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统一的。劳动者在行使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的权利的同时,也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这些义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回报国家、服务社会的义务
宪法规定,劳动对于公民来说,既是权利也是义务。对于毕业生而言,国家和社会乃至家庭为其成才和发展提供了相当优厚的条件和待遇,这是其他青年群体所无法比拟的。按照“得之于社会,还之于社会,报之于社会”的原则,毕业生理应积极地、有责任地依托自己的职业行为,回报国家、社会和家庭,承担起自己应尽的义务。21世纪的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和历史的重任,应当志存高远,不畏艰辛,到边远地区去,到艰苦行业去,到祖国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去。
2.如实介绍自己情况的义务
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应如实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的情况,这既是基本的择业道德,也是应尽的义务。毕业生在填写求职材料、与用人单位洽谈、介绍推荐自己时,必须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讲优点不要夸张,谈缺点不能回避,有过失不可隐瞒,说成绩不能虚假,做到以诚相见。只有如实介绍自己的情况,才能让人觉得可信、可靠,才能获得用人单位的信任。
3.遵守就业协议的义务
毕业生大多通过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签订就业协议而实现就业。遵守就业协议是就业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慎待诺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讲信誉、守承诺是毕业生应尽的义务。高校毕业生就业时不能朝三暮四,这山望着那山高,这花看看那花俏。就业协议一经签订就不能随便违约。一旦违约,不仅影响学校正常的就业秩序,而且会损害用人单位、学校、其他同学等各方面的权益。因此,毕业生必须遵守就业协议。(www.xing528.com)
4.按时到工作单位报到的义务
毕业生办理完离校手续后,应持“就业报到证”按时到用人单位报到。如果自离校之日起,无正当理由超过三个月不去用人单位报到的,由学校报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批准,不再负责其就业。由学校将其档案转至家庭所在地,按社会待业人员处理。
5.诚信义务
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有义务就其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向用人单位如实说明。
6.守法义务
劳动合同签订之后,劳动者有依法履行劳动合同的义务。如有违法行为或者违约行为的,应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违法或者违约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做了明确规定,主要是:①劳动者违反与用人单位约定的服务期和竞业限制协议的,应按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②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③劳动者与原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又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给原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由劳动者与其他用人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