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朝(韩)官方往来海上航路的开通,起始于天启元年(1621)。《明史·刘鸿训传》记载:
刘鸿训,字默承,长山人……神、光二宗相继崩,颁诏朝鲜。甫入境,辽阳陷。朝鲜为造二洋舶,从海道还。
刘鸿训,山东长山县(明代长山县城,在今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境内)人,万历四十八年(1620),也是泰昌元年,明神宗朱翊钧和明光宗朱常洛相继去世,天启元年(1621),明朝新登基的皇帝熹宗朱由校派遣刘鸿训出使明朝。但刘鸿训一行走陆路经辽东进入朝鲜不久,努尔哈赤指挥的后金军队就攻占了辽东,将刘鸿训一行回国返程的陆路通道堵塞,刘鸿训一行被迫“从海道还”,经海路返回明朝。为了将留在朝鲜的明朝使臣刘鸿训一行送回国内,朝鲜方面还为刘鸿训一行“造二洋舶”,赶造了两艘适宜远海航行的船只。
天启元年五月,朝鲜派出了陈慰、谢恩两个使团出使明朝,由于中朝(韩)官方往来的、经辽东的陆路通道被阻隔,朝鲜方面出使明朝的使团也只能走海路了。
由于当时明朝与朝鲜往来的海上官方通道没有正式开通,天启元年,出使明朝的两个使团只好跟随经朝鲜回国的刘鸿训一行去明朝,以便于通关。朝鲜谢恩使书状官安璥在《驾海朝天录》中记载:
五月十七日,晴,在安州与使臣崔应虚行见官礼于二天使……正使刘鸿训出见,从容语曰:“杨大人欲向天津,俺将由济南,势难同行。贵国陪臣之行,从俺同往如何?道路之事及各衙门周旋节目俺当尽力为之。此意已与国王面诺,俺可少忽。”职等叩头称谢而退。……海路之不通,自(高)丽末将三百年于兹海禁,大明之严制也。今此之行出于权道,未闻中原快许也,我国使臣须不离天使,偕往登州,听其指挥而为之。登州,中原初入地名。[2]
以上记载可以说明,刘鸿训一行准备和出使明朝的使团乘船从山东半岛登州登陆,然后走陆路经济南去北京。但当时的登州口岸并未对外开放,所以朝鲜使臣只有“不离天使”,跟着明朝官员刘鸿训从登州入关。“二天使”,指出使朝鲜的正使刘鸿训、副使杨道寅。“杨大人”,指副使杨道寅。“陪臣”,指出使明朝的朝鲜使臣。由于当时朝鲜是明朝的附属国,朝鲜国王也向明朝皇帝称臣,朝鲜的使臣就成了“陪臣”。“权道”,临时变通之道。“中原”,这里应是“中国”“中土”的意思。
出使明朝的两个使团与刘鸿训一行从朝鲜新安州清川江口入海,出西朝鲜湾,沿海岸线北上至鸭绿江口海域,进入中国的辽东半岛海域,再沿海岸线向西南至旅顺口海域,南下庙岛群岛,至登州(府治今蓬莱市)登陆。这样一条航线,在安璥的《驾海朝天录》中有具体记载:
五月二十日,晴,刘使(指刘鸿训)发船于清川(江),我国(指朝鲜)诸使臣:谢恩使团正使崔应虚,书状官安璥,陈慰使正使权尽己,书状官柳汝恒两使行,并皆登船。
二十六日……夕宿椵岛。
二十八日,晴,发泊于龙川前洋,岛名车牛也。
二十九日,小雨,朝,诸船皆发……午后望见薪岛。
六月初一日,洒雨,朝发向石城岛。……宿自鹿岛。
初二日,晴……与诸船并将发向长山岛。
初三日,晴……过广鹿岛。
初四日,晴,因顺风早发,终日行船,暮时风势渐急……入一浦口,是乃旅顺也。……夜半狂风大作。
十六日,自晓至朝,大雾中放船,船往如箭。……望黄城者是耶!
十七日,晴……乃移泊庙堂前,则舵矶岛防守之所也。
十九日,晴,天未明,大雾中行船,寻入真珠门……至庙岛……日落后到登州。[3](www.xing528.com)
之所以摘录以上航行的路线,因我们下面说到的明末朝鲜使臣多走这一航线,沿途路经的地名都会多次说到。虽说崇祯二年(1629),明朝廷因担心东北的后金军队会随朝鲜贡使船队登陆登州进攻山东半岛,进而威胁中原及京畿地区,曾颁旨朝鲜,让朝鲜使臣的船队经山海关附近的觉华岛(菊花岛),由山海关入关进入北京。但由于辽东海域风险较大,事故频出,故朝鲜使臣仍多从登州登陆,经山东半岛去北京。朝鲜使臣即使走觉华岛航线,从朝鲜出发也必须路经旅顺口,路经的岛名仍会多次说到。
天启元年(1621)的朝鲜谢恩使团正使崔应虚,历官朝鲜司宪府掌令、水原府使、左副承旨、刑曹判书(正二品)等职。刑曹判书类似中国古代的刑部尚书。朝鲜陈慰使正使权尽己,历官朝鲜右副承旨、左承旨、刑曹参判、黄海监司、都承旨、开城府留守(正二品)等。谢恩使书状官安璥,陈慰使书状官柳汝恒。朝鲜使团中的主要官员由正使、副使、书状官组成,书状官类似今天的秘书长,负责使团的日常事务。有的朝鲜使团没有副使,只有正使、书状官。谢恩使书状官安璥有传世的《驾海朝天录》,以日记的形式记载了出使明朝期间沿途每天发生的事情及观感。安璥(1564—?),字伯温,号芹田,籍贯为今韩国庆尚北道荣州市,韩国《国朝人物志》记载,安璥幼时有才智,弱冠之年通达四书五经和诸子百家,善文辞。朝鲜宣祖昭敬大王三十六年(万历三十一年,1603)进士合格,朝鲜光海君四年(万历四十年,1612)文科殿试第三,并任礼文馆奉教。光海君七年(万历四十三年,1615)升礼曹佐郎。光海君十一年(万历四十七年,1619)任司宪府掌令。光海君十三年(天启元年,1621)任谢恩使书状官出使明朝。
安璥在《驾海朝天录》中还载有《路程里数记》,记载了航海途中路经的地点及相距的里程:
自车牛岛至薪岛百里许,自薪岛至鹿岛五百里许,自鹿岛至石城岛五百里许,自石城岛至长山岛三百里许,自长山岛至广鹿岛二百里许,自广鹿岛至西北间旅顺口五百里许,自旅顺至黄城岛五六百里余许,自黄城至舵矶岛二百里许,自舵矶至庙岛三百里许,自庙岛至登州百里许,通共三千三百余里云。[4]
以上记载说到的地名有:
“椵岛”,也称皮岛,又叫东江,在鸭绿江口东南部,陆地面积约19.2平方千米,当时明军总兵毛文龙率领从辽东一带撤退过来的明军驻守于此,并设立军镇,以牵制后金军队。
“车牛岛”,按《驾海朝天录》中记叙的位置,在朝鲜椵岛与薪岛之间,与薪岛相距“百里许”,应为今朝鲜盘城列岛中的岛屿。
“薪岛”,又名獐子岛,位于鸭绿江口,该岛原属于中国,“二战”后被朝鲜强占,中国在1964年确认让给朝鲜,但周围水面属于中方。明末时,薪岛的面积应该很小,后来随着鸭绿江的泥沙淤积而逐步增大。
“鹿岛”,今辽宁省东港市大鹿岛,陆地面积约6.6平方千米,岛上有海神娘娘庙。
“石城岛”,今大连市所辖庄河市石城岛,陆地面积约26平方千米,系国家级海岛森林公园。
“长山岛”,今大连市长海县大长山岛镇大长山岛、小长山岛。大长山岛陆地面积25.46平方千米,岛上有海神娘娘塑像。
“广鹿岛”,今大连市长海县广鹿乡广鹿岛,陆地面积约31.5平方千米,系国家级海岛森林公园。
“黄城岛”,即庙岛群岛隍城岛,有南隍城岛、北隍城岛,今属山东省长岛县,南隍城岛陆地面积约1.83平方千米,北隍城岛陆地面积约2.62平方千米。北隍城岛在明代就有供奉天妃(妈祖)的海神庙,这在下面的章节里会说到。
“舵矶岛”,即庙岛群岛砣矶岛,今属山东省长岛县,陆地面积约7.05平方千米。砣矶岛在明代就有天妃娘娘庙。
“庙岛”,即庙岛群岛庙岛,因岛上有妈祖庙而闻名,今属山东省长岛县,陆地面积约1.43平方千米。
“登州”,这里指登州府治所在地,今蓬莱市区。
安璥在《路程里数记》记载的相距里程,只是大概的数字,下面我们还会说到其他朝鲜使臣的记载,有些就不尽相同。
天启元年(1621)朝鲜使臣航行的这样一条登州入关的路线,也得到了明朝廷的批准。《明史·朝鲜列传》就记载:“天启元年八月,改朝鲜贡道,自海至登州,直达京师。”也就是说,从天启元年(1621)八月开始,这条古航道再次成为中朝(韩)官方往来的重要通道。因为海路的开通,人们对大海的敬畏,当时对风暴和海浪的不可预知,使船人对海中诸神的迷信,妈祖文化在中国北方的普及,也就有了本书记载的朝鲜使臣航海沿途祭祀妈祖,及妈祖文化对明末朝鲜使臣的影响的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