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吴旗县农民人均产粮200公斤,人均纯收入43.4元,当时是农民春种一坡、秋收一袋,90%以上的农民不得温饱,大多数农民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据统计,那时的吴起,年均吃返销粮800万公斤左右,人均每年吃返销粮在100公斤以上。年下拨救济款20万-30万元。财政自给率仅20%。
吴旗的贫困是全面贫困,吴旗的落后是全面落后。这就是吴旗扶贫的“起跑线”。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吴旗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吴旗经济开始有了一抹亮色。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不畏艰难长征精神与自力更生的延安精神,照亮了人们脱贫致富的征程,人们积极地投身到农业生产中,生产力得到空前提高。
1979年,党中央设立了支援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资金,长期扶持原陕甘宁边区陕西部分革命老区县。此后,吴旗平均每年获得投资100多万元,1982年最多达136万元。吴旗成立了“老区建设办公室”,资金按乡镇大小切块分配,扶持方式以送钱、送物等救济式为主,资金性质以无偿补助为主,资金投向是增产粮食,解决温饱问题。
1979年至1981年,吴旗共使用援建资金355万元。其中86万元帮助社队平整土地3454亩,打坝7座,建抽水站2处,扩灌溉面积1080亩;108万元投向植树造林、公路绿化树苗,养殖种草草籽,耕牛驴、牛羊良种、动力机械购买等,用于林、牧业发展;46万元用于交通运输,为社队购买交通工具、农用工具、架桥梁、修改社队路。投资农村输电线路建设12万元,建6—10千伏线路8公里,建变电站1处,解决了5个大队的村民用电,电灌水地800亩。其余款项用于地方水改、多种经营发展。3年时间,吴起县共援助110个生产大队,占全县的69.1%。
1978年至1985年国家分配给吴起县老区建设资金和物资共计1250.2万元,但甘露洒下,吴旗仍然喊渴。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吴旗乡村呈现着这样的景象:“烂土窑处在崖畔畔,土房子没有瓦片片,半沟的路还是窄边边,屋里点些煤油灯盏盏……”另一种景象是“儿童无钱上学校,吆喝牛羊满山跑,提起饮水更糟糕,驮水看谁起得早……”。
贫困依然纠缠着吴起。各级党委、政府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1984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尽快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的通知》。198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六届四次会议把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尽快脱贫列入“七五”发展计划,把解决贫困地区群众温饱问题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提到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吴旗县作为延安革命老区的边缘贫困县,同时享受到老区发展资金、扶贫贴息贷款、老少边穷贷款、以工代赈资金等扶贫资金的扶持。
有了政策的倾斜和更多的投入,吴旗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七五”温饱,“八五”脱贫,“九五”致富的奋斗目标,按照全面规划、区域开发、重点突破的原则,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向贫困发起了一次有组织、有计划和大规模的冲锋。
与过去不同的是,开始进入了开发式的扶贫模式,这一时段的扶贫是通过主导产业的开发,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的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提高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调查发现,1985年底吴旗全县有贫困户1.29万户6.44万人,其中特困户590户2.9万人。吴旗把培育农业主导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将白于山区9乡镇37个行政村、279个组作为扶贫重点。
到1993年底,吴旗主导产业总收入占到全县农业总收入的25.7%,人均收入207元,占农民纯收入的54%。贫困人口由1985年1.29万户6.44万人,减贫到1993年0.80万户3.24万人,减贫人口为3.2万人。
真正赋予吴旗内生力量的是石油。1969年,长庆油田公司在吴旗镇城郊外宗圪堵村钻出了第一口井(盐30号井),拉开了吴旗石油勘探开发的序幕。1991年,吴旗县紧紧抓住国家支持陕北革命老区的政策机遇,适时作出石油开发的决策。吴旗石油工业从此崛起,成为吴旗县域经济发展重要的支柱。目前,吴起采油厂已形成自2010年连续年产达200多万吨原油产能。
随着农村经济改革和区域经济开发的深入,贫困的区域在缩小,贫困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贫困人口绝大部分聚集在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社会发展落后的偏远山区。经济增长带动扶贫的辐射作用越来越小,贫富差距在拉大。
针对这一变化,1994年,中央提出了新的扶贫标准,核定了全国592个贫困县和8000万贫困人口为重点扶持对象。《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明确提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七年左右时间,到2000年底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省市县制定出台了扶贫攻坚计划,吴旗县确定了以扶贫攻坚统揽农村工作全局,以小额信贷到村到户为重点,以异地迁移开发为契机,强基础、兴产业、重效益、促温饱的开发扶贫路子。
吴旗的计划是,通过实施加固一个基础(粮食),主攻两项产业(羊、杏),完成三项工程(112甘露工程,十个二级异地开发),达到两个过千(人均粮、钱),实现两个稳定(建起稳定的收入来源并稳定解决温饱),越过一条线(全线整体越过温饱线)。王洼子、铁边城、庙沟、长官庙、楼坊坪、薛岔、五谷城、长城等8个重点乡镇,122个行政村,0.8万户3.24万人列为扶贫攻坚的重要对象。
解决贫困户的资金困难是扶贫的焦点。吴旗先后采用过贷企扶户、贷体扶户、贷户扶户等形式开展扶贫工作,1998年后,吴旗进行了政策微调,按小额信贷扶贫到户模式,严格实行项目管理,资金随着项目走,按效益定项目,以项目定资金,真正做到“真扶贫,扶真贫”。(www.xing528.com)
为改善农村条件,吴旗县还采用发展资金和贴息贷款为乡镇购买农机具、兴修农田,战“三通”“兴甘露”(“112”即:户均一个水窖,一亩杏果园,2亩可灌溉农田)、异地搬迁等工程,狠抓高效农业,稳定粮食生产大局。
“精神扶贫”第一次被放在扶贫工作首位。为救助贫困户失学儿童建“希望小学”近20所,救助失学儿童1000多名。
一些脱贫致富的典型涌现了出来:薛岔乡八岔湾的“山地庄园式”经济、新寨杨庙台渗灌农业,五谷城马崾崄搞高抽吃上自来水,长官庙白沟村总体迁移当年实现温饱……
截至1999年,吴旗人均基本农田由过去的人均0.58亩发展到1.5亩以上,5万人3万头大家畜的饮水困难得到彻底解决,实现了村村通路、通电;县乡实现了电话程控化,电视有线化,并拓展到不少村户,全县财政总收入3482万元,首次实现了财政自平衡,农民人均纯收入和生产粮食首次实现“双过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内。
吴旗贫困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截至2000年,全县122个贫困村减少到6个,贫困人口由1994年0.8万户3.24万减少到0.03万户0.11万人,其中有0.77万户3.13万人得以减贫,年人均生产粮食达到并超过350公斤,纯收入达到并超过700元,实现了温饱,温饱率96.6%。
“多元化减贫”开始于1998年的“退耕还林(草)”改变了吴旗的发展路径和发展姿态。
这年,吴旗县从调整大农业结构入手,实施“封山退耕、种树种草、舍饲养羊、林牧主导、强农富民”的逆向开发战略,一次性退耕155.5万亩。规划建设以“集约自给型农业、保护效益型林业、商品致富型畜牧业”为结构特征的生态型特色农业,确立发展“羊、杏、草”三大优势主导产业,以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生态文明的种子从此在吴旗埋下。保护退耕还林业已取得的成果,成为吴旗发展县域经济的思维起点。
2000年,刚刚解决温饱的吴旗人遇上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降雨量较正常年份减少五至八成,粮食较上年减产83.4%,群众返贫严重。2001年,吴旗县被国家确定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自然环境差,农村基础设施差的短板,在这场灾害面前暴露无遗,也更坚定了吴旗生态兴县的决心。
面对困难,吴旗县坚守退耕还林后取得的成果,紧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将工作重心放在农民增收、工业增收、财政增长上、城镇化建设上,构建了多元化的渠道,倾力减贫。吴旗的思路很清晰,那就是确保退耕后的农民有增收渠道,能致富;确保退耕还林的成果稳得住,不反弹。
吴旗县把修田、兴水、造林、种草全部纳入“山川秀美”工程系统,按规划、按流域分步治理,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近100平方公里;造林工作以“两河三路八川”补植工程为主,完成造林整地近246万亩;全县舍饲养羊已由最初禁牧的401户、2024只发展到12694户,60394只,养羊户覆盖率达到55%,较羊子散养时期提高了37个百分点。营造沙棘林70万亩,种植山杏、小桃等经济林果55万亩,生态减贫效果明显。
2005年,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吴起县制定出台了《吴起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纲要(试行)》,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切入点,以新型民居建设为突破口,以培养新型农民为主线,以农村基础设施和产业开发培植为重点,用10年时间(2006—2015),按照“自然生态型、田园农庄型、中心村镇型和城郊公寓新型”四种建设模式和“北房南窑”的建筑风格,结合全县川、山、半川半山、涧地和乡村结合部等不同的村情类型,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减贫的视野更宽了。扶贫重点村建设整村推进,组织实施移民搬迁工程,极大地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建立贫困村发展互助资金,提高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认真做好世行五期扶贫项目,提高扶贫效益;积极协调信贷扶贫和科技扶贫,发展主导产业;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深入开展联县扶贫等工作,以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不断探索扶贫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在加快。
2001年至2010年,吴起(旗)启动建设扶贫重点村119个,实施移民搬迁2212户11037人,发放小额信贷资金8964万元,转移贫困劳动力2000多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7.8万人次。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1429元,增加到2009年的4404元;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710元,增加到2009年的1626元;贫困人口由2001年的5.03万人减少到2009年的0.44万人。
周湾镇小口则、长城乡双湾涧两个移民新村,户均占地1亩多,家家建起了舍饲养殖室、大棚菜,水、电、沼气、电话、电视全部进户,仅靠庭院经济就可以脱贫致富,被省建设厅选为新农村的样板村。
减贫的力度更大了。2011年至2015年,吴起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陕西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精神,以提高贫困人口收入为目标,以贫困村和贫困户为主战场,以移民搬迁为突破口,紧紧围绕“两不愁、四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住房、教育、医疗、养老有保障)目标,以城乡统筹发展为引领,坚持瞄准贫困、因村施策、因户施法、综合扶持,扶贫开发工作不断走向深入。
减贫的质量更高了。按照“四化同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一体六配套”(一体即房屋主体建设,六配套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开发、能力建设、生态建设和后续组织管理配套)建设要求,坚持搬迁群众向“一城两镇”集中搬迁(即县城,铁边城镇和长城镇),共建安置点17个,搬迁群众8303户31236人,其中贫困人口3225户12115人,群众的居住条件、生活方式、收入结构、思想观念,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均有了明显提升。
这一阶段,苹果、棚栽、草畜三大主导产业成为贫困户收入主要渠道,产业收入占到全县贫困户总收入的75%以上,贫困户“造血”功能不断增强。数字显示,2011年至2014年,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1.02万户2.68万人减少到2014年的0.33万户0.89万人,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1852元增加到2014年底的2950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