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时间要素及管理措施-现代有轨电车运营组织及安全管理

时间要素及管理措施-现代有轨电车运营组织及安全管理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计算列车区间运行时分时要予以考虑。折返作业时间包括确认信号时间、出入折返线时间、办理进路时间、驾驶员走行或换岗时间等。

时间要素及管理措施-现代有轨电车运营组织及安全管理

列车运行图的时间要素包括列车区间运行时分、追踪列车间隔时间、车站间隔时间、列车停站时间、列车折返作业时间和列车出入车辆段时间。

1.列车区间运行时分

列车区间运行时分是指列车在两相邻车站或线路之间的运行时间标准。一般通过车辆的牵引计算和列车试运行的方法进行确定。其计算见式(5-1)

T=t纯运+t+t (5-1)

式中 T——列车区间运行时间(min);

t纯运——列车持续运行通过两个相邻车站所需的时间(min);

t——列车启动附加时间(min);

t——列车停车附加时间(min)。

列车区间运行时分的基本参数包括区间距离,运行速度,加、减速度,线路的平面、纵断面条件等。列车的区间距离通常按照车站的中心线距离来确定。由于上下行方向线路的平、纵断面条件及列车运行速度的不同,列车区间运行时分应按照上下行方向和各种列车分别确定。此外,由于列车在每个车站上有不停车通过和停车通过两种情况,因此对于区间运行方式也就有了通通、通停、停停、停通四种运行方式,如图5-15所示。在计算列车区间运行时分时要予以考虑。

978-7-111-58524-4-Chapter05-15.jpg

5-15 列车的不同区间运行方式

2.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追踪列车间隔时间是指追踪运行的两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相互不受干扰的最小间隔时间。就目前有轨电车而言,由于其主要运行在地面上,与社会车辆有平交甚至共线,因此其最小追踪间隔时间不宜小于3min。如果现代有轨电车采用独立路权并且安装先进的ATC(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其追踪间隔时间可以更小。

3.车站间隔时间

车站间隔时间是指在车站上办理两列车的到达、出发或通过作业所需要的最小间隔时间,只在运行调整或者线路或信号设备不完善的情况下使用。其值的大小与车站信号,道岔操作方法,车站邻接区间的行车闭塞方法,车辆类型,接近车站线路的平、纵断面情况,牵引动力,列车编组数量和长度等因素有关。

4.列车停站时间

列车停站时间指列车减、加速,开、关车门,乘客上、下车所需时间的总和。

列车停站时间受车站乘客乘降量、平均上下一个乘客所需时间、开关车门时间、车门和车站屏蔽门(如果安装屏蔽门)同步时间、确认车门关闭状态良好所需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列车停站时间的计算见式(5-2)(www.xing528.com)

978-7-111-58524-4-Chapter05-16.jpg

式中 t——列车停站时间(s);

pp——高峰小时车站上车或下车人数(人);

t上(下)——平均每个上车或下车乘客所需时间(s);

n——高峰小时开行列车数(列);

m——每列车车厢数(节);

d——车厢每侧车门数(扇);

t开关——开关车门时间(s);

ψ——车内乘客和站台候车乘客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影响系数;

t确认——确认车门关闭状态良好及出站信号显示时间(s)。

在满足作业需要的情况下,应最大限度地缩短列车停站时间,从而提高线路的通过能力和运输效率

5.列车折返作业时间

列车折返作业时间是指列车到达终点站或在区间站进行折返作业的时间总和。

折返作业时间包括确认信号时间、出入折返线时间、办理进路时间、驾驶员走行或换岗时间等。折返作业时间受折返线折返方式、列车长度、列车制动能力、信号设备水平、驾驶员操作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考虑目前现代有轨电车折返线较简单、车辆长度普遍不长(目前运营的编组为每列车3~5节车厢,总长不超过40m)的情况,在粗略计算现代有轨电车折返时间时一般取值为3~5min。

6.列车出入车辆段时间

列车出入车辆段时间是指列车在车辆段与正线防护信号机间的列车运行时间,列车在正线防护信号机与列车始发站间的运行时间,以及列车在进入区间正线前等待信号开放和确认信号的时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