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人暴动期间,太子靖躲到召公家里,愤怒的国人包围了召公的家,要求杀掉太子靖,召公想,我极力向天子进谏,天子不听,所以才有了这场祸患,作为臣下,即使是在危险之中,也不能抛弃君主。于是,用自己的儿子冒充太子靖,交给了国人,而太子靖保全了性命。在周厉王死后,太子靖即位,是为周宣王。在周宣王即位初年,周王室的力量曾一度有所加强,在对犬戎、荆蛮、淮夷、徐夷的战争中,周王朝都曾占上风,史称宣王中兴。宣王在位一共四十六年,在宣王晚年,周王室再度衰微。在宣王三十一年,周朝派兵进攻太原一带的戎人部落,但是,却没有取得胜利。宣王三十六年,周宣王率兵讨伐条戎、奔戎,也打了败仗。宣王三十九年,周宣王率兵与姜氏之戎在千亩一带发生了激战,结果周朝的军队也大败而归。这时,周边少数民族已经对周王室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西周时期,有一项十分重要的礼节,即籍田。按照周礼的规定,每年立春的时候,周天子都要亲自带着文武百官到田里举行籍田礼。在立春时举行籍田礼的目的,是为了祈谷,即向上天祈求一年的好收成,到了秋季,再举行社礼,社是土地神,秋季举行社礼是为了报功,向土地神致以谢意。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农业生产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所以,自周王朝建立以后,每一代周天子对于籍田礼都十分重视,虽然“籍田”是否能够求得一年的好收成并不一定,但是,天子举行籍田礼,表明了统治集团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同时,也是专制国家的政务井然有序的表现。籍田礼大约在厉王的时候就已经不再举行了,周宣王即位以后,本来应该立即恢复籍田礼,可是,周宣王却没有这样做,依然没有把籍田仪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如此看来,被后代史家称为周代中兴圣王的周宣王,实际上在他即位以后,就露出了政务废弛的端倪。
周宣王不籍千亩,在王室担任卿士的虢文公向周宣王谏议到:“不能不实行籍田礼,民众最大的事情就是农业,祭祀上帝的供品出自于农业,民众的衣食出自于农业,国家的财政用度出自于农业,只有农业生产搞好了,国家才能安定,人民才会和睦。古时候,每到立春,天子都要到田间举行籍田礼,这是为了督促百姓勤于农事。在立春前九天,人们就开始做籍田礼的准备。在举行籍田礼的时候,天子亲临,农师、司徒、司空、太史、宗伯等文武百官也要随同参加。在这个时候,天子只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农事。天子绝对不会为了那些看似对官府有利的事情而误了农事。让农夫能够三时务农,一时讲武,这样,军队出征时才能有威严,国家才能财用富足。现在天子您想要继承先王的大业,但是却废弃了先王最大的事业,如果这样,怎么能够为民众求得福分呢?”但是,周宣王仍然没有听从虢文公的意见。(www.xing528.com)
宣王晚年,由于持续的对外战争,极大地影响了周王朝的国力,专制国家的兵源越来越匮乏,人们想尽一切办法逃避专制国家的兵役。为了清查民间的逃匿人口,在出兵江汉流域失败以后,周宣王在太原进行大规模的料民活动,对于这一地区的人口进行清查。在宣王将要料民的时候,仲山父进谏说:“民众的人口数是不能清查的。古时候,国家不用清查就可以知道民众的人口数,由司民负责掌握孤儿和死亡的人口,司商负责掌握各个家族的姓氏,司徒掌握军队的数量,司寇负责掌握犯罪的人数,这样,民众的出生、死亡、迁移都很清楚,然后,再根据时令节气,举行籍礼,在农闲的时候,进行田猎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就可以知道民众的人口数,还有什么必要清查民众的人口呢? 无缘无故清查人口,是上天所厌恶的事情,对国家的将来很不利。”周宣王依然没有听从仲山父的这些话,对人口进行了清查。
周宣王料民于太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人口的普查,实际上,普查人口,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但是,料民于太原的事件也说明,周王朝在对外战争中,已经耗费了大量的民力,兵源不足的问题,在周宣王时期已经充分暴露出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