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妈祖文化在明末朝鲜使臣身上的影响

妈祖文化在明末朝鲜使臣身上的影响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遇顺风到长山岛,奉呈郑下叔高用厚舟舡到处不相违,济海云帆疾若飞。竣事东归知几日,长山岛上祝天妃。第二句“济海云帆疾若飞”说,我们两个船队在大海中航行一帆风顺,船速快得像飞一样。这一句也明确告诉我们,崇祯三年的朝鲜进(陈)慰使团和朝鲜进贺、冬至使团一起在辽东长山岛举行了祭祀天妃(妈祖)的活动。广鹿岛在大长山岛以西,今属大连市长海县广鹿乡管辖。尹昉因扶植朝鲜仁祖王上台有功,被封为“海昌府院君”。

妈祖文化在明末朝鲜使臣身上的影响

由于崇祯三年(1630)的朝鲜进(陈)慰使团和进贺、冬至使团均无日记式的《燕行录》(《朝天录》)传世,所以无法得知这两个朝鲜使团航程途中祭祀天妃(妈祖)的具体情况,但朝鲜进贺、冬至使正使高用厚的《晴沙集·朝天录》中有几首航程途中写的诗歌,可以从中了解到这两个朝鲜使团航程途中也有祭祀天妃(妈祖)的活动。

遇顺风到长山岛,奉呈郑下叔

高用厚

舟舡到处不相违,济海云帆疾若飞。

竣事东归知几日,长山岛上祝天妃。[4]

从诗歌的内容及作者在《朝天录》诗集中排列的次序看,此诗应是作者一行出使明朝西行途中路经今大连市长海县大长山岛时所作。此诗的前一首诗题目是《椵岛,次陈慰使郑下叔斗源韵》,后一首诗题目是《长山岛,奉赠罗书状季郁》[5],前面已介绍过,椵岛在大长山岛以东,属今朝鲜。“郑下叔斗源”,即朝鲜进(陈)慰使正使郑斗源。郑斗源,字下叔。“罗书状季郁”,指朝鲜冬至使书状官罗宜素。罗宜素,字季郁。

诗歌首句“舟舡到处不相违”说的是,我们朝鲜两个使团的船队,从出发以来一直就是结伴而行,一直没有分开。这也说明,崇祯三年(1630)出使明朝的朝鲜进(陈)慰使团和朝鲜冬至使团是一起出发的,沿途也是在一起的。“相违”,互相避开。《左传·成公十六年》:“有淖于前,乃皆左右相违于淖。”朝鲜进(陈)慰使团和朝鲜进贺、冬至使团离开朝鲜出发的时间应是崇祯三年(1630)七月底至八月初这段时间。《朝鲜李朝实录》记载:仁祖八年(1630)七月己卯,“进慰使郑斗源将赴京,请赍改路奏本直向登州,上从之”[6]。仁祖八年(1630)八月乙丑,“陈奏使书状官李志贱,称病甚,登舟还下,陈奏使以此启闻。备局回启曰:‘风涛摇荡之中,通患此疾。若以此,而许递已登船之使臣,则其势将至于终无差遣之人,后弊无穷矣。’上从之”[7]

第二句“济海云帆疾若飞”说,我们两个船队在大海中航行一帆风顺,船速快得像飞一样。这一句是在交代祭祀天妃(妈祖)的原因,也是在告诉读者,是天妃(妈祖)给他们两个船队带来了这样好的天气和海况。

第三句“竣事东归知几日”说,如果一直是这样一帆风顺,那么我们完成出使使命,用不了多少时间,很快就会回来了。这里既期盼一直能有这样好的天气和海况,也期盼能顺利完成出使使命,早一点回到朝鲜复命,与亲人团聚。

最后一句“长山岛上祝天妃”说,我们两个船队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地航行在一起,多亏了天妃(妈祖)的护佑和相助。我们在长山岛祭祀祝福天妃(妈祖),既是感谢她,也希望她能继续护佑和帮助我们。这一句也明确告诉我们,崇祯三年(1630)的朝鲜进(陈)慰使团和朝鲜进贺、冬至使团一起在辽东长山岛举行了祭祀天妃(妈祖)的活动。

崇祯三年(1630)的朝鲜使团在航程途中感恩祭祀的是天妃(妈祖),而没有说到其他神仙,这既说明在明末的朝鲜使臣中,对天妃(妈祖)的认知是一致的,这就是在航海中要祭祀的主要神灵,或排在第一位的神灵是妈祖。由此也可进一步证明本书多次提及的,明末朝鲜使臣对天妃(妈祖)是极度迷信和敬畏的。

前面说到,天启六年(1626)的朝鲜进贺、冬至、圣节使一行也在辽东长山岛举行过祭祀天妃(妈祖)的活动,正使金尚宪还作有《长山岛天妃祭文》。崇祯三年(1630)的朝鲜使团也在“长山岛上祝天妃”,这说明当时的辽东长山岛,即今大连市长海县大长山岛应有天妃(妈祖)庙,虽然今天的大长山岛耸立的海神娘娘雕像已不是当年的天妃(妈祖)了,但也应与明末盛行的天妃(妈祖)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很值得研究妈祖文化的学者去探究其中演变的原因。包括前面说到的当年盛行天妃(妈祖)文化,并给明末朝鲜使臣以很大影响的辽东广鹿岛,今天不仅没有了纪念天妃(妈祖)的设施和活动,有一同音的马祖庙,供奉的却是一位马姓的男神,这其中与妈祖有什么联系?又是如何演变的?都应抽丝剥茧,去探究其中的来龙去脉。

崇祯三年(1630)的两个朝鲜使团在离开今大连市长海县大长山岛西行途中,在广鹿岛海域曾遭遇了风浪,朝鲜进贺、冬至使正使高用厚有诗歌《广鹿岛。阻风赠季郁》[8]为证。广鹿岛在大长山岛以西,今属大连市长海县广鹿乡管辖。但两个朝鲜使团过了广鹿岛之后,或是在广鹿岛等来了利于航行的大顺风,因为在《广鹿岛。阻风赠季郁》之后的下一首诗歌《船窗有怀,谨次海昌尹相公昉初秋赠别韵》中有“扁舟西去疾如驰”的诗句,虽然诗中没有说到天妃(妈祖),但作者感谢神灵相助的意思还是表达了出来。

船窗有怀,谨次海昌尹相公初秋赠别韵

高用厚

沧波海路杳难筹,一苇朝天九月秋。

晓坐篷窗惆怅久,相门前夜梦中游。

扁舟西去疾如驰,沧海无涯鸟不飞。(www.xing528.com)

造物见哀风浪静,篷窗闲诵相公诗。

初秋赠别

尹 昉

水驿微茫不记筹,仙槎浩皛正逢秋。

沧溟万瑞安如屋,始信人间有卧游。

风伯前驱海若驰,片帆千里疾如飞。

蓬莱阁下停舟日,细和坡翁海市诗。[9]

“海昌尹相公昉”,指当时朝鲜的领议政(首相)尹昉。尹昉因扶植朝鲜仁祖王上台有功,被封为“海昌府院君”。朝鲜进贺、冬至使一行临行前,正使高用厚曾到相府与领议政(领相,首相)尹昉道别,尹昉有《初秋赠别》相赠。高用厚一行在广鹿岛阻风之后,接下来竟“西去疾如驰”,其欣喜之情可想而知,自然又与神灵相助联系到了一起。作者又想到了临别之时领议政(首相)尹昉的赠诗,其中“风伯前驱海若驰”的诗句,与“西去疾如驰”相合,所以用尹昉赠别诗的韵写了《船窗有怀》。

高用厚《船窗有怀》的首联“沧波海路杳难筹,一苇朝天九月秋”,意思是说,我们是在秋天里乘坐船只去北京朝见天子的,但在大海中远航,难以把握航程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一苇”,本指一束苇草,后借指小船或船只。《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三国志·吴书·贺邵传》:“长江之限,不可久恃,苟我不守,一苇可航也。”

《船窗有怀》的首联与尹昉《初秋赠别》的首联“水驿微茫不记筹,仙槎浩皛正逢秋”,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水驿”,指船只行驶沿途的驿站,这里指朝鲜使臣乘船往来中国沿途路经的港口、海岛等。“仙槎”,本指仙人乘坐的往来于天河和人间的木筏,这里指朝鲜冬至使高用厚一行乘坐的船只,也有出使天朝(指中国)乘坐仙筏的意思。“浩皛”,广阔明净,这里有祝愿、希望广阔的大海能风平浪静的意思。

《船窗有怀》颔联“晓坐篷窗惆怅久,相门前夜梦中游”,意思是说,早晨坐在船窗旁伤感了许久,因为夜里在梦中出现了到相府与领相(首相)尹昉道别的场景。“篷窗”,这里指船窗。“相门”,这里指相府,领相(首相)之家。

《初秋赠别》的颔联“沧溟万瑞安如屋,始信人间有卧游”,主要是祝福朝鲜冬至使高用厚一行能够平平安安,在大海航行时犹如坐在家里一样安稳,就像在家里躺着欣赏山水画一样舒服。“卧游”,在家里躺着欣赏山水画以替代远出游景,出自《宋书·宗炳传》:“(宗炳)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高用厚读到《初秋赠别》的颔联时,应是欣喜领相(首相)尹昉的祝福变成了现实,故而越发怀念自己的上司。

《船窗有怀》颈联“扁舟西去疾如驰,沧海无涯鸟不飞”,意思是说,我们一行的航船向西进发,船速很快,如同飞奔的车马,又像鸟儿飞驰一样,可在这无边无际的苍茫大海上,连只飞鸟也见不到。作者这里是有感于朝鲜领相(首相)尹昉的祝福成了现实,但也流露了远离亲人、故乡的孤独之感。

《初秋赠别》的颈联“风伯前驱海若驰,片帆千里疾如飞”,仍是对朝鲜进(陈)慰使高用厚一行的祝福,颔联祝福的是平安,而颈联祝福的是在大海航行中能得到风神风伯、海神海若的相助,一帆风顺,航速要“疾如飞”。可以看出,《船窗有怀》的颈联,是回应了《初秋赠别》的颈联,意思是说,我们得到了风神风伯、海神海若的相助,因而“西去疾如驰”。这里虽然都未说到天妃(妈祖),但我们前面说到,朝鲜冬至使高用厚一行在大海航行中最看重的神灵是天妃(妈祖),所以才能“长山岛上祝天妃”,而在明末朝鲜使臣心目中,风神风伯、海神海若都是听令于天妃(妈祖)的,所以,尽管这里没有说到天妃(妈祖),实际上颂扬、感谢的也是天妃(妈祖)。

《船窗有怀》尾联“造物见哀风浪静,篷窗闲诵相公诗”,意思是说,创造万物的神是爱怜生灵的,所以才能保护我们在大海航行时风平浪静,我在船上临窗诵读领相(首相)尹昉的《初秋赠别》诗篇,越发感到上天的仁慈。“造物”,指创造万物,也指创造万物的神力。“见哀”,指受到爱怜。“哀”,通“爱”。《汉书·游侠传·萭章》:“吾以布衣见哀于石君,石君家破,不能有以安也。”作者在这里虽然没有指明是哪位神灵给他们带来的“风浪静”,但联系《初秋赠别》诗说到的“风伯前驱海若驰,片帆千里疾如飞”,似乎是在感恩风神风伯和海神海若,但这两位神,既不是“造物”之神,也不是主宰大海万物的。在明末朝鲜使臣心目中,主宰大海万物,包括主宰风神风伯和海神海若等诸海神的是天妃(妈祖),所以作者这里要感恩的仍然是天妃(妈祖)。

《初秋赠别》的尾联“蓬莱阁下停舟日,细和坡翁海市诗”,意思是说,你们(高用厚一行)平安到达登州在蓬莱阁下水城停泊时,要欣赏蓬莱阁的苏东坡海市碑,并要细细品味诗意,同时和诗一首。“坡翁”,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苏轼,号东坡居士,因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而闻名于世。苏轼曾任登州知州,并创作有《登州海市》诗,首句是“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其中还有“自言正直动山鬼,岂知造物哀龙钟。伸眉一笑岂易得,神之报汝亦已丰”句。[10]朝鲜领议政(首相)尹昉在这里主要还是表达要知道感恩,感谢上天护佑之意。高用厚《船窗有怀》尾联“造物见哀风浪静”,也有回应尹昉“细和坡翁海市诗”之意,说我们会感恩“造物”神为我们带来的“风浪静”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