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涯规划体验手册:实用案例分享

生涯规划体验手册:实用案例分享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荣逐渐产生了转专业的念头。于是,王荣预约了职业咨询,来寻求专业帮助。了解了王荣的大致情况,我开始对她进行咨询。王荣是一个喜欢自我探索的人,职业规划测评正好能够帮助她进行深入的探索,同时,我也让她参加了我们的新生职业辅导工作坊项目,对她进行了系统的职业规划的培训,培训的过程中王荣写下了我们这些专业人士都很赞赏的自我探索报告。

生涯规划体验手册:实用案例分享

我该不该转专业?

(引自《大学生生涯规划咨询案例教程》2008.6北京大学出版社,方伟)

职业规划师:庄明科。

来询者情况:王荣,本科一年级、法学专业

主要职业困惑:是不是该转专业?

一个电话让她陷入焦虑

对于大多数刚入大学的新生来说,大学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但王荣的这种兴奋仅仅持续了几天,之后变得沉默、焦虑,整天为以后就业担忧,甚至惶惶不可终日,起因是父母给她打来的一个电话。

王荣是法学院大一的新生,原来填报志愿的时候觉得当法官、当律师很风光,于是选了法律专业。在法学院的学习真正开始之后,她才真正开始关注这个专业的各个方面。不过大学的新鲜感也还是让她对自己的前途有信心。这个时候,父母打来一个电话,说最近法律专业不太好就业,很多法院基本上处于饱和状态,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是很多,让她多想办法。父母的担忧也让她开始为自己的将来感到着急。本来以为考上了大学,可以轻松一下了,没想到仍需要为将来的就业而烦恼。

王荣逐渐产生了转专业的念头。想转到一个目前就业比较好的专业,但她对各个专业的就业前景根本不了解。于是,王荣预约了职业咨询,来寻求专业帮助。

了解了王荣的大致情况,我开始对她进行咨询。

“你觉得自己适合目前的专业吗?”

“其实对于法律专业我还是比较喜欢的,现在之所以想到转专业,主要是考虑到将来的就业。听很多人说现在法律人才趋于饱和,所以我比较担心将来找工作会比较困难。”

王荣的担心是从父母“听说”的消息来的,但事实是不是这样呢?从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就能很容易地了解学生就业的形式和状况。尽管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总体来说越来越严峻,但法学院的学生每年的就业情况还是非常乐观的。社会对法学学生的需求量非常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司对于法律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多。另外,虽然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大学生就业竞争非常激烈,存在供大于求的状况,但是中西部地区对于人才的需求却是非常强烈的,大学生到这些地区就业,也可以做出一番事业。为了让她更直观地看到目前法学院的就业状况,我打开了法学院从2001年开始的毕业去向统计表

最近几届法学院的毕业生不是去了法院,就是去了著名的律师事务所,或者到大公司任职,还有一些去了国外著名的法学院继续深造,看到这些直观的数据,王荣心头的石头总算落了地,对自己的专业也充满了信心。她顺理成章地开始考虑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

规划前先探索自己

“我觉得师兄师姐的就业都挺好的,那我该怎么样来规划好我的大学生活,最终像他们那样有美好的前程呢?”

我说:“人生规划其实是一个比较专业的问题,需要按照一个科学的流程来对自我进行规划。”

王荣听得很认真。我向她介绍了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需要哪些步骤,以及这些步骤的意义。

王荣是一个喜欢自我探索的人,职业规划测评正好能够帮助她进行深入的探索,同时,我也让她参加了我们的新生职业辅导工作坊项目,对她进行了系统的职业规划的培训,培训的过程中王荣写下了我们这些专业人士都很赞赏的自我探索报告。

王荣的自我探索报告

1.性格

根据性格测试的结果,我的性格类型是INFP,能量倾向上是内向的,接受信息的方式是直觉型,处理信息的方式是情感型,行动方式是知觉型。

事实上,我觉得这种非此即彼的性格类型划分并不符合我的实际性格表现。我的性格是多层次的,比如,在能量倾向方面,我通常在心中思考问题,更愿意在经过挑选的小群体中分享个人的情况,但是,我也喜欢成为注意的中心,而且反应快;在感觉或者直觉的选择中,我既善于理解字面以外的含义,对一切事情都要寻求一个内在意义,也注重听到、看到、触到、嗅到的具体感受,既自觉不自觉地挖掘深层的内在意义,又注重可测量的真实可靠的事。处理信息方面,我既是思考型也具备情感处理倾向。我喜欢逻辑的分析,决策时也善于运用感觉和直觉。在行动方式上,我喜欢理性生活,但倾向于让生活有条不紊。可以说,我的性格是偏内向、直觉、情感和知觉型,但又在一定程度上滑向另一端。

总的来说,我是敏感的,内向的,感觉能力很强,但又乐于与人交往交流,喜欢思考问题,逻辑地分析问题,倾向于梳理条理。

2.职业兴趣

我做的六岛游戏的职业兴趣探索,探索结果用霍兰德三字码表示为RSA,即实用性、社交型和艺术型。根据霍兰德的六边形图形分析,R 与S对角,S与A 相邻,很难从三者的结合和调和中得出比较适合的职业兴趣倾向。这也似乎对应了以下性格分析中的混合和矛盾。我既善于与物打交道,解决事务性的问题,又可以适应社会交往,有责任感而且关心他人的利益,善于协调和沟通。不过,我的理解是,每个人的性格不可能是单向的,更多的人是各种性格的综合体。我的性格倾向和职业兴趣涉及面很广。可匹配的工作类型很多,我的适应性很强,很具柔韧性,这是我的优势。总的来讲,我的职业兴趣在于,分析和解决实际的问题,并在工作中与人沟通,关心他人的利益,且能实现自身对于社会的价值感。

3.价值观

我的职业价值观探索结果是,我崇尚工作的独立、工作的专业性和职业性。追求成就,注重关系、赞誉、赏识以及别人的肯定。我希望工作的时间是可以灵活调配的,工作环境应当有利于我发挥主观能动性。我对职业给我带来的物质满足并不看重,薪酬水平一般即可。而我最突出的职业价值观是追求成就,即在工作中能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并得到同行的认可。所以,我希望我的职业是专业性非常明显的,在某个专业领域内有所作为是我对职业生涯的期待。

4.能力

在课堂上和课后的盘点中,我总结自己的技能主要有以下方面:

自我管理技能方面,我选择的主要有:有责任感的,认真的,努力的,公平的。可迁移技能上,我选择的主要有:善于与人交流、快速学习的能力、找出关键问题的能力、反应快,能适应新环境,具有较高的领悟别人意思的能力,也有耐力,并且逻辑分析的能力强。

我将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有:法律专业知识(通过司法考试,取得法律执业资格),英语的工作语言运用能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由王荣的自我分析可看到,她学会了系统地对自己的特点进行分析,既结合了测评的结果,同时也有自己的思考。总体来说,王荣喜欢帮助别人,有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追求成就的欲望比较强烈。当然最了解自我、最有资格评价自己的人还是她自己。

探索职业,实施行动

在完成了自我探索之后,我们开始进行职业探索。王荣说,她比较感兴趣的职业是法官。为了能更深入地帮助王荣,我让她回去对法官的职业进行系统的了解。

在王荣回去做“功课”的同时,作为职业规划师的我也在网上对该职业进行初步的了解。我们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是法学博士,通过和他进行细致的交流,我对法律相关的职业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搜集职业信息的能力是职业规划师应具备的能力,掌握丰富的职业信息是一个职业规划师成功帮助他人的重要前提。

第二次来到咨询室的时候,王荣带来了一份“法官”的职业探索报告。

王荣的职业探索报告

目前我感兴趣的职业是法官。

作为法官,其工作内容在于运用法律的专业知识,对提交到法院的争议进行法律分析,对诉争事实进行认定,对诉讼当事人之初的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进行分配。法官要解决的争议是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法官需要分析问题,解释法律,运用现有的法律规则、已有法律原则解决问题。法官代表国家做出审判,是社会公正和正义的象征。

现在,法官的工作报酬不突出,但是社会地位比较高,法官的工作不要求他具有很强的交际能力,不需要很广的社会关系网络。

一个法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接受过系统的法律知识教育,能够运用法学方法分析具体案件;

(2)取得法律执业资格;

(3)对社会生活有经验性的了解和理解;

(4)有深厚的学术和理论功底;

(5)一定的外语水平;

(6)健康状况良好。

接着我们开始了职业探索咨询。

在探索职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王荣搜集的信息相当丰富。但职业人对职业的探索和认识需要一个过程。作为大一的一名同学确定一个职业是最恰当的选择吗?“当你把所有的精力关注在一个职业时,是否意味着过早地关上对其他职业探索的大门?”我对她说明了自己的小小担心,请她思考。

王荣想了想说:“其实我也怕错过更适合自己的职业。我对律师这个职业也探索过,这个职业对于人的要求和法官职业对于人的要求差不多,但律师这个职业要求影响人的愿望要强一些,我感觉自己在这方面弱一些,当然四年的过程中人可能会发生一些改变,我也会再继续关注这个职业。”

通过交流,王荣也逐渐得出了自己的职业选择。她把自己的职业锁定在法官这个职业上。

在做出了职业选择之后,我们一起探讨,设定了行动方案。(www.xing528.com)

王荣的行动方案

要达到职业目标,需要职业技能的全方面提高,使自己更加适合该职业的要求,需要做的事情有:

(1)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加深学术和理论功底;

(2)通过实习等方式,多接触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解和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因此,我定了如下的目标:

(1)短期的目标是: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掌握法律的专业知识,通过司法考试取得法律执业资格;熟练掌握英语,通过六级考试;提高计算机的应用水平,熟练使用各种办公软件;参加学生会或者社团,并努力成为骨干,从而提高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争取到法院实习,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的能力。

(2)中期的目标是:本科毕业后,进入法官的职业队伍,进行实际工作的训练和工作经验的积累。

(3)长期的目标是:在毕业五年内成为一名杰出的法官。从不知所措到有了明确的短期中期长期目标,这前后经历了三次咨询。但对于王荣来说,一切还刚开始。王荣说,通过规划她进一步清楚了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并能更有效地过好每天的生活。

案例评析:

在本案例中,王荣在开始阶段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信心,并一度有了转专业的念头。这在大一的学生中也是比较常见的。这时候需要分析转专业背后的原因是否是合理的,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很多新生对于专业存在着很多偏见,作为职业咨询师,就需要消除这些偏见。另外,大一的职业规划一方面是树立职业目标,另一方面是对大学生活的规划。职业规划使大学生活与职业目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求职前先挖掘出真实的自我

(引自全球职业规划师网站)

职业规划师:

来询者情况:余平,信息技术专业大四学生。

主要职业困惑:自我认识不清楚,求职择业没目标,自信心不足,求职行动存在盲目性。

余平是一个文静、有礼貌的孩子,学习成绩优异。她告诉我,“以前是个很被动的人,经常都是别人告诉我该做什么,适合做什么”。余平的困惑是从大三开始的,“我找不到自己发展的方向,不清楚自己能做什么样的工作,想做什么样的工作,适合在哪些行业发展,对自己的潜能也认识不清楚。随着毕业一天天临近,面对着严峻的就业形势,我很迷茫,很紧张,丧失了自信。”

我要余平先介绍一下家庭背景及对自己成长的影响。余平说因为是独生女,自小体质又差,父母对她疼爱有加;余平的爷爷曾当过当地中学的校长,对她寄予了厚望。通过余平的讲述,我可以感受到余平是一个懂事、乖巧的孩子,在学习中时时把家人的期望当做学习的动力,一直保持较强的学习动机,学习成绩也一直保持优异。我告诉她,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但是进行职业选择时必须认真挖掘真实的自我,才能寻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天空。

在职业兴趣探索阶段,我与余平一起做起了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分类卡游戏。在长达30分钟的时间里,我的任务主要是观察,观察余平选择不同卡片进行分类时的神态、表情。在她表示完成时,我又就个别卡片的分类位置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她重新思考、重新确认放置栏目。从余平选择的职业名称卡片看,“感兴趣”一类s型典型职业占绝大多数,包括:外语老师、数学老师、小学老师、物理老师、舞蹈老师、营养学家、健康顾问、心理学家、职业咨询师、心理咨询师,等等。

通过对一些职业的解释、引申,我初步确定了余平比较感兴趣的工作性质、内容、环境是:教导、帮助别人;陪伴他人成长;简单、单纯的人际环境;注重自我成长等。她在“感兴趣”一栏曾经选择了“餐饮经理”一职,开始我有点困惑,因为这一职业一般人更多的是从经营、管理、营销这一角度来考虑,她说:“主要是因为这个职业能按自己的兴趣和顾客的需求,创新菜式,给顾客提供美食的享受。”于是我指出她之所以选择这个职业,其实关注点是在于自己拥有主动权,在于感受到自己的服务给他人带来便利、舒适、享受后的心理体验。对这点余平表示赞同。

进行价值观探索时,余平确定“非常看重”的8个价值观主要有:工作节奏平缓,保障,身份,稳定居所,认可,帮助他人,平衡性,家庭。她比较希望未来的职业、工作能让她兼顾自己的家庭,不希望因为工作而影响家人的生活,也不希望因为工作变换太频繁而导致正常、规律的生活方式被打破。同时,她也比较看重如何通过专业、能力来获取别人的尊重、认可。

余平表示对这些价值观的认识已比较明确以后,我和她玩起了放弃的游戏。我先举了自己曾经做过的放弃游戏的感想,告诉她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同时可能会很痛苦的过程,必须“忍痛割爱”舍弃一些本来对自己非常重要的东西,而这一过程正是澄清内心深处坚持的价值观的时候,然后请她认真地一步一步地放弃她“非常看重”的这些价值观。余平非常配合,我可以感受到她确实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结果,余平最后才放弃的是“家庭”,之前是“平衡性”和“帮助他人”。

接下来的几次咨询面谈中,我们继续进行了能力探索和工作世界探索等工作,每一次余平都能按照要求完成任务,最后我通过讲解一些求职策略、求职技巧,帮助余平逐步明确了自己的求职方向和策略,并一起制订了实施计划。

案例分析:

求职择业过程中,大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对自我的定位不准确、不清晰,导致无法确立适合自己的求职目标,在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往往随大流、盲目应聘,美其名曰“不放弃任何一个就业机会”。作为职业规划师,我提醒同学们,应客观认识自我,认真进行自我探索,充分挖掘自我潜能,明确自身优劣势,分析客观环境,准确进行自我定位,科学制订求职计划,这样才能提高求职应聘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成功率,从而及早开始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文科毕业生没有“一技之长”?

职业规划师:许林杰。

来询者情况:乐学,信息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大四学生。

主要职业困惑:身在工科院校,却学了文科专业,认为自己没有专业优势,没有一技之长,不知道什么样的工作更适合自己。

乐学在电话中非常明确地说:“我是一名文科生,不知道找工作时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我不知道我的竞争优势在哪里。”乐学的问题,可以说是大四文科毕业生中具有的共性问题,文科生不像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工科生,在毕业时往往会产生类似的困惑和苦恼。

乐学如约来到咨询室,圆圆的面庞带着几许自信和热情,可以感觉到这是一个乐观向上的孩子。当我让他谈谈大学的收获时,乐学开心地笑了起来,非常骄傲地说:“我带领的班集体获得了北京市先进班集体的荣誉,我带领的一支团队,在国际、国内大赛中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对于这些我都非常自豪……”乐学的口才非常好,对每一个细节的表述都非常清楚,更重要的是,他一直保持着轻松的状态,这让我非常满意,因为这更利于来访者达到目标。

谈到他的困惑时,乐学放慢了语速,他说:“再成功的事情,也要成为过去,面临着找工作,我越来越迷茫,自信心也一点点地从我心中褪去。我不像学计算机或通信的同学有一技之长,我觉得自己具备的能力,好像同学都具备。没有专业优势,没有一技之长,我该怎么办呢?”他一直在重复着“一技之长”这个词,“对学计算机的同学来说,如果让他们做管理,他们一样可以的,跟他们比,我几乎没有什么能力。”

于是,我问他:“你认为什么才是能力?”他说:“我认为能力就是一项技术,其他还有与人交往的能力等,我认为自己并没有多大的竞争力。”看来,热情、乐观、勤奋、好学的乐学,自信心是因为没有“一技之长”而一点点消失的,我必须帮他从对自己“能力”的误解中走出来。我想到了他引以为豪的那支团队,我问他:“你在团队中担任什么职务?”听到我问这个问题,他又开始露出他可爱的笑容,他说,曾担任团队CEO,主管公司战略决策的制定和执行;曾担任财务总监和营销顾问以及队长。我进一步引导他,“为什么队友让你担任这么重要的职位?”他开始沉思了起来,他正在整合各种信息,努力地总结自己,这对于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没有打断他,只是静静地等待他给出答案。

他说:“首先我是团队的发起人,其次我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强,有一定的领导力,第三,我自我感觉善于激励队友,而且能提出很多想法并能有效征求大家的意见。”说完这些,他长出了一口气,我知道,这样总结对于他来说是不易的,我对他点点头,他笑了。“这些是不是你的能力所在?”他点头表示认可。“在社会工作中,这样的能力是不是非常重要?”我接着问他。“当然喽!”他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我们会心地笑了。

接下来,我使用非标准化测评工具(一种用于测试职业能力的卡片)对他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束后他说:“之前我对技能的定义有一个困惑,觉得不拥有一门稀缺的能力不能算掌握了一种技能。比如掌握一门外语,一项编程语言……总之是比较看得见的技能。相对来说,组织技巧、协调能力不算技能。因为靠这些技能,要成为大师,很难,需要条件,而且替代性很强,你能,别的人也可以。所以我对于自己的技能有些困惑,而且对于自己没有一项专业技能感到担心。现在我发现原来这些是非常重要的技能!”他的脸上露出阳光般灿烂的笑容。“看起来你掌握的你非常愿意使用而且非常熟练的技能不是很多……”我话还没说完,他就说:“是,一些技能我非常想拥有,我还需要很多的努力!”

我知道,这时的乐学不需要过多地引导了,他已经找到问题所在,而且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案例分析:

大学生毕业后找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与压力,特别是对于一些文科生来说,在毕业前夕会因为自己没有一项专业技术能力而失去找工作的自信,从而焦虑、彷徨,甚至产生无助感。咨询师可以帮助他们澄清认识,从而认识自我,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更重要的是,应该在大学期间树立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让他们不仅认识自我,而且要发展自我、发展职业技能、挖掘职业兴趣,为毕业后找工作打好一场有准备之战。

澄清价值观:10个→5个→1个

职业规划师:陈蕊。

来询者情况: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二年级学生。

主要职业困惑:不确定自己应该如何选择职业方向,外企职员?高校教师?还是公务员?

雯是我曾经带过的学生,从电话中我了解到她刚刚结束在联合利华的实习,实习期间主要任务是向各个超市推销一种洗衣粉。企业主管觉得她各方面表现突出,希望她毕业后能选择联合利华,但是雯觉得这种工作和自己所学的专业完全没有关系,有些犹豫。雯的父母都是公务员,希望她也能考取公务员,而她非常尊重的两位亲戚则认为留在高校当老师更适合她。

雯于2001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各方面表现非常都优秀。咨询开始,雯就迫不及待地问:“老师,你说我该怎么办啊?他们说的都挺有道理的!”短短一两句话,她先后叹息了三次。面对雯的情况,我觉得应该先引导她对价值观进行澄清,然后引导其对未来职业进行探索。

我让雯从发展清单中选出10项重要的价值因素,此时,她没有了急切,变得沉稳而投入,她选出了灵活性、升迁机会、团队合作、轻松愉快、能力、创造力、领导、成就感、影响力、身份。雯对这10个词的解释是:工作不受时间限制,工作性质灵活;能通过努力往上走,获得他人的认可;愿意在和谐、轻松愉快的团队中工作;希望工作和生活两种状态分开;希望自己很有能力;不喜欢做重复、繁重的工作;希望别人会敬畏她,尊重和接纳她的观点;通过努力证明自己行;希望自己低头看别人,不希望自己被别人低头看。

为了让她清晰明确地认识到自己最核心的价值观,我让她从这10项因素中选出5项重要的。她选出灵活性、团队合作、能力、成就感、身份。接着我让她在这5项中选择一项放弃,她说太为难了。我告诉她必须选出一项并在纸上重重地划掉。她轻咬着嘴唇思考了半天,最后选择放弃成就感,我让她继续选择必须放弃的,雯又划掉了团队合作、灵活性、能力。在纸上只剩下“身份”这个词时,雯陷入短暂的沉思。

她开始意识到自己对身份如此看重,其他的一些价值观选择都是在追求这个核心的身份。

在引导雯对未来职业探索时,我让雯对比了外企职员、公务员、教师的优势和劣势。雯的内容提炼是:外企的优势是工作环境好、公平竞争、培训制度完善、留给别人是专业的形象、个人提升快、发展空间大,劣势是进入高层难、压力大、累;公务员的优势是稳定、有休闲时间、自己支配工作、福利好,劣势是生活平凡、消磨人的斗志;教师的优势是受人尊敬、接触的人学历层次高、和学生在一起心态年轻、有假期、时间自由满足表现欲,劣势是收入低。

我觉得雯现在需要整理思路,于是拿出生涯细目表,让其选择自己认为重要的因素,完成平衡单。雯提出公务员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只在外企和高校之间做选择。根据平衡单,基于前面的探讨,我觉得雯开始有了清晰的向往,于是我采取了生涯幻游的方式,引导雯想象10年后的模样。

在《one day in spring》的背景音乐中,雯想象10年后的清晨:自己睁开眼睛,看到房间到处洋溢着淡粉色,脚踩在地毯上温馨而舒适。穿上从衣柜中挑出的一套白色职业装,看到镜子中的自己很精神、很漂亮。餐桌上,面包、牛奶、煎蛋放在精致的餐具中。从家里出来,坐在自己的汽车中,回头注视着草坪中安静的家,心情愉快。公司是一座时尚感极强的现代化高层建筑,穿过诸多敞开的写字间来到自己独立的办公室,阳光通过大玻璃窗暖暖地倾洒在每一个角落。上午进行了几项工作:和领导通电话交流了工作情况,并接到领导新安排下来的工作,然后会见客户、找下属谈话。中午在环境优雅的自助西餐厅和同事共进午餐,聊着感兴趣的话题。下午处理事情,看文件,安排进度。下班后,买一束花回到家中,和家人共进晚餐。想象结束后,雯确定,自己内心还是非常向往到外企工作。

案例分析:

价值观澄清是对自身需要的一种梳理,是决策的依据。它决定了对于一个人,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无聊的。如果价值观和工作相吻合,那么在工作中就会付出源于内心的投入和主动;如果不相吻合,就会感到疲惫和无奈。了解什么对自己是最重要的,什么价值是自己确实应该坚持的,才会知道如何建立成功的基础,如何做出有效的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