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来到客家人最多的聚居地——梅州, 你一定会被风味万千的客家菜所深深吸引。 不少阔别家乡多年的海外游子, 一回到故土就醉心于品尝留在童年记忆里的客家美食。 一位九十高龄的海外老华侨曾动情地说, 尝尽山珍海味, 喝遍玉液琼浆, 都不如家乡的农家菜好。 如今在中国的许多大城市, 不难发现客家菜的“身影”, 即便在海外不少中餐馆里, 红焖肉、 清水鲩丸、 酿豆腐、 盐焗鸡等客家菜也颇受青睐。
在客都梅州, 常见的客家美食可分为客家菜肴和客家小吃两大类, 客家菜与潮菜、 广州菜并称广东三大菜系。 客家菜肴风味的形成跟客家民系的形成是分不开的, 就像客家话保留着中州古韵一样, 梅州客家菜也同样保留着中州传统的生活习俗特色。
客家人在历尽艰难险阻后成片聚居于粤东山区。 由于中原地区和粤东山区都属内陆腹地, 因此梅州客家菜用以入馔的副食品都是家养禽畜和山间野味, 海产品较少, 有“无鸡不清, 无肉不鲜, 无鸭不香, 无肘不浓” 的说法,日积月累, 客家菜慢慢地自成一家。
梅州的客家菜偏重“肥、 咸、 熟”, 其形成自然与梅州客家先民的生活环境大有关系。 首先因为他们耕山住山, 劳动强度大而荤食少, 肥腻一点的食品能有效充饥; 其次是梅州客家人在历史上因长期粮食不足, 多数人家长年累月喝稀饭, 而且水多米少, 煲成的粥“吹去一层浪, 喝来一条巷”, 菜咸既适合送粥, 又能增加体内盐分; 再次是山区草木多, 养成了客家人不惜柴木的习惯, 且他们觉得食物烹得越到火候越香。 客家菜的形成特点反映客家人勤奋节俭、 刻苦耐劳的传统美德。(www.xing528.com)
梅州客家菜除传统的盐焗鸡、 酿豆腐和梅菜扣肉等“老三篇” 外, 较具特色的要数遍布各县(市、 区) 的客家小吃。 客家小吃是客家饮食的另一部分, 是客家人逢年过节及做红白喜事才能吃上的“好东西”, 每种小吃几乎都与农事季节有关, 或者反映了一种习俗。 如正月元宵节客家人吃汤丸, 汤丸取“团圆” 的好兆头。 客家人的主食是稻米, 糯米制作成各式糕点称之为粄。如发粄, 把酵粉放入粄浆里蒸, 粄面隆起而分裂, 意为“笑”, 是发财致富的好征兆; 再如清明节的“清明粄”, 用艾草、 面粉等和好蒸熟, 有消暑之功效。
酿豆腐、 梅菜扣肉、 鱼鳞冻、 肉皮冻、 豆腐肉丸、 干炸萝卜肉丸、 清明粄、 百侯忆子粄、 七宝羹、 炸馓子、 留隍锦糕、 客家娘酒、 山稔酒、 擂茶、糍粑、 客家卤鸭脚、 盐焗鸡……还有梅州金柚、 红心蜜柚、 单枞茶、 牛肉干、梅菜干、 麦芽糖、 菊花糕等丰富特产, 想起来就会让人垂涎欲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