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援“五卅”运动 1925年5月30日,上海发生“五卅”惨案,一场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运动浪潮迅速席卷全国。厦门地区率先声援“五卅”运动的是厦大学生。6月2日,厦大学生会通电全国,声讨帝国主义罪行。5日,厦大举行全体学生大会,推举陈甘棠、王枞、罗扬才等10人为筹备员,全校学生举行示威游行,发表演说,散发《厦门大学学生为五卅惨案罢课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肆意侵略我国的罪恶事实和军阀卖国求荣的可耻面目,提出“揭破帝国主义者在我国之一切黑幕,并铲除其侵略我国之工具”,“推翻国内一切勾结帝国主义者在我国之恶势力”等十大措施,号召“全市人民群起罢课、罢工、罢市,制其生命,申我民魂,庶众志成城”,以支援上海工人的反帝斗争。同时,推动厦门各界共同组织队伍,6月6日,全市90多个单位2万多名群众集结在厦大演武亭广场举行“厦门各界人民声援‘五卅’大会”,国民党福建临时省党部代表许卓然和厦大学生代表罗扬才发表义正词严的讲演。会后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当群众队伍挺进海后滩英国租界,即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抗议怒吼,高呼“打倒帝国主义”、“取消不平等条约”、“为死难同胞报仇”、“收回海后滩”等口号。英、日驻厦领事急忙通知海军警备司令部派出军队加强“警戒”。游行群众看到洋行屋顶架上的机关枪,更是怒不可遏,把洋行的窗户砸得稀烂。全市出现“三罢”形势,抵制洋货,反帝浪潮席卷鹭岛。
厦门大学声援“五卅”运动与全国同步持续了3个多月,始终站在反帝斗争的前列,成为厦门及闽南地区反帝运动的中坚骨干,起到了先锋引导作用。厦门开展声援“五卅”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振奋民族精神,爱国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马列主义也进一步得到传播,先进分子迅速成长。
开展“五九”国耻纪念活动 1926年5月1日,罗扬才和李松林代表厦门大学学生会出席厦门市学生联合会第一次各校代表大会,并领导大会工作。罗扬才引领学生运动,开展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动,学生联合会成为厦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一支重要力量。
随即,罗扬才领导“五九”国耻纪念活动,联合厦门各界90多个团体、代表数千人,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在鼓浪屿,学生分贴国耻传单时,被工部局无理拘捕13名。巡捕长英人黎氏盛气凌人,自称为主人,说“汝等粘贴字条,如鼠窃食,今为猫所捕”,并搜查学生身体,种种侮辱,恫吓学生等等。学生发起抗议斗争。罗扬才领导学生联合会,联合各界进行抗议交涉,通电国民政府,提出:“此次学生爱国运动,无故被捕,藐我民权,辱我国体,厦鼓民情,同深愤激。”要求向领事团“严重交涉,以维国权,而平公愤”,并召集厦鼓学生代表会,组织向厦门警备司令部和当局请愿,指出:“此次学生分贴国耻短条,纯系和平救国之举,自无干涉之必要,何得顺承日人旨意,无故逮捕学生,横施侮辱,显背民权……”这次抗议活动,得到全国学生总会的正义声援,来电云:“总会除已电厦门交涉署请其严重抗议外,尚希各同学联络各界一致反抗为盼。”上海《申报》报道厦门各界反对“工部局”逮捕学生消息。
反抗文化侵略 1926年12月,罗扬才、杨世宁等人组织“反抗文化侵略大同盟”,并领导厦门各界开展“非基督教运动”。12月25日,罗扬才在厦门反抗文化侵略万人大会上担任主席,他在演讲中揭露帝国主义利用宗教进行文化侵略的反动实质,指出“帝国主义侵略我国,有三种办法,即政治、经济、文化是也。政治与经济侵略,吾人容易看见,至于文化侵略,则‘绵里藏针’,不容易觉得”,“多么危险,现在吾们所以要反对”。与会群众群情激愤,会后举行游行示威,散发《厦鼓反抗文化侵略大同盟宣言》,指出:“我们认定帝国主义文化的侵略是我国的大害。”“应该毫不姑息地做反抗文化侵略的运动。厦门是帝国主义侵略南中国的一个堡垒,我们为革命努力计,应该高树反抗文化侵略的旗帜。”汉口《民国日报》报道罗扬才在厦鼓反抗文化侵略大会上致开幕词的重要内容。
在反抗运动中,罗扬才亲自带队到深田内山下掘出了被天主教“仁慈堂”残害的13个儿童尸体。用血的事实揭露帝国主义者披着宗教外衣举办“慈善”事业残害儿童的真面目。罗扬才接着又部署大批工人、学生、市民守候在太古码头,当有艘轮船载运天主教育婴堂儿童从福州驶抵厦门,罗扬才、吴世华、黄埔树等人即上船交涉,广大群众在口岸上呐喊助威。外国领事眼看众怒难犯,不得不同意将这批儿童交出来。罗扬才等即组织将这批儿童送交给他们的父母,斗争取得了胜利。(www.xing528.com)
欢庆北伐军入闽 国共两党共同领导和发动了北伐战争。1926年10月,北伐军出师挺进福建。中共厦门地方组织负责人罗扬才具体布置迎接和配合国民革命军入闽的准备工作,一面派工人前往漳州迎接北伐军,一面组织厦门人民猛烈打击以驻守厦门的漳厦警备司令林国赓为首的北洋军阀势力,迫其投降。北伐军胜利进驻厦门。1927年元旦,罗扬才在厦门各界民众召开庆祝北伐军“祝捷大会”上发表演说,大会通过福建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总要求11条。从此,厦门结束了北洋军阀统治的时代。罗扬才号召厦门工人和各界民众以实际行动支援北伐军的胜利进军,有许多群众热烈报名、踊跃参加北伐军。这次大会,在福建全省产生了重大影响,推进了工农青妇运动,反帝反封建斗争迅猛发展。
当英帝国主义实行炮舰政策,派军舰来华干涉北伐军胜利进军时,罗扬才领导厦门总工会坚决执行全国总工会举行全国总罢工1小时的决定,于1927年1月28日和2月28日当天罢工1小时,以揭露英帝国主义武装干涉中国革命的罪行。同时,成立了“厦门反英运动委员会”。罗扬才、吴昆元等人当选为主席团成员。该会决议宣布“打倒英帝国主义炮舰政策,收回租界”等,领导厦门人民开展强大的反英运动。汉口《民国日报》报道“厦门之反英大运动”,决议五大要案——实行对英经济绝交。
发动民主改革校政运动 1927年1月,厦门大学党支部在罗扬才领导下开展的民主改革校政运动,成为大革命时期厦门地区爱国民主运动的重要事件。鲁迅应聘到厦门大学任教,他鼓励学子要勇于做改革社会的“好事之徒”。但这有悖于时任校长林文庆的办学主张,由此产生了新、旧思想文化的撞击。鲁迅因不满学校当局的守旧、改革无能,并仗势排挤、压制进步教授,气愤辞职。对此,学生无不感到震惊和愤慨,随即组织起来进行斗争。罗扬才领导学生会于1927年1月6日召开“厦门大学全体学生送别鲁迅大会”,会上师生合影留念,深情致辞,整个送别会充满着惜别而又激愤的情绪,随即由挽留鲁迅转而掀起改革校政运动。接着,学校当局竟通知国学院停办,又出布告开除“此次学潮”的学生19人,并监视学生行动,引入军队进驻校园,激化了事态。面对校方采取的高压行政措施和武力威逼,罗扬才领导厦门学生联合会与其进行针锋相对的抗争。经过联络国民党厦门市党部左派和各界进步力量的援助,以及社会贤达的调停,校方免去刘树杞校秘书职务,收回开除学生成命,恢复国学研究院等条件,学潮因而胜利结束。
这场斗争得到上级党组织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同情与支持,取得了反抗专制势力,发展民主改革力量的胜利,树立了民主运动的光荣传统,对全省的革命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当时,许多报刊如《民国日报》、《申报》、《教育杂志》等对学潮都作了详尽的报道。团省委机关刊物《福建青年》给予高度评价:“厦门大学这次风潮的目的就是:一、求整个的——学生、教员、学校——的生机;二、拯救闽南衰落的文化;三、培植福建的革命气息。”
1927年1月4日鲁迅与罗扬才等师生临别合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