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田家炳事迹展览馆、叶剑英故居:梅州名人故居

田家炳事迹展览馆、叶剑英故居:梅州名人故居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田家炳祖居现已称辟为“田家炳事迹展览馆”, 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叶剑英故居于1992 年8 月经梅县人民政府批准划定文物保护范围, 2001年6 月由国务院宣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也是梅州市迄今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田家炳事迹展览馆、叶剑英故居:梅州名人故居

1. 人境庐

黄遵宪(1848—1905), 字公度, 别号人境庐主人, 广东嘉应州人(今梅州市人), 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杰出的外交家、 政治家、 改革家、 教育家和爱国诗人。 历史孙中山先生评价黄遵宪为“做大事, 不是做大官的学者”; 毛泽东先生把他归为近代中国革命先行者的行列; 温家宝总理曾引用他的诗篇勉励港人要以“杜鹃啼血, 精卫填海” 的精神去爱国爱港, 并引用梁启超先生的话评价黄遵宪为中国近代史上“明于诚, 练于事, 忠于国” 的伟人。

人境庐位于梅江区东山小溪唇, 庐之名取义于东晋诗人陶渊明“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的诗句。 人境庐于1884 年由黄遵宪亲自设计建造, 距今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 庐中保留着黄遵宪亲自撰写的对联: “万丈函归方丈室, 四围环列自家山。” 人境庐于1982 年3 月修复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 1989年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1990 年被评定为全国近现代优秀建筑物。1994 年3 月, 梅州市成立了“梅州市人境庐文物管理所”, 对其进行专门保护管理, 1995 年3 月, 人境庐被列为梅州市第一批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 拱辰楼、 万卷楼

田家炳, 1919 年出生, 梅州大埔县人。 他是香港田氏化工厂有限公司董事长、 田家炳基金会董事会主席, 是一位爱国爱乡、 热心公益的企业家和蜚声海内外的大慈善家。 田家炳不是香港最有钱的人, 也不是捐献钱财最多的慈善家, 但却是捐出财产比例最高的人, 他捐出了自己名下80%的资产。 他获得过英女皇荣誉奖章、 金山天文台“田家炳星” 称号, 并获英国MBE 勋章, 被国内30 余省、 市、 县授予荣誉公民、 荣誉市民称号, 且被数十所大学聘为荣誉教授。

拱辰楼位于广东大埔高陂镇银滩村, 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 为田家炳先生高祖父所建。 该建筑坐南向北, 占地面积320 平方米, 建筑面积264 平方米, 砖木结构, 二进院落殿堂式布局。 万卷楼建于清嘉庆五年(1801), 该建筑坐南向北, 占地面积81 平方米, 建筑面积140 平方米, 砖木结构, 为田家炳先生家族书斋。 田家炳祖居现已称辟为“田家炳事迹展览馆”, 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 中翰第

李光耀(1923—2014), 祖籍广东梅州大埔县, 为新加坡第一、 第二任总理, 曾任国务资政以及内阁资政, 被誉为“新加坡国父”。 李光耀不仅是新加坡的开国元老之一, 也是现今新加坡政坛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1959 年6月5 日首任新加坡总理, 在担任总理30 余年间把新加坡建设成为“亚洲四小龙” 之一, 在战后出现的亚洲领袖群中, 李光耀在位时间最久。 2011 年5 月14 日, 李光耀宣布退出新加坡内阁, 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中翰第位于大埔高陂党溪村, 属“下山虎” 式客家民居建筑, 平房砖瓦结构, 是李光耀的曾祖父于1884 年建造的, 至今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 中翰第旁边两山对峙, 左边鹰咀山蜿蜒起伏, 犹如龙飞凤舞; 右边蛇头岗傲然屹立, 又似潜龙欲奔, 地势极好。 正厅挂有李光耀先生曾祖父的遗像, 大门顶端“中翰第” 三个字铁画银钩。 2008 年9 月经大埔县政府修缮后, 中翰第辟为旅游景区“李光耀祖居”, 向游客开放, 成为县级保护文物。

4. 敦裕居

林风眠(1900—1991), 原名林凤鸣, 广东梅县人。 中国现代美术先驱,曾任国立北京艺专校长兼教授、 国立杭州艺专校长, 代表作有《春晴》 《江畔》 《仕女》 《山水》 《静物》 等。 林风眠是“中西融合” 艺术理想的倡导者、开拓者和极为重要的代表人物, 同时还是最早进行国画改革的画家之一, 他探索将油画与国画的优点和美感结合起来, 创作了一种令人感动的孤寂之美的作品。 林风眠以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近代中国艺术现代化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堪称中国美术艺坛引领群伦的大宗师

敦裕居建于清代, 位于梅县西阳阁公岭村, 是一座悬山式的四合院客家传统民居, 主体建筑为客家传统民居, 占地面积1155 平方米, 建筑面积现存约700 平方米。 该居坐南朝北, 前拥涟漪云影山色的半月形池塘, 后枕连绵苍松翠竹的老虎岩顶山。 敦裕居主体建筑为四合院式附筑一横屋的客家传统民居。 悬山式, 土木石结构、 夯筑夹砌泥砖、 灰瓦面平房。 平面布局为双轴线, 沿南北中轴线北端设门楼, 南端右侧辟一小门, 与大门成犄角, 避免大小门在同一轴线上相对。

5. 叶剑英故居

叶剑英(1897—1986), 原名叶宜伟, 字沧白, 广东梅县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帅之一。 叶剑英是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政治家、 军事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 长期担任党、 国家和军队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 在60 多年的革命生涯中, 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殚精竭虑, 做出了重大贡献, 建立了丰功伟绩, 深受全党、 全军和全国人民的爱戴与敬重。

叶剑英故居位于梅县雁洋镇, 是泥砖砌筑的农舍, 属粤东地区客家围屋,坐东朝西偏南。 整座围屋共有15 间房屋, 建筑面积350 平方米。 故居陈列叶剑英家中当年使用过的部分生产用具和生活用具等50 多件。 进故居左侧后角边两间是叶剑英少年时的卧房。 院内整洁清静, 远处青山含黛, 四野田园青翠, 环境优美。 1897 年4 月28 日, 叶剑英诞生在此, 并度过童年

叶剑英元帅纪念馆位于故居左侧。 馆前竖立2 米高叶剑英戎装铜像, 门楼上镶嵌杨尚昆题写的“叶剑英元帅纪念馆” 烫金大字。 门楼两边装饰浮雕,反映叶剑英的革命生涯。 新中国成立后, 叶剑英分别于1951 年、 1953 年、1971 年和1980 年四次回到故居。

叶剑英故居于1992 年8 月经梅县人民政府批准划定文物保护范围, 2001年6 月由国务院宣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也是梅州市迄今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 宋湘故居(太史第)

宋湘(1757—1826), 字焕襄, 号芷湾, 广东梅县人, 是清朝乾隆、 嘉庆、 道光年间杰出的诗人和书法家, 当时被皇帝钦点为“岭南第一才子”, 也是梅州八贤之一。 他的代表作有《红杏山房集》 《滇蹄集》 《汉书摘吟》 《后汉书摘》 等。 他主张“作诗不用法”, 反对模拟, 应自成一法。 “诗人自有诗家法, 得失千秋一片心。” 他倡导诗、 联创作应透过外表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 使作品脱去凡俗, 贵自然, 重神似, 直达“山水有清音” 的妙洁境界。

宋湘故居太史第位于梅县白渡镇创乐村象湖, 坐东向西, 为三进院落式,共有三堂、 两厅、 两廊26 间房, 占地面积约2600 多平方米, 是中轴对称布局的客家围龙屋建筑, 历代屡有修葺。 宋湘故居始建于明嘉靖年间, 为客家民居建筑之一, 因其地堡后山形似大象, 山前是一片沼泽地, 故此地被称为“象湖”。 太史第土木结构, 夯墙, 灰瓦面, 建筑面积2400 平方米。 此民居主体建筑为悬山式, 上堂屏风楷书“京兆堂”, 下设神龛, 供奉宋氏列祖神牌。下堂门坪右侧设硬山式斗门。

7. 李金发故居(承德第)

李金发(1900—1976), 广东梅县人, 我国第一个象征主义诗人、 雕塑家, 代表作有《微雨》 《为幸福而歌》 《食客与凶年》 等。 他的雕塑作品不多, 却成为第一个在法国最高艺术沙龙中展出雕塑作品的中国人, 他一生不大与文坛往来, 却以风格迥异的诗歌成为整个20 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潮流的一个源头。 在雕塑领域, 李金发稳重、 扎实、 严守法则而又略嫌保守, 他钟情的是16 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式的强调写实、 讲究力度的风格。在诗歌领域, 他却是一种新潮的、 怪诞的、 颓废的、 叛逆的形象。 相对于中国古代“温柔敦厚” 的传统诗教和五四时期写实派、 浪漫派的诗歌风格来说,他的诗作完全是一种陌生古怪的东西, 他也因此被人冠以“诗怪” 的称号。

承德第位于梅县梅南镇罗田上村, 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客家四堂屋, 至今保存完好。 承德第大门外有一块百多平方米的禾坪和一口池塘, 四周围墙水泥浇筑的花窗, 三个内大门, 有两堂、 两廊、 20 间房屋。 整座房子为土木结构, 墙是石灰、 沙、 泥、 糯米夯实的, 坚固洁白。 屋檐雕龙画凤、 屏风穿花、 中西结合、 气派非凡。 洋灰浇铸的花窗、 围墙和壁上的西洋式浮雕, 可以看出承德第当年的气派。

8. 丘逢甲故居(培远堂)

丘逢甲(1864—1912), 字仙根、 吉甫, 号蛰庵、 仲阏, 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 仓海君, 广东梅州蕉岭县人, 保台抗倭爱国志士。 他曾任光绪年间工部主事、 广东教育总会会长、 教育司长, 代表作有《柏庄诗草》 《岭云海日楼诗钞》 等。 丘逢甲曾力倡建立以清朝为正朔的“台湾民主国”, 与台湾绅民一起自主保台, 反对日本侵略, 维护民族尊严和祖国统一、 领土完整。 他在诗歌创作方面以忧时济世之作最为突出, 被梁启超誉为“诗界革命巨子”“天下健者”。(www.xing528.com)

培远堂离蕉岭县城14 千米, 地处文福镇淡定村, 后改名为逢甲村。 丘逢甲故居门前有一块半圆形的池塘, 水塘后面有两堂四横围屋。 四个门楼, 正门上有清末翰林温仲和题写的“培远堂”, 两侧对联“培栽后进, 远继先芬”,是丘逢甲本人所撰。 正厅匾额“积善余庆”, 为台湾巡抚唐景崧所书。 内堂匾额“念台精舍”, 是潮州金山书院掌教吴道镕题, 两侧对联“一室读书唯铸我, 十年种树当封侯”, 为清末状元夏同和题。 整个故居结构严谨, 气势恢宏, 丘逢甲后期的许多激动人心的壮丽诗篇都是在这里写成的。

这座极富客家色彩又反映思念台湾的围龙屋, 背倚庐山峰, 南接天马腾空, 东对玉笔峰, 北傍仙桥飞渡。 丘逢甲将他的围屋安置为坐西向东, 其用意是时时可以面向台湾。 在南北厢房上的楼窗也可以发现与其他窗户不同,窗顶成三角形, 下端成口字形, 不难看出是个“台” 字, 丘逢甲抗日保台的强烈意识, 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令人肃然起敬。

9. 谢晋元故居

谢晋元(1905—1941), 字中民, 梅州市蕉岭县人, 追赠陆军少将, 是我国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 1925 年, 谢晋元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学习, 后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 作战勇敢, 屡建战功, 历任排长、 连长、营长等职务。 谢晋元将军是现代中国人民爱国精神与民族正气的优秀代表,是深受海峡两岸民众及海外华人侨胞无限崇敬的历史名人之一。

谢晋元故居位于广东梅州蕉岭县新铺镇尖坑村, 由谢晋元曾祖父在清代咸丰年间建造。 房屋坐西向东, 为沙灰瓦木结构、 三幢合面两门楼平房, 占地面积1080 平方米, 建筑面积675 平方米, 两座大门分别命名为“儒林第”和“荆树居”。 为弘扬将军精神, 蕉岭县人民政府于1998 年拨专款赎回已散失的故居房屋, 整修后批准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2000 年拨专款兴建了谢晋元纪念馆, 与故居原有建筑相连互映, 并珍藏了大量展现将军生平事迹的图片、 实物。 2002 年, 谢晋元故居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 年被命名为“梅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0. 赵公武故居(武颂庐)

赵公武(1900—1953), 原名世清, 字懋森, 今广东梅州大埔县人, 民国安东省代主席。 他曾入读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第三期, 毕业后服务于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二师, 历任排长、 连长、 营长、 团长等职务。 1945 年秋,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赵公武奉命率军自滇入越南北部受降, 军部驻扎河内, 旋移海防。 日军投降后, 以军长兼代安东省主席(安东省省会为通化,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 北部划归吉林省、 南部划归辽宁省)。 1953 年夏, 赵公武因患病逝于香港, 时年54 岁。

武颂庐位于广东省大埔县高陂镇古野村, 该建筑坐北向南, 建于1947年。 武颂庐为砖木结构, 建筑面积452 平方米。 二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 左侧还有一拱屋和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洋楼”, 作为附属建筑。 整个建筑屋内梁架斗拱雕有花鸟飞兽, 屋脊两边用沙灰塑成高翘的殿堂式瓦顶, 大门两侧有人物、 山水、 花鸟等绘图梁, 工艺非常精致。

11. 罗卓英故居(江东小筑)

罗卓英(1896—1961), 字尤青, 号慈威, 谱名高哲, 广东大埔县人, 广东省原主席。 1924 年实现国共合作以后, 罗卓英在广州加入国民革命军, 任第一炮兵营上尉连长。 广东革命政府接连两次东征, 讨伐叛变的陈炯明, 取得胜利。 罗卓英参战有功, 被提为少校副营长、 营长。 他又先后两次率部参加北伐战争以及1930 年的中原大战, 因战功累累而升团长、 旅长、 参谋长、副师长、 师长等职。

1942 年, 罗卓英任远征军司令长官, 入缅作战, 后转往印度, 主持兰伽远征军训练。 1943 年, 罗卓英转任军令部次长, 兼军事委员会训练总监。1945 年, 日本无条件投降, 罗卓英奉命回粤, 任广东省政府主席。 1949 年,罗卓英携家眷迁往台湾。 退役后, 返回台南屏东静居。 1961 年11 月6 日, 罗卓英因病在台北去世。

江东小筑, 位于广东省大埔县湖寮镇岭下村的村头, 是一座典型的客家民居围龙屋。 “江东小筑” 是外门楼的屋名, 进入大门有一外天井, 外大门坐北向南。 主体建筑名为“晓亭公祠”, 坐东向西, 背山面水, 正面是风景秀丽的梅潭河。 该建筑属砖木结构, 规模雄伟、 气势宏大, 布局合理、 左右对称,前低后高、 主次分明、 坐落有序。 该屋有上、 下两堂, 中横屋亦有内外天井。屋内梁架拱斗雕有龙狮花鸟等图案, 工艺精美, 屋脊中间和两端用灰沙塑有鲤鱼含草, 颇为美观。 大门两侧壁画彩绘甚多, 古朴典雅。 整个建筑进深34.2 米, 面宽41 米, 占地面积1402 平方米, 建筑面积1091 平方米。

12. 吴奇伟故居(棣萼楼)

吴奇伟(1890—1953), 字晴云, 号梧生, 广东大埔县人, 民国湖南省主席。 1926 年, 北伐战争开始, 吴奇伟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十二师张发奎部下任三十六团中校参谋长。 在汀泗桥战役中, 他与团长黄琪翔领兵猛攻军阀吴佩孚部主力扼守的汀泗桥而立功。 1927 年春他被升为三十四团团长; 9 月升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师副师长兼三十团团长。 1930 年6 月他又升为第四师师长。抗日战争胜利后, 吴奇伟出任湖南省主席。 1953 年7 月10 日, 吴奇伟病逝于北京, 终年63 岁。

棣萼楼位于广东省大埔县湖寮镇密坑村, 坐东北向西南, 长13.8 米, 宽11.5 米, 高两层6.8 米, 建筑面积135.7 米。 棣萼楼为土木结构, 十间两厅,建于1943 年。 该建筑前后左右都有民居, 地方狭窄, 但设计非常巧妙, 在传承客家民居建筑的同时, 又进行了创新。 主体建筑两间一厅, 分前后两部分,前面中间为厅, 两侧各一个厢房, 后面有三个房间。 一楼的柱子为石柱, 二楼为木柱, 抬梁斗拱均雕有花草图案, 屋四周窗眉用灰塑成捆筒式竹帘, 既能挡雨, 又显得美观新颖。 整个建筑布局合理、 阳光充足, 十分舒适。 屋后山腰中一条显眼的斜凹宛如一条军人的武装带。

13. 姚德胜故居

姚德胜(1859—1915), 字峻修, 号克明, 广东梅州平远县人, 国家级勋章“一等嘉禾勋章” 获得者, 梅州八贤之一, 著名爱国侨商。 姚德胜为联络侨胞感情, 发展侨胞事业, 曾捐巨款创建马来西亚霹雳嘉应会馆、 中华总商会、 矿务农商总局等, 在海外创建学校教育侨胞子女。 光绪末年, 废科举,改新学, 姚德胜受到黄遵宪的鼓励, 拨出十余万银元, 在家乡兴学育才。

姚德胜故居位于大柘镇杞园村, 由他本人始建于1895 年, 整体为客家围龙的堂横屋构建, 坐西南向东北, 三堂四横, 面阔45 米, 进深28 米, 占地3553.2 平方米。 有大小厅堂15 间, 房38 间, 廊12 间, 门坪面积250 平方米,半月形池塘500 多平方米, 有门楼和照墙, 屋后还有150 平方米的半圆造型的花园。 该屋为木质梁构架, 三合土夯墙, 杉木瓦面, 硬底地底朱红色且多有彩图, 大门棚顶和柱间厅门等均设雕花屏风, 主堂墙体多有彩绘, 天井沿及檐阶通道等铺砌花岗岩石条。 整屋建筑材料上乘, 做工精细, 可谓画梁雕栋,至今光彩夺目, 很值得人们观瞻。

姚德胜故居的重要构建特点在于房屋求宽、 厅堂求大、 建材求精、 样式求美、 柱石求秀、 做工求细, 阴与阳协调, 主与次分明, 左与右对称, 把客家传统建筑的构架特色与装饰艺术特色巧妙地结合起来。

14. 张资平故居(留余堂)

张资平(1893—1959), 广东梅县人, 20 世纪30 年代初我国红极一时的作家之一, 代表作品有《梅岭之春》 《最后的幸福》 《爱力圈外》 等。 他策划筹建了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学社团之一“创造社”。 他的作品有众多的读者, 在文坛上影响深远。 他是创造社中的一位多产作家, 被誉为“中国现代言情小说的开山祖师”。 著名作家张爱玲就曾说过, 她曾迷恋于张资平的小说, 并深受其影响。

留余堂坐落在梅城江北东郊, 钟灵毓秀、 气势恢宏、 雕梁画栋, 是保存较好的三堂四横(假六横) 式客家民居。 它有70 间房间, 建筑面积1975 平方米。 门前有1200 平方米半月形池塘和900 平方米禾坪。 留余堂始建于清道光七年(1827), 迄今180 多年, 积淀了深厚的留馀堂文化。 清光绪十四年(1888), 工部右侍郎广东学政汪鸣銮为《留余堂试草》 作的序中赞曰: “粤之文, 以嘉应为最, 而张氏尤为嘉应之名族也。”

留余堂下禾坪矗立着七座举人楣杆, 标志着留余堂由十七世至二十四世(约80 年) 出了七位举人。 张其翰、 张其羽兄弟官至四品。 开基祖张应谦及其子张其翰、 张其羽, 其孙张麟宝、 张麟定等人被编入《光绪嘉应州志》。《留余堂试草》 前言曰: “自王父稻邨公卜居城东三坑村, 有负郭田数十亩,子孙读书为业。 嘉庆丁丑, 伯祖凤曹(张其翰) 先生补博士弟子员, 后八十年间, 一堂四世共处一室, 计进泮者二十四人, 食廪饩者十有一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