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九年(1636)七月十六日,朝鲜进贺、冬至、谢恩使团一行乘船起航前,在朝鲜石多山海边举行了起航前的祭祀活动。正使金堉的《朝京日录》记载:
七月十六日,晴。晓,祭海神于海边坛上,书状亚献,译官韩瑗终献,刘义立读祝。祭后,乘船,风势甚顺。[5]
《朝京日录》的记载说明,起航前祭祀活动非常隆重、虔诚。不仅正使金堉亲自献祭,而且书状官李晚荣再献,使团译官韩瑗三献,使团写字官刘义立宣读祭文。“亚献”“终献”,古代祭祀要献酒(也称献爵)三次,第一次称“初献(初献爵)”,第二次称“亚献(亚献爵)”,第三次称“终献(终献爵)”。“读祝”,指祭祀时宣读祭文。刘义立系崇祯九年(1636)朝鲜冬至、谢恩使团“写字官”。[6]
《朝京日录》七月十六日的记载,虽然没有说到石多山开洋祭具体的祭祀对象,但在正使金堉撰写的《石多山开洋祭文》中,明确说到了祭祀对象是“五位(海)神”,而且在航程沿途的祭祀活动中,也多次说到了祭祀“五神”。崇祯九年(1636)的朝鲜冬至、谢恩使团一行祭祀的“五神”中,包括天妃(妈祖)在内,而且把天妃(妈祖)排在了祭祀的“五神”之首。
石多山开洋蔡文
丙子七月十六日(www.xing528.com)
万方拱北,臣事君之至诚。百川朝东,海为物而最巨。苟顺于理,何虑其危。伏念愚蒙,幸逢明圣,传家诗礼,期不坠于训辞。许国驱驰,誓无改于夷险。今擎地产之币,远入天子之庭。惟木道之通行,在水神之扶护。秋七月既望,敢拟苏子仙游。波三年不扬,只恃周王圣化。谨具薄奠,恭伸贱诚天妃之神。惟我天妃,在帝左右,德着慈仁,万舶为母。斋心洁虑,荐之牲酒,冀垂矜怜,终始灵佑。大海尊神,镇彼溟渤,宇量弘广,包涵庶物。虔诚熏沐,祈尔景福。感则必应,兹惟降格。王居水府,其德正中,约束蛟鲸,收戢雷风。浩浩荡荡,一视同仁,敬共威灵,式陈明禋。我去我来,实赖风伯,不疾不徐,有顺无逆,如鸟斯飞,一瞬千里。惠以吹嘘,歆兹享祀。嘒彼精光,临之在上,昭回扬彩,率土所仰。参助造化,功无与让。俯鉴微悃,尚或来飨。伏愿开洋之后,祥飙送帆,瑞日明海,破宗悫之浪,快豁心胸。乘张骞之槎,早上星汉。逐令四船。人众均蒙,五位神功。[7]
《石多山开洋祭文》的内容说,四面八方的附属国都派使臣到明朝京都北京,以表达对臣服天朝的赤诚之心。中国大陆的江河都流向了东边的大海,大海也成了世间最为广阔的地方。我们不应该畏惧大海,但由于我们朝鲜之前愚昧、不开化,幸亏有了圣明的国君,学习传播中国的儒家经典,期望朝鲜跟上时代,不至于落伍。我们为了国家的进步而驰骋大海,航程无论是平坦还是艰险都阻挡不了我们出使的决心。我们携带着朝鲜的土特产作为贡品,到距离遥远的天朝宫殿去朝贡。由于陆路阻隔,水路成了唯一的通道,这就需要水神的保护才能到达。今天是七月十六日,我们之所以不像当年苏轼一样不敢过仙游潭,是因为有了神灵的护佑。周成王时,海上三年不翻腾狂风巨浪,这是因为当时有圣人治国。我们准备了不足称道的祭品,恭敬地奉献给天妃之神,以表达我们的诚意。只有天妃(妈祖)您常伴在天帝的左右,传递着上天的恩德和仁慈,像母亲一样呵护着在大海中航行的千千万万的船只。我们对您的忠心没有任何杂念,我们奉献给您的祭品,希望您能怜悯我们,前来享用,并在航程中自始至终地护佑着我们。东海的海神海若,镇守着溟海和渤海,这片北方的大海容量之大且广阔无边,包涵和养育了万物。我们恭敬而有诚意地斋戒沐浴,向您祈祷希望能降福给我们。您只有来到这里才能感受到我们的一片诚意,也才能实现我们的祈求。龙王爷,您的王宫就在大海里边,您的威德也在其中,您能约束蛟龙、鲸鱼和海中的其他生灵,让它们不兴起雷雨,不掀起巨浪。您的威德浩浩荡荡,一视同仁,我们敬献给您的洁净祭品,也希望您能来享用。我们在大海往来的航程,都要依靠风神风伯,我们希望能有序、平稳、安全地行驶航船,只有顺风没有逆风,也希望能像大鹏鸟展翅飞翔,瞬间到达千里外的目的地。请接受我们的请求,来享用奉献给您的祭品吧。闪着光亮的小星神啊,你们也都在天上,你们的光芒使夜空闪烁着光彩,也是大地上的生灵所仰望的。你们也参与了世间的造化,给予人间的恩德也是无法衡量的。所以,希望你们能下来察看一下我们这些平凡之人,也能享用我们奉献给您的祭品。我们在这里举行隆重的开洋祭,是希望各位神灵能送来祥风,使我们一帆风顺;吉祥的阳光普照大海,使我们像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宗悫一样,乘长风破万里浪,在大海中潇洒自如;我们也希望像传说的中国汉代张骞乘坐木船到达天河一样,早一点到达我们出使的天朝京都北京。祭祀完毕,即号令我们的四艘船拔锚起航。希望我们使团的全部人员,均能蒙受到五位神灵的恩德。
《石多山开洋祭文》说到的几个词语:“拱北”,面向北方拱手以表敬意,也指众星环卫北极星。这里指面向明朝京都北京表达朝鲜使臣的忠诚敬仰之意。“传家诗礼”,即诗礼传家,以儒家经典及其道德规范世代相传。“训辞”,训教之言,这里有因愚昧落伍而接受训斥、指教的意思。“夷险”,平坦与险阻。“木道”,水道,木船航行之道。“既望”,指农历的每月十六日。“望日”,指农历每月十五。“苏子仙游”,指苏轼不敢过仙游潭的典故。《宋史·列传第二百三十·章惇传》记载,章惇任商洛令时,“与苏轼游南山,抵仙游潭,潭下临绝壁万仞,横木其上,惇揖轼书壁,轼惧不敢书。惇平步过之,垂索挽树,摄衣而下,以漆墨濡笔大书石壁曰:‘苏轼、章惇来’”。“波三年不扬,只恃周王圣化”,西汉时期韩婴撰《诗外传·卷五》记载,周成王时,周公摄政,越裳国来朝,周公询问为何要来中国朝拜?其使臣说:“吾受命国之黄发曰:久矣,天之不迅风疾雨也,海不波溢也,三年于兹矣。意者中国殆有圣人,盍往朝之,于是来也。”意思是说,三年来天上不刮大风,不下暴雨,海上不翻腾狂浪,这是因为中国有圣人治国,所以来中国朝拜进贡。“大海尊神”,即海神,作者在下面《觉华岛开洋祭文》祭“五神”中称为“海若尊神”。“海若”,古代传说中的东海的海神。《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觉华岛开洋祭文》所祭“五神”依次是:“天妃圣母”“海若尊神”“龙王”“风伯”“小星”。[8]“溟渤”,溟海和渤海。“溟海”,传说中的北方大海。《列子·汤问》:“终北之北有溟海者,天池也。”“景福”,大福,《诗经·小雅·小明》:“神之听之,介尔景福。”“明禋”,洁敬,这里指诚挚地献享洁净的祭品。“吹嘘”,这里是汲引,引导的意思。杜甫《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诗:“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嘒彼”,小星,这里指其他的各路小神仙。《诗经·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昭回”,星辰之光的回转。《诗经·大雅·云汉》:“倬彼云汉,昭回于天。”“宗悫”,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将领,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宋书·宗悫传》记载:“悫年少时,炳(宗悫的叔父宗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张骞之槎”,前面已经说到,指传说汉武帝时张骞乘坐木船到了天河。
前面说到的明末朝鲜使团的开洋祭及航海沿途的祭祀活动,多是祭祀的“三神”。虽说“三神”所指不尽相同,但我们在前面的分析中说到,朝鲜使团祭祀的“三神”,天妃(妈祖)均排在首位,龙王排在第二位,有所不同是第三位,或为小星神,或为风神风伯。第三位是“小星神”时,风神风伯则包括在“小星神”之内。但崇祯九年(1636)的朝鲜使团祭祀的却是“五神”:天妃圣母、海神海若、龙王、风神风伯、小星神。除增加了海神海若并把其排在第二位,列龙王之前外,还把风神风伯、小星神分列,风神风伯排在了小星神之前。崇祯九年(1636)朝鲜进贺、冬至、谢恩使团之所以再次把天妃(妈祖)列在了诸神之首,《石多山开洋祭文》中也做了交代,是因为“惟我天妃,在帝左右,德着慈仁,万舶为母”。因为天妃侍奉在天帝的左右,是大德和仁慈的化身,主宰着所有在大海中航行的船舶的安危。
明末朝鲜使团从什么时间起改为祭祀“五神”,笔者没有查到相关资料,但祭祀“五神”在崇祯五年(1632)之后是无疑的,因崇祯五年(1632)及之前朝鲜使团祭祀的都是“三神”。至于为什么在崇祯五年(1632)之后改为祭祀“五神”,有可能是为了突出海神海若和风神风伯。崇祯五年(1632)及之前朝鲜使团祭祀“三神”的祭文中,有的也说到过海神,但是海神在大海神天妃(妈祖)的统领之下,受天妃(妈祖)的调遣。其地位本在龙王之上,祭祀“三神”时却没有海神。祭祀“五神”,并把海神海若排在龙王之前,不仅使其地位得到认可,还可单独享受祭祀。风神风伯本在“三神”中单独享受祭祀,但后来与小星神同列,可其在航海中的地位又远远大于其他小神,所以再次单独列项,以视对风神风伯的重视。这只是笔者的一种推测,以期得到指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