院的这七年半,我从一个对软件工程没有任何概念的高中生,成长为一名比同龄人项目经验更丰富的硕士毕业生。学院创立的英特尔试点班和定期举办的软件展示会功不可没,前者为我提供了一个优秀的学习交流平台,后者则成为我不断逼迫自己进步的动力。有人说我在信息技术的科创道路上一路前行,用不懈与坚持树立了交大优秀科创人的标杆。还有人说我影响了许许多多的同学,使他们对科创充满激情和兴趣。而我大概只是热爱计算机,并践行用努力和成绩为“恰好也是自己的兴趣的工作”保驾护航。
导师寄语:一个人的所学所长,应该与国家、民族、社会的需求有着最紧密的契合,希望作为交大优秀学子的董浩亮可以在“挑战杯”,以及毕业以后,继续发挥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奉献光热,服务社会。
作者简介(www.xing528.com)
董浩亮
上海交通大学2006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软件学院)本科生,首届英特尔创新试点班的成员之一,2010年留校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了四项相关发明专利(均获资金支持),并完成了一系列科技创新作品,如《手机相册》《基于校内网开放平台的足球经理》。2011年和他的AEVIOU团队凭借《AEVIOU中文滑行输入法》,获得多项大奖,并最终夺得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