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老城区有一条古老的街道, 叫做“元城路”。 这个路名, 是为了纪念梅州文化教育的开创者刘元城。
刘元城(1048—1125), 名安世, 字器之, 号读易老人, 北宋魏(今河北大名县) 人。 刘元城年轻时登进士第, 却不愿做官, 从学于司马光。 司马光是社会责任心很强的大学问家, 刘元城跟着他学习, 道德、 学问等各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后来司马光任宰相, 刘元城被荐为秘书省正字。 从此,他的人生经历始终与司马光的沉浮荣辱紧密相连。 元祐年间, 刘元城任左谏议大夫宝文阁待制, 论事刚直, 不避权贵, 对皇帝当面诤谏。 旁人看见皆怕,称他为“殿上虎”。 这也注定了他的悲剧人生。
绍圣元年(1094), 刘元城被大奸臣蔡京、 章惇等迫害, 贬谪梅州。 作为梅州的佐贰官, 刘元城随遇而安, 决心在当地有所作为。 他发现此地民风淳朴, 而教育不够普及。 官学是梅州学宫, 规模很小, 且与一般平民子弟无缘。于是, 他决定办一所梅州书院, 办一所开放式的、 平民式的学校。 有见识的陈知州同意了刘元城的宏大计划, 在他的支持下刘元城把书院的地址选择在了梅州城中。
书院是民办教育, 政府是不会拨给经费的。 刘元城带头捐出了自己的一些随身积蓄与俸禄。 同时召集当时的名流士绅与社会贤达, 要求他们全力支持。 大家纷纷响应, 于是, 梅州城历史上第一所书院顺利落成。 接着, 刘元城建立了以学田为中心的教育经费筹措体系, 充分调动民间办学的积极性,发动民间学人、 宗族、 乡邑名流捐献田产作为学田, 其出产作为办学经费之来源, 由此保证了书院的“可持续发展”。
刘元城为书院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 规定了各个职务的固定岗位职责, 分别管理学生的授课、 考核、 生活和书院的经费、 祭祀、 安全保卫等;建立了生员定额、 课程设置、 学生考核等方面的制度; 制定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教条、 学约、 学训等。 这一套教育管理体制, 保证了书院教学质量的蒸蒸日上。 这个书院, 被梅州人自豪地称之为“元城书院”。 无论是从教师, 还是从实力各方面而论, 元城书院都成了当时全国最有影响力的书院之一。
当时贬在循州(龙川) 的大文学家苏辙是离他最近的文化知音。 他在给贬在儋州的哥哥苏轼的信中说, 告诉你一个大好消息, 才高八斗的刘元城在距我这里仅一山之隔的梅州开办了书院, 不但自己倾其所学, 还广请名士鸿儒, 学生济济满堂, 当地学风因而极盛, 远近闻名。 你说我们被贬的文人价值有多大! 可惜, 我和他都被监视而不能谋面也! 但我为元城兄作为文人不辱使命, 敢于走在全国书院先锋之列而感动! 苏东坡回信说: “元城乃真铁汉也!”(www.xing528.com)
元城书院的名气越来越大。 年迈的巢谷先生原本计划专程徒步去儋州看望东坡兄, 在途中听说了元城书院的消息后, 决定改变行程先赴梅州, 向元城表示支持与问候。 巢谷先生在元城书院开坛讲学, 上了一课又一课, 住了一些日子, 而后依依惜别, 不料竟然病逝于去海南的路上。
刘元城感到在梅州任职的这四年应该是他人生最辉煌的时期, 因为这个地方在他的教化下变得礼仪开化, 文明繁盛。 这四年, 他开拓了梅州文化教育的新时代, 也让自己找到了实现人生抱负的另一种方式。 他爱上了梅州,他决心在这里终老一生, 并写下了《梅州吟》 表述他这一心情: “渊明醉迷桃花园, 梅州更在桃园外。 城头闲看南飞雁, 两岸疏梅如雪乱。” 在元城书院蓬勃发展之时, 刘元城又遭到恶人进谏, 被囚车重刑押解赴京。 而后几经辗转,在晚年被允许回到都城居住, 职任中书舍人, 负责撰拟诏旨, 直至终年。
梅州人永远怀念着这位梅州人文的开先河者。 明末清初乡贤李二何在《松江书院序》 中说: “开辟全潮之山川者, 昌黎韩公; 开辟梅州之山川者……元城刘公也。” 刘元城就是梅州的韩愈。 有一首《卜算子》 这样赞颂刘元城: “大名苦读书, 京师正气歌, 品茗寒梅节似竹, 雄才势如虎。 七年流徙路, 四载梅州度, 千秋感恩书院故, 犹立南曲阜。”
到了南宋, 有人在州城之东南立祠祭祀他。 明崇祯年间, 程乡县令陈燕翼倡建州城北门楼, 塑元城之像于上, 此楼也被命名为“铁汉楼”。 后来人们又将北门至今仲元西中段的一条街称为“元城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