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南地区深切河谷大型堆积体开挖牵引型工程研究与实践

西南地区深切河谷大型堆积体开挖牵引型工程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块石直径一般为0.2~0.8m,最大可达1.0m。2003年12月17日开挖至1260.00m高程后,于下游侧边界高程1450.00~1500.00m坍滑处理后的挡墙部位出现拉裂缝,并有错台现象。

西南地区深切河谷大型堆积体开挖牵引型工程研究与实践

大型堆积体天然状态下稳定程度较低,一旦堆积体前缘开挖或切脚形成临空面,或因堆积体侧向约束条件被解除,堆积体向临空面或前缘产生滑移,导致堆积体产生自下而上的逐级牵引变形(图6.2)。如小湾水电站引水沟堆积体、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左岸谷肩堆积体、大渡河右岸支流大金河左岸丹巴县城堆积体、澜沧江黄登水电站下游右岸布纠河堆积体、牛栏江黄桷树水电站乌木树沟堆积、梨园水电站念生垦堆积体等。下面以澜沧江小湾水电站饮水沟堆积体为例进行分析。

1.基本地质条件

图6.2 堆积体开挖牵引滑移模式示意图

小湾水电站引水沟堆积体分布于左岸坝间,高程1300.00~1600.00m之间,体积约540万m3。物质组成主要为块石、特大孤石夹碎石质土(粒径大于5mm的碎石含量30%~70%)或碎石层(粒径大于5mm的碎石含量大于70%)或砂质粉土。特大孤石直径一般为2~5m,最大可达9m。块石直径一般为0.2~0.8m,最大可达1.0m。碎石粒径一般为5~15cm,最大可达到20cm。特大孤石、块石、碎石的母岩为黑云花岗片麻岩,主要呈弱、微风化状态,少量呈强风化状态。碎石质土、碎石层以及砂质粉土在空间分布上不成层,主要填塞在特大孤石、块石的缝隙之间。堆积体物质总体上相对较为密实,但在局部地段较为疏松,并存在架空现象。堆积体底部与下伏基岩之间分布有一层颗粒相对较细、厚度不等的物质(接触带土体),厚度一般为0.15~8.05m。其物质以坡积层为主,主要为砾石、粉砾和砂砾;局部地段分布有洪积层,成分为砾质黏土或砾质砂粉土。接触带土体在空间分布上成层性相对较差,厚度变化较大:小于0.05mm颗粒的含量一般为15%~27%,最小仅6%,最大可达33%。

2.变形特征

2003年4月21日,在堆积体边坡开挖至1450m高程后,下游侧边界高程1450.00~1500.00m处出现局部变形迹象,并于2003年4月22日产生圆弧形坍滑。2003年12月17日开挖至1260.00m高程后,于下游侧边界高程1450.00~1500.00m坍滑处理后的挡墙部位出现拉裂缝,并有错台现象。2004年1月9日连续降雨。2004年1月10日在堆积体下游侧高程1290.00~1310.00m发现裂缝,随后沿堆积体下游侧边界上下延伸。2004年1月25日在高程1480.00~1560.00m上游侧开口线外缘及高程1300.00~1380.00m公路堆积体上游侧边界部位发现裂缝,并在高程1355.00m斜马道与1380.00m公路间的网喷梁上方出现一组斜向拉裂缝,1380.00m高程以下下游侧裂缝的延伸、连通情况及变形速率高于上游侧,并出现剪错现象。同时,下游侧边界高程1265.00~1276.00m处出现产生坍滑。随后,堆积体上游侧边界部位裂缝出现明显剪错现象,高程1480.00~1560.00m上游侧开口线外缘裂缝逐渐贯通,上部裂缝逐渐扩展至1590.00~1600.00m高程。地表观测表明,高程1420.00m以下边坡变形方向与边坡整体倾向一致,以上变形方向偏向下游。监测资料分析表明,变形在不断增加并有加速发展的趋势(表面点位移时间曲线见图6.3、图6.4),其蠕滑变形特征整体上表现为渐进性、自下而上牵引式逐步扩展,主变形区表现为推移式。堆积体深部变形特征见图6.5、图6.6。

图6.3 小湾水电站饮水沟堆积体各变形区典型表面点位移-时间曲线

(www.xing528.com)

图6.4 小湾水电站引水沟堆积体测点位移拐点-时间曲线

图6.5 小湾水电站引水沟堆积体典型深部滑动带位移-时间曲线

图6.6 小湾水电站引水沟堆积体典型深部位移-时间曲线

3.变形机理分析

经堆积体地形地质条件、边坡开挖、变形迹象及变形监测资料综合分析,高程1380.00m以下边坡开挖较陡,考虑混凝土拌和系统的布置,高程1290.00~1245.00m堆积体下游侧部位水平开挖深度较大,因此堆积体边坡产生的变形及局部的塌方,是客观地质条件与开挖影响共同造成的结果。堆积体组成物质不均一,部分地段结构较松散,底界面起伏较大,部分较陡,并有软弱土层分布,两侧有较陡的基岩面限制,加之地下水活动的影响,是产生变形的内在的不利因素。堆积体下部开挖边坡较陡,特别是高、低缆边坡上游端附近开挖较陡,切断了堆积体南侧部分阻滑岩体,部分失去三维效应。排水措施滞后,加之爆破震动的影响,是产生变形的外在诱发因素。

边坡整体蠕变的上、下游侧边界为堆积体与基岩的接触面。由于1245.00m高程抗滑桩施工中未揭露明显的剪切滑移面,故前缘位于高程1245.00~1265.00m之间。堆积体上部部分测斜孔在孔深29.5~39m之间见较明显的变形迹象,结合堆积体变形后的裂缝分布情况、表面变形观测资料分析,后缘位于高程1460.00~1540.00m之间,上游侧较高,下游侧较低,高程1460.00~1540.00m以上裂缝的发生、发展是由于下部堆积体变形,牵引并向上发展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