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水水电站位于争岗堆积体,西南地区工程实例

古水水电站位于争岗堆积体,西南地区工程实例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2.6.2古水水电站争岗堆积体古水水电站位于澜沧江上游河段争岗堆积体位于坝址下游右岸争岗山梁下游侧,紧邻泄洪出口,主要分布在右岸哑贡沟与右7号沟之间,总方量约为4750万m3。

古水水电站位于争岗堆积体,西南地区工程实例

4.2.6.1 虎跳峡两家人堆积体

虎跳峡两家人堆积体位于金沙江虎跳峡河段,总面积约5.37km2,总体积约4亿m3。该堆积体规模巨大,成因复杂,其稳定状况对两家人水电站开发方式研究、坝址比较及枢纽布置格局选择影响较大。因此,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对两家人堆积体开展了大量的地质勘察工作,对堆积体的成因机制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对工程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评价,并形成专题勘察报告,为坝址比选择及枢纽布置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对于两家人堆积体的勘察采用了遥感图形解译、地形测量、地质测绘地质勘探和地球物理探测等综合方法,具体工作如下:

(1)遥感图形解译。利用金沙江虎跳峡河段卫星照片对堆积体分布区域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进行分析解译,为地质测绘提供指导。

(2)地形测量。地形图测绘工作包括:1∶2000地形图测绘共4.7km2,1∶5000地形图测绘22km2,1∶10000地形图测绘83.2km2

(3)地质测绘。地质测绘工作包括1∶2000沿河纵剖面测绘共22km,1∶5000沿河纵剖面测绘共6.7km,1∶2000横剖面(11条)测绘共4.7km。

(4)勘探。勘探工作包括:钻孔21个,总深2444.35m,平洞有6个,总长为525.8m,槽探工作量9276m3

(5)物探。物探电磁法(EH4)探测剖面19条,总长度25215m,地震反射法探测2条,总长度2736m;钻孔综合测井344.78m;钻孔电视6个。

(6)三维模拟研究。通过两家人堆积体1∶2000地形图得到了该堆积体的整体表面形态模型。利用物探成果数据、钻孔资料和平洞资料,使用GOCAD软件对两家人堆积体的底界面进行了建模。由两个堆积体面模型,得到了堆积体的三维模型。

通过上述综合地质勘察工作,基本查明了堆积体空间分布范围、物质组成与结构特征、地下水状态及底界面特征等工程地质条件,为稳定分析与评价打下基础。

4.2.6.2 古水水电站争岗堆积体

古水水电站位于澜沧江上游河段争岗堆积体位于坝址下游右岸争岗山梁下游侧,紧邻泄洪出口,主要分布在右岸哑贡沟与右7号沟之间,总方量约为4750万m3。争岗堆积体分布高程2180.00~3220.00m,宽近1300m,地表植被较为发育。高程2250.00m以上,地形完整,地形坡度一般20°~30°,高程2250.00m以下,地形完整性差,溯源冲沟发育,岸坡较陡,地形坡度一般40°,高程2100.00m以下基岩出露。

2008年10月,古水水电站坝址区连续降大雨,导致争岗滑坡堆积体变形范围扩大、程度加剧,在后缘出现了贯穿性的拉张裂缝,中下部产生了纵向裂缝,前缘产生小规模坍塌。由于滑坡堆积体的变形,严重影响到了当地争岗村和哑贡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对此政府高度重视,一方面组织当地居民进行搬迁,另一方面批示相关部门开展专门研究工作。由于堆积体紧邻工程区,结合工程研究的需要,按照可行性研究深度针对争岗堆积体开展了全面的勘察和研究工作,查明堆积体分布范围、规模、物质组成、变形特征及成因机制等,并对堆积体的稳定性及对工程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先后开展了地质测绘、勘探、试验及专题研究工作,完成的工作量见表4.4。同时对堆积体开展综合治理专题研究工作,并针对堆积体的变形情况开展了专门监测设计。

表4.4 古水水电站争岗堆积体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量汇总表

(www.xing528.com)

续表

4.2.6.3 卡拉水电站工程区堆积体

卡拉水电站枢纽工程位于雅砻江中游河段,坝址上、下游约30km范围内分布有一江、周家、八通、上田镇、下田镇、田三、岗尖、下马鸡店、草坪9个滑坡堆积体(多为特大型或巨型)和八通、下田镇、田三、岗尖、让山包、下马鸡店、七一桥左、七一桥右8个崩坡积堆积体(多为大型)。这些堆积体规模巨大,其稳定性是坝址选择的关键工程地质问题,也关系到枢纽工程的安全性和正常运行的风险性。根据工程不同勘察阶段的深度要求,结合卡拉水电站工程特点,将工程区大型堆积体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分为三期进行。预可研阶段先后对水库区及枢纽工程区重要的堆积体进行了初步勘察(一期)和加深勘察研究(二期),并开展了堆积体的变形监测工作。采用的综合勘察技术及完成的勘察工作量见表4.5。

表4.5 卡拉水电站工程区堆积体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量汇总表

续表

注 资料来源于四川省雅砻江卡拉水电站滑坡体专项工程勘测设计研究大纲,华东院,2008。

为进一步查明工程区堆积体的成因机制,分析其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性及对工程运行的影响程度,为工程处理方案提供地质依据。可研阶段对工程区堆积体开展了专题勘察研究工作(三期),开展了补充地质测绘、钻探、洞探及井探,以及现场大型抗剪试验,并进行施工运行期堆积体变形监测设计工作。可研阶段堆积体专项研究内容包括:

(1)在前期勘察的基础上开展补充勘察,进一步研究工程区堆积体的基本特征、分析其在各种工况下的整体及局部稳定性,并为工程处理方案提供地质依据。

(2)针对可研阶段坝址比选,对各堆积体进行失稳风险及失稳危害定量分析评价,为选定坝址提供依据;为堆积体治理的合理性、经济性提供评价依据;为堆积体灾害保险及评价发生次生灾害的可能性及损失提供参考。

(3)针对选定坝址的枢纽布置及建筑物,在堆积体稳定性评价的基础上,提出经济、可行的处理措施及应急预警方案,预防或减小堆积体失稳带来的危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