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泉州华侨女子学校:海疆学术,文艺风采,赢得赞誉

泉州华侨女子学校:海疆学术,文艺风采,赢得赞誉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及后社会思想渐见开明,士绅富商及归国华侨都希望有女学的设立,以便送女孩入学。校址设在承天相青砖祠,定校名为泉州女子公学。学校办理颇见起色,得南门外旅菲侨商蔡联芳的赞赏,独立负担常年经费,遂改名为“泉州华侨女子公学”。在全省举行刺绣工艺比赛时,华侨女学学生的作品,曾被评为第一。当时泉州学校颇提倡戏剧活动,华侨女学的同学也排练《葡萄仙子》歌剧,与启明女学的《明月之夜》歌剧对垒演出,轰动社会。

泉州华侨女子学校:海疆学术,文艺风采,赢得赞誉

自清末到明初,泉州虽有女学,都是教会办的,主要在灌输宗教思想,一般人不愿送女孩就学,而国人自办的中小学,又都不收女生。及后社会思想渐见开明,士绅富商及归国华侨都希望有女学的设立,以便送女孩入学。民国七八年(1918—1919年)间,有南安人王辟尘和夫人李灵芬(福州人),原都在福州师范任教,得华侨亲友的帮助,乃决定相偕来泉州,创办女学。校址设在承天相青砖祠,定校名为泉州女子公学。以李灵芬任校长,王辟尘负责校董会工作,兼任一些课程,聘前清进士吴桂生等为董事。初办完全小学,学生多士绅殷户及华侨女儿。聘福州女教师王用宾任教务,兼教数理各科。陈维岳老秀才教国文,循循善诱,深得学生欢迎。陈家□、陈家楫兄弟及程衍庆、龚诗熊等也先后在该校任教。学校办理颇见起色,得南门外旅菲侨商蔡联芳的赞赏,独立负担常年经费,遂改名为“泉州华侨女子公学”。为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复从福州聘来刺绣、织布的女技工,购置织机数架,教学生习艺。连续两年开过学生成绩展览会,以刺绣成绩优异,获得参观者的好评,并续得其他华侨的捐助,乃充实设备,增聘教师,增设示范科,以培养小学女教师。全校学生计一百多人,师范科第一届毕业生有二十多人,并择品学兼优的留校任教。在全省举行刺绣工艺比赛时,华侨女学学生的作品,曾被评为第一。在织物方面,也有毛巾等成品出产。

学校学生骨干,多为名家女儿,有的入学年龄已达二十多岁,因在家已有一定基础,就学后汉文、针绣等都不错。她们为多学些新知识,一般能努力学习,接受时代新潮流,成为泉州新一代的女性,为社会注目。当时泉州学校颇提倡戏剧活动,华侨女学的同学也排练《葡萄仙子》歌剧,与启明女学的《明月之夜》歌剧对垒演出,轰动社会。(www.xing528.com)

其后,由于南洋捐款未能持续,经费发生困难,教师有的离校,队伍较差。同时佩实小学为招女生,用减免费及升级办法,吸引一部分华侨女学的学生,还以加薪办法,拉出该校教师,以致师生俱减,卒难维持。约在1930年间,遂告停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