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周王朝东方统治巩固措施分封制及定三监封建侯卫

周王朝东方统治巩固措施分封制及定三监封建侯卫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历时三年的平叛战争,至此结束。为了进一步巩固周王朝在东方的统治,周王朝在东方采用了一个十分有效的措施,即“建侯卫”,通过分封宗族的方法,对东方进行统治。周人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就是“众建亲戚,以藩屏周”,通过分封诸侯国,使这些国家起到拱卫王室的作用。在商王朝末年,因在武庚参与三监之乱时,微子没有参加叛乱活动。周公平定三监之乱以后,把黄河至淇水之间的殷商故地封给康叔封,是为卫国。

周王朝东方统治巩固措施分封制及定三监封建侯卫

周灭商以后第二年,周武王病死,其子诵即位,是为周成王。由于周成王年幼,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政,处理朝中的一切政治事务。周公摄政当国,引起了管叔、蔡叔的不满和疑忌,他们在东方散布流言,说周公当政,将不利于周成王,商纣王的儿子武庚乘机和管叔、蔡叔串通起来,联合了东夷中的徐、奄、薄姑、熊、盈等方国部落,发动了叛乱,意在恢复商王朝的统治,史称三监之乱。刚刚建立不久的周王朝,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

在东方发生叛乱的时候,周公处变不惊,毅然决定进行东征,平定三监和武庚发动的叛乱。周公东征,一共用了三年时间,第一年,救乱,初步止住了叛乱的势头。第二年,克殷,这是平定叛乱的决定性的一年。在灭商以后安置下来的商遗民,与周王朝有着亡国之恨,在这场叛乱中,殷商遗民是最主要的力量,纣子武庚在蒲姑、奄等方国部落的首领的鼓动下,以为周王室内部的权力纷争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可乘之机,因此,他们才联合三监发动了这场叛乱。尽管这场叛乱规模很大,但是,在周公率领的平叛大军的打击下,殷都终于被攻破,周公在禀报周成王以后,诛死武庚,处死管叔,流放了蔡叔。近两年之久的殷商遗民的叛乱遂告平定。第三年,践奄,即翦灭参与叛乱的其他方国部落。在取得了克殷的决定性胜利以后,周公又率领军队继续前进,向参与叛乱的奄、蒲姑等方国部落发起进攻。在参与叛乱的东方诸国中,奄是最强大的一个方国。在向这些方国发起进攻之初,周公曾想首先进攻奄,辛公建议说:大的国家难以进攻,而小的国家容易降服,不如先降服那些小的国家,然后再攻打大的国家。如果攻下了随从叛乱的九夷族,奄也就降服了。周公接受了辛公的建议,先行进攻依附于奄的熊、盈等东夷部落,这些部落被一一击破以后,奄国的国君看到自己势孤力穷,只得向周公投降。历时三年的平叛战争,至此结束。周王朝的统治也因此进一步得到了巩固。

三监之乱,使周王朝更加重视对东方的统治。为了进一步巩固周王朝在东方的统治,周王朝在东方采用了一个十分有效的措施,即“建侯卫”,通过分封宗族的方法,对东方进行统治。

分封制是周王朝的一个重要的制度。分,就是分宗族,分领地,分器物;封,就是封诸侯,即确定各个地区的统治者,由他们来代理周王朝实现在这些地区的统治。周王朝把王都附近约千里的地区,作为中央政府直接统治的地区,称为王畿或畿内,王畿以外的地区则由畿外的诸侯国实行有限的自治,是为封国。西周在灭商以后,在周武王的时候,就分封了一些诸侯国,而大规模的分封则是在周成王的时候。以后,直到周宣王的时候,仍然对周王子弟进行分封。

周初大分封过程中受封的诸侯,主要是周天子的子弟、同姓、亲戚和虞、夏、商人的后裔,以及在周灭商过程中作为周人同盟的方国部落。周初封国的数量,据《荀子》说,周初共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国,其中姬姓的封国有53个,《左传》则说:周初大分封的时候,周天子的兄弟受封的有十五人,与周天子同姓的诸侯国有40个,可见,在周初大分封中,血缘关系占据了主导的地位。那些得到封地的异姓诸侯,也都与周人有着通婚关系,异姓诸侯受封最多的,是周人灭商过程中起过比较重要的作用的姜姓部落。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同姓为兄弟,异姓为甥舅的格局。

在周初大分封过程中,各诸侯国的位置也因封君与周天子的血缘关系或同盟关系的远近而异。一般地说,在当时对于周王室来说比较重要的地区如中原地区的鲁、卫、曹、蔡等国,都封给了周文王、周武王的子弟,而与周天子血缘较远的诸侯,他们的封地也相对较为偏远。

周人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就是“众建亲戚,以藩屏周”,通过分封诸侯国,使这些国家起到拱卫王室的作用。周初受封的诸侯国,都仿照周王室建立了国家机构和各项政治、经济制度。同时,各诸侯国又把国内的土地、人民按照分封制度的模式,分封给自己的子孙,是为卿大夫。卿大夫再把自己的采邑依同样的办法分封给自己的子孙,是为士。这样,通过层层分封而出现的大大小小的封君,成为周代专制国家政治统治机器的环节。

在诸侯国受封的时候,要举行一定的仪式,由管理国家的公共工程事务的司空向受封者授予土地,然后再由管理民政事务的司徒把封地以内的人民授给受封者,这就是所说的“授土、授民”,西周铜器铭文中则称之为“受民、受疆土”。层层受封的分封制度,使周代的统治集团内部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在这个等级结构的最高层是周王朝的最高统治者,然后依次是诸侯、卿大夫、士,在这些等级之间,有着严格的尊卑差别,下一级的封君对上一级的封君负有一定的政治、经济义务,如,在发生战争的时候,各诸侯国要听从周天子的调遣,下一级的封君要每年向上一级的封君交纳贡赋等等。

从周武王到周成王时期的大分封过程中,先后分封了七十几个诸侯国,其中,比较重要的封国有宋、卫、鲁、齐、晋、燕、楚等国家。

宋国的始封之君是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在商王朝末年,因在武庚参与三监之乱时,微子没有参加叛乱活动。周公平定了三监之乱以后,为了安抚殷商遗民,使商人不至于绝祀,封微子于宋,都于商丘(今河南商丘市)。商丘是商代的先王相土的旧都,所以,宋国实际上是分得了原来商代王畿的一部分和一部分殷商遗民。此后,宋国成为东方的一个重要的封国。(www.xing528.com)

周公平定三监之乱以后,把黄河至淇水之间的殷商故地封给康叔封,是为卫国。并且把殷遗民陶氏、施氏、繁氏、铸氏、樊氏、饥氏、终葵氏七个宗族一并封给康叔封。此外,又分给卫国大路(诸侯乘坐的车)、少帛(杂色的帛)以及名为大吕的钟(乐器)以及其他一些器物。周公在封卫康叔的时候,特别向康叔封强调,治理国家要小心谨慎,要怀保小民,周公告诫康叔封说,上天是否真诚地保佑你,要从民情中才能看得出来,因此,要知道稼穑的艰难,慎用刑罚。从此,卫国成为原殷商故地的一个重要的封国,也是周王朝在东方政治的一个重要据点。

周公平定武庚反叛以后,把殷商的另一个故都奄(今山东曲阜)封给了伯禽,这里也是殷商故地,是为鲁国。在封鲁的时候,周厘米给鲁公大路、大旗、夏后氏遗留下来的璜(一种美玉),古时候封父氏部落留下来的名为繁弱的弓,又把殷商遗民六个宗族徐氏、萧氏、条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封给了鲁国,让这六个宗族的族长带领自己的族人,接受鲁国的统治,实行周公的法制。直到春秋前期,鲁国还是东方的一个重要的封国。

齐国的始封之君是太公望,即师尚父。太公望是姜姓部落的首领,在周武王灭商过程中,太公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齐国的封地,最初曾经是爽鸠氏的居住地,大约在商末周初的时候,蒲姑氏部落居住在这里。后来,武庚发动叛乱的时候,蒲姑氏与武庚联合共同作乱。周公平定叛乱以后,在召康公主持下,把蒲姑氏的旧地封给了太公望。齐国的封地,西至黄河,东至于海,南到穆陵(今山东临朐东南),北到无棣(今山东无棣附近),并且授权齐国征收东方一些封国贡赋的权力。在周初大分封以后,齐国成为东方的方伯,是维护周王朝对东方统治的一支重要力量。

召公是周武王的同姓族人。在周灭商以后,周武王封召公于燕。实际上,召公在周初一直在王室执政,到燕国做封君的是召公的儿子。燕国是周王朝在北方的一个重要封国。

晋国的始封之君是周武王之子唐叔虞。晋国的封地原来是夏朝人的故地,商末周初时为唐国属地,都于鄂。在周成王的时候,唐国发生内乱,周公诛灭了唐国,周成王因而把唐国故地封给了叔虞,所以,称叔虞为唐叔虞,唐叔虞的儿子燮即位以后,改国号为晋。据说,在周公灭唐时,周成王把梧桐树的叶子削成圭的形状,和叔虞开玩笑说:我把这个圭给你,让你到唐地去做诸侯。后来,史佚对周成王说,天子无戏言,周成王便选定了吉日,封叔虞为诸侯。西周时期,晋是中原地区比较重要的封国之一。

据传楚人是颛顼的后裔,芈姓,居住于江汉之间。在周文王的时候,楚人就服侍于周。在周武王灭商的时候,楚人曾经作为周的盟国参与了灭商的战争。到了周成王的时候,追封周文王、周武王时期曾经立过战功的部族的后裔,封楚人的首领熊绎为诸侯。在楚国受封的时候,由于地处文化发展程度较为低下的荆楚地区,所以,一直被中原地区的诸侯国视为蛮夷。据说,周成王在岐山之阳与诸侯会盟的时候,由于楚国的地位低下,不能参与会盟,只能与鲜卑人一起守护火堆。尽管楚国在周初还很落后,但是,由于江汉之间有着广大的未开发的地区,这为楚国的向外扩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西周末年,楚国终于成为南方的一个大国。

分封制是周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度的实行,在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早期国家的政治结构。在夏、商时期,各方国部落与王室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各方国部落对于王室,常常是叛服不常,并没有固定的政治经济义务。所以,从文献中的有关记载来看,夏商二代,朝廷与各方国部落之间常常处于战争状态。在那样历史环境中的早期国家,时时都存在着分裂的危险。

分封制度的实行,特别是周公、成王时期的大规模的封邦建国、授土授民,彻底改变了夏商时期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本质。由于分封制度的实行,使得各地区与中央王朝之间有了明确的臣属关系,接受分封的各诸侯国,都由周王室根据血缘的亲疏、地理位置的远近,确定了各自地位的尊卑,以及对王室应尽的义务,这时的诸侯国,在本质上已经是中央王朝派出的统治机构了。正是从西周开始,中国早期国家才形成了与后世较为接近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分封制度是中国早期国家从原始的部落状态走向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一个重要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