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层次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分析
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部分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对本科人才的需求规模从116.55万人增长到240万人左右,对专科毕业生的需求从258万人增长到385万人左右。而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约为630万人,其中本科毕业生所占比例接近一半。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相对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本科毕业生规模偏大。2009年以来,随着产业经济的发展,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的就业格局较2008年以前出现了较大变化,在部分省份出现了就业倒挂的现象,如广东、江苏、四川等地2010年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均呈现专科生最高、本科生次之、研究生最低的现象。
2.专业需求程度分析
据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白皮书公布的数据,2010年11个一级学科的就业率分别为:哲学88.72%,经济学97.44%,法学95.54%,教育学96.93%,文学96.70%,历史学97.27%,理学96.21%,工学97.50%,农学95.66%,医学95.26%,管理学97.09%。其就业情况较2009年变化不大,还是体现在工学和经济学类毕业生就业率最高,哲学、医学和法学类毕业生就业率偏低。上述数据反映出近年来受第二、第三产业的拉动,特别是制造业的需求增长,带动工学类专业毕业生需求旺盛。教育部和中央相关部委的统计数据也表明,2008年以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土木工程、通信工程、会计学、工商管理、经济学、金融学、软件工程等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www.xing528.com)
3.高校毕业生就业目标与就业地区分析
当前,一些高校毕业生依然存在一种心理——宁可成为大城市的“漂族”和“蚁族”,也不愿到二、三线城市和基层就业。多数高校毕业生仍然希望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希望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就业,到中西部地区、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的积极性不高。2009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中央部委所属高校毕业生到东部11个省市就业的比例为59%,到中西部就业的比例为40%,接受毕业生就业数量最多的十个省市是广东、江苏、湖北、上海、北京、山东、四川、陕西、辽宁、浙江。
大学生就业目标主要通过就业岗位、待遇、个人发展前景等方面体现并影响其决策。2007年以来,考研、进国有企业及三资企业、进入中小企业占毕业生就业流向的70%左右;到机关、高校和医疗卫生单位就业的近年来有所下降;自主创业毕业生的比例逐年上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