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认可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买卖双方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时,出现了原始的认证活动。19世纪下半叶发生的当代工业革命,特别是工业标准化的诞生,生产的工业化、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由第一方(产品的供方)进行验收评价这些认证活动,由于其自身所谓的弱点和缺陷,与市场要求相比越来越不能适应,为此,不受供需双方经济利益支配的独立的第三方,用公正、科学的方法对在市场上流通的商品进行评价、监督,在民间自发的应运而生。第三方认证对社会、消费者和生产企业有着积极的意义,它确保社会安全,改善生态环境,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公共利益;指导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保证公众的基本利益;为生产企业带来信誉,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从20世纪初开始,政府开始通过立法,对涉及人类健康和安全、卫生、动植物生命和健康、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的质检机构、认证检查机构和产品实施强制性认证,从而形成了由民间自发产生的自愿性认证和政府要求的强制性认证两大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认证范围也从单纯的工业产品认证发展到对组织的管理体系认证以及实验室认可等领域,强化了对认证从业机构和人员的认可。(www.xing528.com)
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所有发达国家基本普及了产品认证制度,七八十年代又扩大到发展中国家。为解决各国在法规、标准和认证制度上存在差异而不能相互承认的问题,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了《贸易技术壁垒协议》(简称TBT协议),正式建立以国际标准为依据的国际互认制度。我国加入WTO,意味着我国在认证认可领域,要按照国际惯例开展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在国际贸易领域,认证认可既扮演了打破国外技术壁垒的角色,同时又构筑了新的技术壁垒,从而有利于保护国内产业,这意味着它同样可以用来保户行业利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