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萨公:厦大四种精神带领全校快速复课

萨公:厦大四种精神带领全校快速复课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治校八年,成绩斐然,众口交颂。公乃率全校师生急迁闽西山区长汀,途遥路险,而开学必需之图书、仪器、文件、标本,均得安全转移,迅速复课,可颂者一。汀城地邻赣、粤、江、浙诸省,学生来自各地,语音不一,习惯互异,易生纠纷,公乃严地域观念之禁,校园内绝不许设立同乡会,对各地来者一视同仁,终其任期,全校翕然,可颂者四。(注3)萨公颂1949年,萨本栋因癌病在美国旧金山逝世,时仅47岁。他欣然与萨公合影,被传为佳话。

萨公:厦大四种精神带领全校快速复课

公治校八年,成绩斐然,众口交颂。综其事迹,约为五端:履校伊始,即逢寇难,鹭岛濒危,朝不保夕。公乃率全校师生急迁闽西山区长汀,途遥路险,而开学必需之图书、仪器、文件、标本,均得安全转移,迅速复课,可颂者一。兵燹之后,山城残破不堪,公乃亲自擘划、监督营建新校,旧房、衙署、文庙、废园广加改造,学校范围赖以扩充,学生人数较前倍增,可颂者二。不辞辛苦力肩教学重担,所授课程门数之多、分量之重甚于一般教授,又为适应国家需要,因陋就简增设土木、机电航空三系以造就人才,苦心经营,促其成长,可颂者三。注意学生品德教育,确保校内安定秩序。汀城地邻赣、粤、江、浙诸省,学生来自各地,语音不一,习惯互异,易生纠纷,公乃严地域观念之禁,校园内绝不许设立同乡会,对各地来者一视同仁,终其任期,全校翕然,可颂者四。公既悉心治校,而又严于律己,勤政之余,继以力学子夜更深过其门者,每见室内灯火荧然,则公方在伏案治学也;抗战时期,人民生活艰苦异常,公亦自奉如常人,食少事繁,积劳成疾,遂以不起,可颂者五。

赞曰:伟哉陈公,毁家兴学,公继其后,舍身治校,真可谓珠联璧合,炳耀千秋,并垂不朽者欤!(注3)

萨公颂

1949年,萨本栋因癌病在美国旧金山逝世,时仅47岁。临终前,他请主治医生为其见证人立下遗嘱。医生写道:“一、他愿意按照他和本实验室所订合同,死后将尸体检验,为要研究他的胃癌、关节炎及其他所有症状,可将他身体上的器官及组织,尽照所需份量取出;二、检验后遗体,他愿火化之;三、在可能情形之下,他愿将他的骨灰,令其夫人带回中国,如下分发之:(甲)献给北平国立清华大学。因为他是由清华训练出来的,且在那里有许多热爱他的朋友;如其不可,则(乙)献给国立厦门大学,在厦门有许多美丽地点可葬之;再不行,就(丙)送给南京中央研究院;(丁)以上三处如果都愿意接受,则可将骨灰分三份,他也同意。”在厦大全体师生员工的强烈要求下,当时的代理校长汪德耀教授致函还在美国的萨夫人,表达全校师生强烈要求接受萨校长全部骨灰的意愿。萨夫人同意将萨校长的骨灰全部献给厦大。他的骨灰就葬在厦门大学大礼堂的边上,可供厦大师生、后人的无限景仰和祭奠。他在厦大人中享有崇高的威望;生前在校学生对他赞不绝口,逝世后厦大人也怀念不已。萨校长艰苦办学的自强和为人事迹,令厦大人刻骨铭心。

萨校长的功绩和贡献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1)学习他当年以强烈的爱国热情办学。他时刻提醒师生要有悬剑在上之感,要为抗日救亡,读书救国。师生从事工作与学习经常有饱满激情,而他自己又舍身垂范,有强烈的使命感,鼓足干劲地工作着。

(2)学习他重视培养师资队伍。萨本栋本人是纯粹的科学家、著名的大师、又是英明的教育家。他善于团结团队,爱国心强,舍身奉献,具有魅力。像这样的人才,非常非常难得。但是,他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中国的土地上诞生的,用今天的正确理解就是可以培养出来的。我们要把学校建成为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大学,就必须有这样的领军人才。

(3)陈公、萨公“珠联璧合,炳耀千秋”。1940年6月陈嘉庚先生在抗日战争关键时刻率领“南侨总会”回国慰劳团,5个月时间在祖国各地慰劳活动行程16省。慰劳任务完后,陈老先生于当年11月到达长汀,视察厦门大学,目睹萨本栋校长勤俭办学、自强不息、学风纯正、踏踏实实、读书报国、蔚为风气,各个方面,都得到陈老先生的赞许。他欣然与萨公合影,被传为佳话。右方照片正是郑朝宗教授笔下“珠联璧合,炳耀千秋,并垂不朽”的珍贵合影。

陈嘉庚先生(右)与萨本栋校长1940年11月摄于长汀

(4)学习萨本栋校长善于团结团队。在知人善任的同时,要学习萨校长善于做人的细致的思想工作:在长汀,生活艰苦,学生对时局的不满和愤怒,时有流露。他一方面保留学校学术言论自由,另一方面用他做人做事的原则启发学生多方面观察事物,从长考虑,从容改变一些事物,从而顾全大局。所以当改革开放后,厦大人便纷纷返校,在对厦大表示庆贺的同时,更为母校慷慨捐资,建成厦大校内的十分靓丽的以“颂恩楼”为中心的嘉庚楼群、嘉庚广场、建文楼、明培体育馆、亦玄馆等等。许多其他高校的同仁看到这些楼馆时,都觉得有特色,赞叹不已,究其原因,就是厦大人对母校有深厚的感情。

(5)学习萨校长完美的人格和素质。萨本栋校长的治校治学思想和培养下一代的方法,是符合以人为本的精神的。他在厦大曾经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而且其核心精神和价值被人们认为具有普世意义。萨本栋本人是由传统中国文化培育出来的知识分子,他也接受西方的教育;在他身上存在着中西文化的烙印融合其中的精华,形成完美的人格和素质。回忆当年的情景,我们可以得到很好的启示。当年的长汀由于厦大的内迁,迎来空前的繁荣。厦大将长汀山城由一个封闭的地区,变成政治、经济、各种文化生活十分发达的地区。办好文化教育,树好人才,培育人们有良好的素养和精神面貌的同时,也带动其他一切事业的发展。这是厦大校史中很值得记载的一段。

(6)学习萨校长重视人的素养素质的栽培。他虽是理工专家,但他从不“重理轻文”。他治学严谨、重视联系实际;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他鼓励学生在直接动手中体会创造。他深刻认识人文精神、人文教育的重大意义。

(7)要师承萨本栋校长的创新精神。学习他一贯坚持自力更生创建厦大的精神。初迁长汀时,一路披荆斩棘,自己动手解决种种困难。当年,陈允敦教师自行研制出难能可贵的计算尺就是一个例子。他用白色赛璐珞为材料,在上面精密刻度制成工科学生最有用的计算器具,就是此精神的体现。萨校长本人身教言教,体现创新精神,更为生动鲜活。到长汀时,他在科研界早已声名卓著、建树斐然,但他仍自强不息,在日理万机之余,还抽挤时间,搞科研发明。在这期间,他发表的《并矢电路分析》荣幸地被选入国际电工丛书,海外大学广泛地采用它为教材。

萨本栋的治学名言:科教是“为着后代”。他踏踏实实搞科研不光顾眼前、急功求名,而是放眼高远,高瞻远瞩。他的人生哲理也体现在他的教学之中。在他的课堂上鼓励“存疑”。他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之后,要创新。他一贯重视坚持科学实验。他认为离开实验,科学研究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

萨本栋的这位蒙古族科学家,身在长汀山区,却享誉海内外。1944年6月,他应美国国务院的邀请,赴美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多所高校讲学。他所做的用标幺值系统来分析交流电机的报告,在科技界产生广泛影响。之后,把他在厦大教学之余积累的研究成果和资料用英文汇编成专著Fundamentalsof AlternatingCurrentMachines。此书立论新颖、论据充实,一出版,立即被加州大学、卡纳基理工学院等十几个院校采用为教材。他的巨著被列为外国顶尖大学的教材,这在当时是罕见的。萨本栋那个出色的报告,不仅在美国科技界赢得掌声和鲜花,还波及英伦三岛,英国学术界先后三次电邀他前往英国。所以,在1945年5月他返国前,转道英国短期讲学。

萨本栋“艰苦办学、从严治校”的办学理念和实践是厦大“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校训的重要组成部分。萨本栋的办学理念与实践以及他的严谨学风,不仅影响了抗战时期的一代厦大人,而且对厦大后来的发展起着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缅怀先贤 举措不断

萨本栋已远离我们65年,人们缅怀先贤的举措远未停止:出版纪念专刊、捐建楼宇、捐赠物品,更有以他的名义设立奖教金、奖学金等。兹列举数例如下。

(一)设立奖教金、奖学金

以2012年厦门大学校庆期间颁发的奖教金、奖学金为例:校级奖教金15项、校级奖学金30项。其中,有的是以单位命名的,如✕✕银行奖教金、✕✕集团奖教金,✕✕银行奖学金、✕✕集团奖学金,等等。也有的是为了怀念某个名人而以他的名字设立的,如✕✕奖教金、✕✕奖学金等等。

在这45项校级奖教金、奖学金中,为了怀念某某个人而设立的,以萨本栋奖教金、奖学金的项数最多,有4项:萨本栋讲座教授奖金、本栋奖学金、萨黄淑慎本科奖学金、萨本栋博士研究助研金。此外,加上物理机电学院设立的萨本栋奖学奖教金(机电系)、萨本栋物理奖学奖教金(物理系),校级和院系级总共6项,项目数占全校第一。由此可见,已故校长萨本栋多么令人尊崇,才有那么多人捐赠设置的以萨校长为名的教、奖学金,让后人永远缅怀和纪念他。(www.xing528.com)

(二)自动组织基金会

萨本栋微机电中心大楼由机电系学生邵建寅捐建

萨本栋当年的学生,于1998年筹建“萨本栋教育科研基金会”,并在美国俄亥俄州正式注册。大家慷慨解囊,集腋成裘。基金会开宗明义,明确写着:萨本栋教育科研基金会的宗旨是:“发扬以已故校长萨本栋博士为代表的艰苦办学的自强精神,辅助萨本栋校长抚育成长的厦门大学的教育和科研,使她成为一个国际性知名大学,在科学、工程和其他重要新兴学科里,为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做出杰出的贡献。”

(三)建设研究中心

由萨本栋教育科研基金会倡议,在厦大领导、厦门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于1999年开始筹备建设“萨本栋微机电研究中心”(简称“MEMS研究中心”)。校友们瞄准了当今世界高新科技“微机电系统(MEMS)”,他们认为建设这个研究中心是对已故萨校长的最好纪念。该研究中心于2002年建成。

“萨本栋微机电研究中心”现在改名为“萨本栋微纳米技术研究中心”,并且与其他几个研究单位组成“萨本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中心、研究院会不断地发展壮大,可是“萨本栋”三个字仍然会一直保留着。

(四)举办国际学术会议

就在2002年7月,以该研究中心为依托,由国际微机电系统创始人、当年机电系的学生葛文勳为首,成功地组织举办了“环太平洋传感器及微/纳米技术研讨会(PACIFICRIM WORKSHOP ON TRANSDUCERS AND MICRO/NANO TECHNOLOGIES)”。本研讨会共收到论文300多篇,经认真筛选出203篇,编辑出版论文集,并且挑选了多篇论文发表于本学术领域权威的国际杂志SensorsandActuators。本科研领域专家学者出席大会的各国来宾400多人,特邀报告6篇。该国际学术研讨会获得圆满成功,国际同行学术界了解了厦门大学有这么一个新建的科研中心。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由环太平洋主要国家轮流担任东道主,每4年召开一次该领域的国际学术系列研讨会。

(五)诞辰百年纪念会

在萨本栋教育科研基金会的倡议下,厦门大学组织了“萨本栋校长诞辰100周年纪念会”,于2002年7月24日顺利举行,从各地来的校友们在会上非常踊跃地发言,讨论了萨校长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以及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遗憾的是萨校长英年早逝,没能为祖国的科教事业创新发展尽展雄才。会后,收集了67篇纪念文章,出版了《萨本栋博士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六)建造铜像

校友们下定决心,萨本栋教育科研基金会董事会决议,在2012年内建造萨本栋校长的铜像,以资永久的纪念,并于2013年9月正式落成于厦大亦玄馆前方。

2013年9月萨本栋校长铜像,正式落成于厦大亦玄馆前方

注:

1.《唯力》第3期,1938年4月3日

2.校档案室存:案卷号047-1 1937.8.23—1943.4.9

3.墓碑文,刻录在萨本栋及夫人的墓侧石碑上

(说明:本文作者在撰写本文时,曾参阅:许乔蓁、林鸿禧编的《萨本栋文集》和陈武元编的《萨本栋博士百年诞辰纪念文集》两书以及“1948级展览室”的有关资料,特此致谢。)

(作者:陈华 责任编辑:许乔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