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切河谷大型堆积体场地利用

深切河谷大型堆积体场地利用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以金沙江梨园水电站工程区四个大型堆积体建设场地利用为例加以分析。图9.7梨园水电站下咱日堆积体原始地貌及施工期地貌对堆积体布置了14个表面变形监测点。

深切河谷大型堆积体场地利用

古老的大型堆积体,经长期改造,处于整体稳定状态,由于地貌上常形成缓坡平台,可作为建筑场地加以利用。对于稳定和基本稳定的大型堆积体可作为建设场地、施工营地及移民安置点加以利用,应在建设及使用期加强监测,确保安全;对于潜在不稳定和不稳定的大型堆积体则不宜作为建设场地,工程建设以避让为主,若无法避让,则必须采取工程措施,否则后患无穷。下面以金沙江梨园水电站工程区四个大型堆积体建设场地利用为例加以分析。

1.下咱日堆积体

下咱日堆积体位于左岸坝间上游,堆积体下游部分为电站引水隧洞进口所在地,并延伸至左岸坝基。堆积体在平面形态上类似于扇形,其前缘顺河长为1800m,宽约1200m,后缘高程约1750.00m,体积量约9800万m3。堆积体形成两级缓坡台地,下部台地高程为1540.00~1560.00m,平均地形坡度为5°~15°;上部台地大致在高程1610.00m以上,平均地形坡度为10°~15°。两台地之间以及前缘部分地段地形较陡,地形坡度一般为35°~45°,多处地段形成数米至十米的陡坎或负地形,该陡坎上部为胶结较好的硬壳层,下部为具有较好层理状结构并且具有一般胶结的砂砾石层,由于两者强度上的差异,在有些部位发育有“洞”,甚至在局部还伴有小范围的坍塌现象。在横向上,堆积体前缘厚度一般小于50m,中部较厚,最厚达119m,后部一般厚达40~80m,而边缘部位较薄。堆积体平均厚度约63m。在纵向上,从上游往下游堆积体厚度逐渐变厚,底界面靠近河边略往上游倾斜,往山里底界面呈3°~8°的坡度向下游倾斜,再往山里底界面呈两端上翘,中间下凹的形态。堆积体下伏基岩绝大部分为弱风化玄武岩,仅在局部地段为全风化及强风化玄武岩。在前缘靠河床部位,部分地段有基岩出露。地下水位接近堆积体底部。总体上该堆积体为一底界面平缓的敞口形特大型堆积体,整体稳定性较好。施工期作为施工营地加以利用,其上还布置有施工道路、移民安置点及临时存料场(图9.7)。

图9.7 梨园水电站下咱日堆积体原始地貌及施工期地貌

对堆积体布置了14个表面变形监测点。截至2015年4月25日的表面变形监测成果,下咱日堆积体各表观点变化不明显,堆积体蓄水后处于稳定状态,典型监测点表面变形位移过程线见图9.8。

2.祝拿肯堆积体

祝拿肯堆积体位于坝址上游右岸,距坝址2.4km,前缘高程1520.00m,后缘高程2300.00m,体积大于2000万m3。沿江长约592m,宽大于1000m;堆积体地形起伏较大,地形平均坡度约25°~35°,局部呈陡坎。主要为冰碛、冲积成因的堆积体,冰碛物一般在上部,与部分崩塌堆积混杂,为碎、块石夹粉土及漂石;下部为冲积物,为砂、卵、砾石,成层性好。堆积体表部呈钙泥质半胶结状态,下部结构松散,厚10~50m。

图9.8 梨园水电站下咱日堆积体典型监测点表面变形位移过程线

经分析,堆积体天然状态下处于整体稳定状态,蓄水后前缘存在局部失稳可能及库岸再造问题。工程建设期间,堆积体前缘布置了大型对渣场,下游边缘布置了1号承包商营地及永久水厂,中部平缓部位布置了金属加工厂,后缘缓坡地带布置了业主永久营地(图9.9)。该堆积体未进行专门监测,但1号承包商地位于堆积体下游边缘,其周边布置了13个表观点,监测数据表明各点基本无变化,堆积体整体稳定较好(图9.10)。堆积体前缘永久水厂处库岸2015年3月初发生变形,3月11日进行了监测,其成果见图9.11,各点变形已趋于平缓。

图9.9 梨园水电站祝拿肯堆积体建设期地貌照片

图9.10 梨园水电站祝拿肯堆积体代表点表面变形位移过程线(www.xing528.com)

图9.11 梨园水电站祝拿肯堆积体前缘永久水厂C2点表面变形位移过程线

3.观音岩堆积体

观音岩堆积体分布于坝址下游右岸,分布高程从河边(1500.00m)至陡壁脚,分布面积约1km2,体积约2500万m3;顺山坡堆积,底部形态与现自然山坡基本一致。根据勘探资料(包括5个钻孔、3个平洞),堆积物水平深度一般40~60m,垂直深度一般约20~30m,厚度最大达32.74m,平均厚度25.34m,组成物质表部为崩塌成因的灰岩孤石、块石,下部为冰碛成因的碎块石,呈半胶结状态,钙泥质胶结。堆积体地形坡度25°~35°。堆积体位于陡崖下,堆积物主要是崩塌成因灰岩孤石、块石混杂一些坡积冰碛成因的碎块石,局部被后期钙泥质弱胶结,无连续的不利土层分布,堆积体地形坡度较缓,天然状况下稳定性好。

施工期前缘布置了弃渣场,其上作为建筑材料堆放场(图9.12)。

4.念生垦堆积体

图9.12 梨园水电站观音岩堆积体施工期地貌

图9.13 梨园水电站念生垦堆积体原始地貌

图9.14 梨园水电站念生垦堆积体施工期地貌及地表变形

念生垦堆积体坝前右岸上游导流明渠部位,体积约2000万m3。主要以冲洪积、坡积、崩积和冰碛为主,组成物质以粉土、粉细砂为主,夹碎、块石或部分卵、砾石,局部富集成层,部分地段具水平韵律,碎块石主要为玄武岩。堆积体形成台地地形,高程1540.00~1610.00m地形平缓,坡度为1°~6°,高程1610.00m以上坡度约10°~15°,天然状态下处于潜在不稳定或临界稳定状态(图9.13),工程建设活动(包括施工渣料堆载、营地建设、公路及导流明渠开挖等)对堆积体稳定性产生了不利影响,导致堆积体大范围变形破坏(图9.14),同时,堆积体变形和破坏也影响到施工营地人员、设备和工程的安全。经过三期综合治理,堆积体才处于稳定状态,并经历蓄水的检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