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资源用水定额管理措施:跨世纪节水行动成果汇编

水资源用水定额管理措施:跨世纪节水行动成果汇编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水行政主管部门在用水定额管理上的主要措施包括如下方面。计量设施安装是实行用水定额管理的必要工程措施。科学、合理、先进的用水定额是实行定额管理的基础。相对丰沛地区建立实行用水定额管理制度是水资源相对丰沛地区建立节水长效机制的核心内容之一。

水资源用水定额管理措施:跨世纪节水行动成果汇编

2.2.1 用水定额管理的三个层次

用水定额管理系列制度的实施方法,体现在三个层次上,即政府宏观调控层次、供水行业(单位)的中观管理层次以及对各用水行业的微观管理层次。在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起有专人负责的用水定额管理机构,各用水单位相应地有对应的机构和人员:一是市(县)级水行政管理单位,主要是在水行政管理部门设立定额管理工作机构,配备专人,负责本市或地区用水定额制定和执行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业务指导。二是供水单位,主要职责是负责本供水系统内各用水单位用水定额的组织、指挥、督促、检查、统计、汇总。三是各用水单位,主要职责是执行和落实定额、使用节水技术、节水工工艺、节水器具、统计用水情况等。贯彻执行用水定额方法上主要是体现在如何根据用水定额来编制、下达和统计、考核用水计划,包括掌握用水单位的生产情况和生产变化情况;注意用水计划执行情况统计和反馈问题;生产生活发展,用水量增加如何进行调整。

2.2.2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实施用水定额管理上的主要措施

作为水资源相对丰沛地区,其现有的供需矛盾不如缺水地区突出,在总量上是能够满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政府用水定额管理重点是从微观定额角度进行水权管理并保证正常的生产、生活,使基于定额的水量对各用水单位具有稳定和可预期性。本文重点调查的是四川省绵阳市,将用水定额管理作为实现水权管理、用水总量控制的基础手段,作为水资源优化配置、初始水权分配水价调节和计划用水的基础。并以此建立了有绵阳市特点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在用水定额管理过程中,将用水定额管理作为提高用水效率与效益的突破点,通过用水定额管理确定区域水权和具体用水户的临时水权,将用水定额管理作为实现水权管理、用水总量控制的基础手段。在农业用水定额管理中,绵阳市将用水户协会(或村)作为用水定额管理的基本单位进行配水、考核,通过核定用水户协会(或村)的灌溉面积、作物种类及对应的用水定额,确定年度计划用水量(用水户协会根据每年的种植计划申报用水量,供水单位统计并制定供水计划,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下达年度用水计划);在工业用水定额管理上,按照用水定额标准及企业生产情况,由工业企业申报年度用水计划,水行政主管部门直接核实取水许可量和下达年度用水计划;对服务业及居民生活用水,按照对应的定额,分季度考核用水单位或用水户用水总量指标。

同时,以定额为基础,再通过水资源配置方案和水资源调度方案进行区域总量分配,并按照绵阳市节约用水和计划用水管理制度,实行水资源计划分配制度,对各主要用水单位实现对初始水权地具体分配。首先,通过水资源规划和《绵阳市水量分配调度方案》的实施明晰各区域初始水权。其次,通过《绵阳市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的贯彻,建立起水资源总量控制和计划分配制度。一是明确了绵阳市各县(区)用水总量计划控制指标;二是明确了绵阳市主要河流——涪江及其主要支流的最低生态流量,充分保证生态和环境用水;三是对主要的引水工程、服务业、工业用水大户的取用水量实行计划分配。做到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协调用水。

水行政主管部门在用水定额管理上的主要措施包括如下方面。

(1)增强全民水资源意识。这是实行用水定额管理的群众基础。在水资源相对丰沛地区,水资源还没有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明显和现实的制约作用,水资源供求矛盾并不明显,定额用水意识相对淡漠,用水定额管理的紧迫性不足,必须开展广泛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定额用水意识,增进社会对政府政策的认同感,一旦这种意识的建立取得成效,将会产生巨大的动力推动人们投身于用水定额管理中去,就会降低用水定额管理的建设成本。四川省绵阳市就是通过系统的、立体的、全方位的宣传,站在人水和谐、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角度向全市人民宣传。通过宣传使公民掌握科学的用水知识,树立正确的水观念,转变落后的用水观念和用水习惯。调动了全市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把实行用水定额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变成广大干部群众共同的自觉行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群策群力、共同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局面。树立起“节水意识、亲水意识、爱水意识、护水意识、和谐意识”。

(2)数字信息为主的非传统水务管理能力建设是实行用水定额管理的必要物质基础。用水定额管理的落实在相对丰水地区普遍缺乏必要的非传统的水利工程(如计量设施、监测设施和实时调度系统)支撑。这些工程又是落实定额管理、总量控制、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基础和关键,这些设施的缺乏会制约体制、机制的实施。因而必须推进计量设施安装为基础的水务管理能力建设。计量设施安装是实行用水定额管理的必要工程措施。要综合考虑用水户类型、用水规模、水资源条件及客观经济条件等,按照先后次序,逐步由无计量到有计量、由粗放计量到精确计量的转变。

四川省绵阳市在探索用水定额管理工作中,为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和提高水务管理能力,合理调蓄水资源,改善水环境,加强河网调度,有效调控洪水,通过总投资3500多万元的绵阳市水资源调度中心和绵阳市防汛调度中心建设,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和数字化等技术手段,提高水资源信息获取、水文测报、用水决策和调度指挥、信息发布能力,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还对绵阳城区主要引水口门进行了改造;在大型灌区武引工程范围内建立了459套计量设施,其中安装电子计量设施11处,建量水堰90处,建立标准测流断面358处以适应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能力要求。

(3)制定科学、合理、先进的用水定额指标。科学、合理、先进的用水定额是实行定额管理的基础。相对丰沛地区建立实行用水定额管理制度是水资源相对丰沛地区建立节水长效机制的核心内容之一。用水定额管理是提高用水效率与效益的突破点,通过用水定额管理确定区域水权和具体用水户的临时水权,用水定额管理也是实现水权管理、用水总量控制的基础手段。一是要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水资源状况,制定出体现水资源高效利用且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用水定额指标;二是根据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水资源利用情况,适时调整用水定额指标。

(4)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是推动用水定额管理的动力。用水定额管理主要内容是形成定额用水的运行机制,其关键是要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通过用水定额管理形成以水为纽带的生产关系的初步变革,促进了水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机制的建立说到底是制度的确立。只有通过一整套用水定额管理制度的建设,才能够建立节水型社会的激励机制,使节水成为用水户自觉的、自发的长效行为。用水定额管理的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不是单纯地少用水、压缩用水甚至限制用水,而是要更科学合理地用水,用最少的水发挥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5)落实超定额累进水价是实行用水定额管理的润滑剂。用水定额管理也要突出经济手段的运用。长期以来,用水管理主要依靠行政措施推动,使水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水价形成机制不合理,价格机制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水资源是带有社会公益性的特殊商品,要实行用水定额管理,优化配置水资源和建设节水型社会除采取必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外,还要采取经济手段,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通过水价杠杆调节水资源的供求关系,引导人们自觉调整用水数量、用水结构并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在全社会优化配置水资源和建设节水型社会的目的。通过水价调整促进用水户主动节水,减少用水浪费,用水定额管理的目的是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用水效率的提高可以通过行政措施、工程措施来实现,但用水效益的提高是经济问题,涉及用水结构的调整,必须通过水价、水市场等经济手段加以理解。因而要充分应用水价调节措施的市场经济机制,通过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的《关于推进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通知》,改革现有不利于用水管理的水价政策。改革水费收取计价方法,实行阶梯式水价,对超定额、超计划用水的单位(或用水户),必须实行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的经济惩罚措施;收取超定额、超计划用水水费。

1)用水定额的水价管理的法律政策要求。2002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49条规定:“用水实行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通知》(国办发[2004]36号),要求“科学制定各类用水定额和非居民用水计划。严格用水定额管理,实施超计划、超定额加价收费方式,同时,适当拉大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用水的差价。对城市绿化、市政设施等公共设施用水要尽快实行计量计价制度。”并要求对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制度。未实施阶梯式水价的地区要争取在2005年底前实施。已实施的地区,要依据本地情况,合理核定各级水量基数,在确保基本生活用水的同时,适当拉大各级水量间的差价,促进节约用水。国务院五部委在2002年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工作的通知》要求。该通知规定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城市创造条件在2003年底以前对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其他城市也要争取在2005年底之前实行。

处在相对丰水地区的四川省,在《四川省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第9条规定,超计划用水必须缴纳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①超计划用水10%(不含10%)以下的,超计划部分水费加价1倍;②超计划用水10%~30%(不含30%)的,超计划部分水费加价2倍;③超计划用水30%以上的,超计划部分水费加价3倍。

2)实施超定额超计划用水加价有利于用水定额管理的落实,促进节水和减少排污。在相对丰水地区实施的超定额超计划加价水价,是一次打破传统用水机制的“用水革命”,水价的价格杠杆作用是实现节水的最为有力的工具,而超定额超计划加价水费比起传统的“一刀切”的统一水价政策来说,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显而易见,它既不为正常范围内用水增加经济负担,又能对超定额的浪费用水、奢侈用水起到必要的约束和惩戒作用,有利于形成节水风尚。为创建节水型社会,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发挥不可替代的功用,它将在潜移默化中把节水意识变成人们自觉遵守的习惯。

超定额超计划加价水价对于用水大户来说,意味着要多付钱,而且是用水越多,花费越多。因此对于用水大户来说,除了节水之外,就会想办法提高污水再生利用减少用水的水污染,也就减少了排污。

3)相对丰水地区用水定额的水价政策不是限制用水,将最大限度彰显人性化。超定额超计划加价和阶梯水价不会影响老百姓的正常生活。各生活定额保证居民基本生活的用水量,在这个范围内,广大市民家庭都能够承受水费的支出变化很小;只有为满足特殊要求和浪费水,实行超定额超计划和阶梯加价水价。

目前,相对丰水地区用水量相对缺水地区而言普遍偏高。如绵阳市每月人均用水定额标准是5m3左右,他们在制订超定额超计划和阶梯水价时已经充分考虑这个数据。这个用水量,足够保证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所需,是体现人文关怀的“用水革命”。“超定额超计划加价水价和阶梯水价”从制定到实施会处处体现出引导节约用水、体现人文关怀、保障公共福利的理念,最大限度“以人为本”。据测算,绵阳市家庭的平均人口为3人,每月定额范围内水价的计量为15m3及以下,全年总共可以有180t的定额属于执行现有水价,根据实际情况统计,这个数量可以满足95%以上的绝大多数居民家庭的全年正常用水,也就是每户每个月用水只要在15t内就不加价,这是充分考虑了百姓的承受能力。按照标准,每户居民每月现有水价的定额计量标准为5m3及以下,保证“够用”,杜绝浪费。凡在定额范围用水水平的,执行的都是现行的水价,超出这个范围后,如果继续用水,才收取加价,而且超过越少,加价越小。

对行政事业用水、工业用水、经营服务用水和特殊行业用水方面,也按照各地的定额和企业的产量来核定用水量。超定额超计划加价和阶梯水价制度体现了效率、公正。正常范围内用水价格不变,只对浪费用水的部分加价,用得越多,水价越高,这体现了对节约用水的公平和优惠。

(6)制定用水定额制定区域水资源配置方案。按照用水定额及各区域、各行业的经济社会现状及发展规划,综合考虑当地水资源条件、水利工程现状及规划、上下游用水关系等,制定区域水资源配置方案。

实施水资源优化配置是水资源管理中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的核心内容。水资源合理配置是指在特定流域或区域范围内,按照系统、有效、公平和可持续利用原则,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对有限的、不同形式的水资源,通过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在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之间进行科学分配。水资源合理配置有三大基本任务,分别是抑制需水、有效供水和保护水质。水资源优化配置对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的主要功能在于通过初始水权的确定,界定区域及行业的用水上限,抑制用水需求的无限制膨胀,防止区域间对水资源的争夺而造成无序开发,平抑各行业对用水的无序竞争,保障所有人的基本用水权益,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水资源市场机制的建立,充分发挥水资源在生活、生产和生态最大的综合资源价值,从资源管理的过程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水资源相对丰沛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应采用微观定额的计算方法。对于水资源比较丰沛的地方,不能简单地将流域的可利用量分解,应采用微观定额的计算方法,参照国内国际先进生产水平确定每一个行业和部门的用水定额,然后在这种用水定额的基础上,计算各个行业和部门的用水总量并相加,从下往上形成一个地区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这样丰水区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发展经济。全流域尚未用完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可以进行跨流域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展计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用水定额、经济技术条件以及水量分配方案确定的可供本行政区域使用的水量,制定年度用水计划,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年度用水实行总量控制。”

(7)制定并下达用水定额、年度用水计划和制定年度水量分配方案。鉴于各区域、各行业的经济社会发展及生产情况(例如农业种植种类、各种类作物面积、工业产品种类及数量、服务业发展情况等)不断地发生变化,制定以水资源配置方案为基础的年度水量分配方案,更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将用水定额作为确定各地各用水单位(或用水户)年度计划用水量的主要依据,通过控制年度用水计划下达量来实现用水定额管理的目的。

1)年度用水量分配和调度。年度用水量分配和调度,是根据年度来水预测编制流域年度分水预案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即调度预案,将年度可供水量分配到有关县(市),为控制用水的过程,年度分水和调度预案一般都应到月,主要是枯水季节的各月。各级水行政管理部门和供水部门根据批准的年度计划用水和调度预案及供水计划,将供水指标层层落实到有关地区、单位。当出现季节来水难以满足用水需求时,可以按比例核减各地和单位年度计划水量,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水资源量,对用水单位施加相应的约束条件,优先满足定额范围内的用水,以促进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义务。

2)根据用水定额管理制度为基本依据编制年度用水计划,定额管理是控制用水需求增长速度,促进节约用水的重要手段。一是在编制流域分水方案时,要根据用水定额核算分配水量;二是在审批水权时,水权主管部门核定的审批水量不得超过利用用水定额计算的水量;三是水权监督管理部门要根据用水定额审批用水户的用水计划。用水定额要根据技术经济条件不断调整,以提高用水水平。定额管理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管理部门和用水户都要遵守。

(8)实施取水许可审批和年检。水资源论证以定额管理为基础。

1)水行政管理部门在制定用水定额的基础上,要根据用水定额指标对每一个取水户提出的取水申请认真核定,保证每个取水户用水都不高于通过定额计算的水量,并提出节水目标,严把取水许可审批、发证关。优先保证定额范围内的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生态与环境用水。

2)主要依据用水定额核定各县(市、区)取水许可审批水量。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定额取水的原则控制,并对本流域、本行政区域内的水资源状况进行科学分析,以用水定额为基础论证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严格审批、发放取水许可证,并逐级上报审批情况,同时向社会公告。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定期将本行政区域内取水许可审批、发证情况报送上级和相关流域机构。

3)用水定额作为实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三同时”制度的重要内容。

(9)通过用水定额管理进行初始水权分配。初始水权的分配就是水权的第一次分配,是一项关系社会、经济、环境、生态各系统,并直接涉及各方面的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在一定的前提下,遵循一定的方法和原则分配。初始水权分配的方法要遵循下述程序和方法。

在水资源评价的基础上,以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为核心建立宏观控制体系,保证可持续供给。水资源评价不仅要评价现状,而且要预测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发展趋势,按枯平丰年保障可持续供给。

以行政区域节水型社会建设为核心建立微观定额体系,确定合理需求,进行水权的初始分配。对于水资源的合理需求应以第一、二、三产业节水、生活节水的节水型社会标准来确定。要以水权分配以供需平衡为目标,原则是可持续供给、合理需求、以定额定需求、保持动态供需平衡、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初始水权分配的有很多原则:①满足用水定额内的基本需求,以人为本,满足人的基本用水需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行人在生活、生产和生态三方面基本用水定额需求用水优先的原则。②水的和谐发展,生态系统维系用水优先原则,生态系统是人类的生存基础,造成了河流断流、污染、以至地面沉降,使生态系统退化,要应根据具体情况优先考虑生态用水。③用水定额中用水少的,也就是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优先原则,按经济规律,用水少、排污低的产业用水应该优先。④效率和效益原则,就是在用水定额范围内,效率和效益的优先。水权的分配应充分考虑用水的合理性、用水的效率和用水的效益,鼓励有新理念和新举措的管理者。⑤各级政府留有余量原则,水资源配置要适当留有余地,从各级政府保留部分适当预留资源的水权,不能分光吃净。⑥公众参与和全面监督的原则,定额公开,用水指标公示。初始水权的分配应当公众参与,通过主要用水户和群众代表协商、听证会等方式,走群众路线。(www.xing528.com)

(10)推广节水产品和技术。依据用水定额标准和用水户的实际承受能力,推广先进的节水产品和技术。建立节水产品认证制度,出台鼓励用水户优先采购认证节水产品的政策;对用水量大、范围广、用水户经济承受能力范围内的用水产品,实行市场准入制。出台合理的中水价格政策及政府扶持政策,通过市场引导,促进中水回用。

2.2.3 供水企业实行用水定额管理的主要措施

(1)按照政府确定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年度水量分配方案以及各单位(或用水户)的年度用水计划量,进行计量供水。

(2)安装合格的供用水计量设施。

(3)协助政府有关部门调查、统计用水户的生产、生活等基本情况,完成供用水统计,并上报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

(4)按照有关水费征收规定,向用水户收取水费。收取水费时,严禁搭车收费,推行末端水价、透明水价、合同水价政策。

(5)城市管网节水改造及水利工程养护,减少输水损失。

(6)供水单位自身节水管理。城市自来水公司(厂),按照国家有关标准,严格控制自身耗水量。

(7)按照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建立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水利工程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重建轻管、权责不明、职能不清、机制不活的矛盾和问题。

2.2.4 农业用水定额管理的主要措施

(1)建立用水户协会。用水户协会是政府部门及供水单位根据用水定额进行配水、计量供水、收费及考核的基本单位。

(2)根据每户的种植面积、作物种类以及对应的用水定额,核定每户的灌溉需水量和用水户协会的总灌溉需水量。

(3)供水部门根据用水户协会的总灌溉需水量、渠道漏损实际情况等向用水户协会计量供水。用水户协会根据每户的用水定额及灌溉需水量,完成对水的第二次分配。

(4)供水单位向用水户协会征收水费及超定额水费。

(5)根据有关水权交易规则,用水户之间的水权交易由用水户协会内部协调解决;用水户协会之间的水权交易,应征得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

(6)对已实行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的单位,要建立小型水利工程所有者与使用者相统一的产权制度,供用水户成为定额管理的主体。

2.2.5 工业用水定额管理的主要措施

(1)加强企业内部节水管理,落实节水管理机构和人员。结合企业现有管理机构,成立企业节水管理网络。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设置几级节水管理层,形成层层负责和考核的制度。最高级节水管理层负责企业用水定额管理、年度计划用水申报、计划水量分配、用水与节水目标制定与考核、废水达标排放及再生回用等涉水事物一体化管理。

(2)加强用水定额管理,层层分解计划用水量。根据水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年度计划用水量,综合考虑各产品用水定额、各生产流程实际需水量、生产人员等,制定详实的用水计划及节水目标,并将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及节水目标层层分解到各生产单元,落实到每个车间(或班、组、室等)、每个生产流程甚至每个人、每台用水设备上,以此作为年度(或季、月)考核及奖惩的基本依据。

(3)建立节水目标考核与奖惩制度。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通知》要求,建立企业内部节水考核与奖惩制度是保证各生产单元完成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及节水任务的关键,也是企业用水总量不超过年度用水计划量的基本保障。要建立公正、公开、科学的考核与奖惩制度,并将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及节水任务与每个车间(或班、组、室等)、每个人的利益直接挂钩。对没有完成任务的生产单元,要实行相应的经济惩罚;对节水成绩突出的车间(或班、组、室等)及成员,要给予一定的奖励。

(4)完善用水计量设备,加强水平衡测试工作。用水计量设备是实行节水目标考核与奖惩制度的必要硬件设施。各工业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完善三级计量设施,并保证计量设备的准确度。要定期进行水平衡测试,找出不合理的用水环节并及时进行修正。

(5)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加强节水工程改造。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是企业减少取水量、降低用水成本的重要措施。对重复利用率低于40%的工业用水企业,水行政主管部门不予批准需要新增加的取水量。工业企业应当特别加强冷却水的循环使用,不仅可以大幅度地减少取水量、降低排污量,而且具有投资回收期短、效益好的特点。要全面加强企业节水工程改造,淘汰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耗水设备,采用节水工艺和产品,杜绝管网及用水设备的跑冒滴漏现象等。

(6)确保排污达标,重视废水再生回用。改善水环境质量、营造“天蓝、地绿、水清、人和”人水和谐的生态环境,企业排污达标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基本保障之一。企业在加强用水管理的同时,要确保排污达标,同时充分重视将达标的废水深度处理再利用,既可减少排污量,又可减少取水量。要将取水、用水、节水、排污、回用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一筹划和管理。

(7)做好用水及排污统计工作。用水排污及统计工作是企业加强节水及排污管理的必要环节,也是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及时了解用水和排污情况的重要信息来源。各企业应详实地进行用水、排污统计,并于每年1月15日前上报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

(8)加大节水宣传力度,提高职工节水意识。职工节水意识的普及与提高是企业加强节水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要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使职工掌握科学的水知识,树立正确的水观念,向职工广泛宣传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意义,使全体职工都了解和支持节水型社会建设。利用各种方式,调动广大职工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把节水变成职工的自觉行动,形成全体职工共同参与、群策群力的局面。四川省绵阳市在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中,企业在用水定额管理和节约用水方面先行了一步,效果很好,如四川九州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公司三级用水管理机构和用水管理制度,使公司节水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通过实施用水定额管理制度、用水统计和分析制度、用水巡检制度和水平衡测试工作,理清了公司的用水结构,配齐了工业用水、生活用水计量器具,完善了工业用水、生活用水档案,使用水管理工作得以强化。并在2001~2003年相继投入450万元用水节水技改工程,使公司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从2001年的40.65%提高到2003年的82.58%。公司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由2001年的64.57m3/万元降低到2003年的6.07m3元。公司2001年到2004年5月共计节水356.06万m3,节约支出427.3万元,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2.6 居民生活用水及服务业用水定额管理的主要措施

(1)生活用水实行分户安装水表,彻底废除用水包月制。

(2)对服务业用水,按照不同用水性质(生活、绿化、景观用水等),采用对应的不同定额,核定并下达用水计划量。

(3)对超定额、超计划用水户实行用水累进加价。

(4)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用水户采用节水产品,鼓励使用中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