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南地区暴雨渗透型探究

西南地区暴雨渗透型探究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型堆积体结构松散,在集中或连续降雨时,地表水下渗一方面使堆积体饱水,抗剪强度降低,另一方面地表水下渗抬高地下水位,增加渗透力,从而诱发堆积体产生变形甚至失稳。暴雨下渗形成地下水常沿堆积体与基岩接触面向低处运移,由于地表水下渗携带来的次生泥常在堆积体底面形成连续的软弱“结构”面,从而恶化其工程地质性状。

西南地区暴雨渗透型探究

大型堆积体结构松散,在集中或连续降雨时,地表水下渗一方面使堆积体饱水,抗剪强度降低,另一方面地表水下渗抬高地下水位,增加渗透力,从而诱发堆积体产生变形甚至失稳。暴雨下渗形成地下水常沿堆积体与基岩接触面向低处运移,由于地表水下渗携带来的次生泥常在堆积体底面形成连续的软弱“结构”面,从而恶化其工程地质性状。导致堆积体沿基覆界面或已有滑移面产生滑移变形或破坏。下面以澜沧江古水水电站争岗堆积体为实例加以分析。

1.基本地质条件

争岗堆积体位于古水水电站下游右岸河谷岸坡,总方量约4750万m3。以争岗沟为界,上、下游侧在物质组成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上游侧滑坡堆积体中的细粒含量要明显高于下游侧,下游侧平洞、钻孔中揭露的巨砾土的含量比较高,含较多的大孤石、块石。争岗堆积体组成物质成因类型复杂,宏观上大致分为5层(详见3.4.2节)。

2.变形特征

争岗滑坡堆积体是一个多期次、复合型滑坡,早期古滑坡是由于岩体发生强烈弯曲倾倒变形并导致压裂-剪切而形成的一次较大规模的基岩滑坡。滑动后形成的堆积体经过后期冲沟改造(争岗沟溯源侵蚀)形成了以争岗沟为界的两个相对独立区域(Ⅰ区、Ⅱ区),见图6.19。Ⅰ区、Ⅱ区堆积体在后期改造过程中又经历了两次局部滑动。长期以来,争岗堆积体经多次滑动变形,处于相对稳定状态。2008年10月,由于坝址区普降暴雨,受暴雨影响,争岗滑坡体重新启动,变形明显,至2009年7月,整体处于蠕滑状态,滑坡堆积体平面形态呈舌形,后缘呈圈椅状,可见约1~3m的错台,后缘拉裂带总宽2~4m(图6.20),已贯穿Ⅱ区后缘坡面,后缘上部呈圈椅状地貌。前缘剪出口总体形态基本上为一前凸的弧形,出露高程为2200.00~2210.00m。2009年7月后,整体变形逐渐减小,现又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3.变形机理分析

堆积体中前部的变形破坏迹象,主要出现在2008年10月的强降雨之后,在2009年2月的降雨、降雪之后,变形加剧。中部拉裂缝的出现,为地表水的入渗提供有利的通道,扩展裂缝并加快滑坡岩土体的蠕变,进而发生整体滑动。(www.xing528.com)

图6.19 争岗堆积体地段地形地貌及变形分区图

图6.20 古水水电站争岗堆积体大变形(2009年1月15日)

对比Ⅰ区、Ⅱ区的变形破坏迹象,可以初步断定Ⅱ区堆积体的整体稳定性较Ⅰ区要好,且Ⅱ区近期滑动形成的堆积体稳定性较早期滑动形成的堆积体的稳定性要差。因此,在非特殊工况(如地震)下,主要是以局部的变形和破坏为主,但在持续性的特大暴雨下,也有可能沿底滑面产生整体性的失稳。由于Ⅰ区、Ⅱ区各期次滑动形成的堆积体在正常运行工况下处于极限稳定状态,在强降雨作用下出现中、下部变形,由于研究区处于基本地震烈度Ⅶ度区,在强烈地震作用下,有可能导致堆积体失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