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五年(1625)八月二十五日,朝鲜进贺、冬至使一行在朝鲜宣沙浦举行祭祀海神的活动,准备乘船出海出使明朝京都北京。进贺、冬至使正使全湜在《沙西航海朝天日录》中记载:
(八月)二十四日庚子,到宣沙(浦)。
二十五日辛丑,阴风。丑时设祭于大海之神,祭后风势即止。
二十六日壬寅,待格军价布不至,移书差员催促。以此不得发船。
九月一日丙午,朝,早发船。格军布则以管饷银换给。风势颇顺。午前过身尾岛。……夕时风止。留泊熊回岛北洋。自昏大雨。终夜不止。有舟行诗一绝。[2]
天启五年(1625)的朝鲜进贺、冬至使一行,本计划八月二十五日祭祀海神活动结束后,即乘船出海远涉重洋,但因配给船员、水手等人的布匹没到,等候了几天,九月一日解决了船员、水手等人的待遇问题后才拔锚起航。起航后“风势颇顺”,正使全湜还作有《舟行》诗,描述了当天一帆风顺的情景,诗中有“扁舟一过万重山”的诗句。[3]作者记载的“祭后风势即止”,和起航后的“风势颇顺”,显然是在赞颂祭祀“大海之神”所带来的效果。(www.xing528.com)
“格军”,朝鲜语,即在水边或船上的服务人员,这里指船夫、水手等人。“价布”,等同一定价值的布匹。当时朝鲜给出使明朝的各类人员,包括船夫、水手等,按不同级别发给数量不等的布匹或人参等,作为奖励或酬劳,用作他们在中国出售或交换物品之用。
进贺、冬至使正使全湜关于在朝鲜起航前祭祀海神的记载,只说到了“设祭于大海之神”,因没有祭文传世,无法了解祭祀海神的具体内容,包括海神指的是哪些神灵,是不是包括天妃在内。全湜在《沙西航海朝天日录》中说到的在隍城岛的祭祀活动,同样没有说到天妃(妈祖),天启五年(1625)的朝鲜使臣祭祀海神的活动,祭祀对象会不会有天妃(妈祖)呢?答案是肯定的。
从我们前面介绍的朝鲜使臣祭祀海神的情况看,在朝鲜使臣心目中,天妃(妈祖)就是海神,而且其地位高于其他海神。天启三年(1623)的朝鲜进贺、冬至使正使赵濈在《燕行录》(一云《朝天录》)中就说道:“(妈祖)死为海神,能号令四海之神、河伯、江神。”[4]特别是天启五年(1625)四月刚刚回到朝鲜的天启四年(1624)的谢恩、奏请使团一行的航海经历,必定给天启五年(1625)的朝鲜使团以很大影响,这就是祭祀海神,必须把天妃(妈祖)放在诸海神的首位,因为天妃(妈祖)是“主兹四渎”的海神,其他的海神,包括海龙王在内,都是辅助天妃(妈祖)的。天启五年(1625)之后出使明朝的朝鲜使团,也都把天妃(妈祖)作为海神祭祀,所以可以肯定地说,天启五年(1625)的朝鲜进贺、冬至使一行在出航前祭祀的海神就是天妃(妈祖),或以天妃(妈祖)为首位的大海诸神。包括在隍城岛举行的祭祀海神活动,祭祀的主要神灵也是天妃(妈祖)。
朝鲜进贺、冬至使全湜一行出发前,时任朝鲜吏曹判书(相当于明朝的吏部尚书)的金尚宪还赠诗全湜《奉赠全侍郎浮海朝京之行》,其中也说到了全湜一行祭祀海神之事:“分襟遽散含香席,执玉还登泛海船。齐鲁弦歌思莞尔,蓬莱宫阙想欣然。”[5]意思是说,欢送的酒席这么快就结束了,分别后你就手捧玉器带领一班人举行了祭祀海神的活动。登陆齐鲁大地后,你们一定会因受到孔孟之乡的礼乐熏陶而喜悦,也会因渡海路经蓬莱仙山而浮想联翩心情好起来。“分襟”,离别的意思。唐代王勃《春夜桑泉别王少府序》:“他乡握手,自伤关塞之春;异县分襟,竟切凄怆之路。”“执玉”,手捧玉器,这里说全湜举行了隆重的祭祀海神仪式。“弦歌思莞尔”,指接受礼乐教化。出自《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莞尔”,微笑的样子。金尚宪这里有安慰鼓励全湜的意思,说只要我们诚心祭祀了海神,海神一定会保佑我们顺利地渡过大洋,登上陆地后,一切都会更好。同前面全湜一行祭祀海神一样,金尚宪虽然没有说明祭祀的海神是哪路神仙,但前面几年出使明朝的朝鲜使臣祭祀海神的情况,作为朝鲜王室的重要官员,又是负责官员考核、提拔的吏曹判书,必定了解这方面的事情。还有下面会说到的,金尚宪第二年即率团出使明朝,在朝鲜起航前的开洋祭中祭祀的就是天妃(妈祖)为首的诸海神,在金尚宪亲自撰的《祭海神文》中,希望“天妃降灵”,使出使明朝的船队“载全载安”。[6]所以,金尚宪给全湜的赠诗中说到的“执玉”祭祀的海神,必定是以天妃(妈祖)为首的海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