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程贤章:梅州好故事新书发布

程贤章:梅州好故事新书发布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程贤章凭长篇小说《围龙》 于1998 年在台北第14 届世界客属恳亲会上, 被评为客家杰出文化人士。1951 年,程贤章参加了土改运动。于是, 接受的是新中国的大学教育, 年轻而又有文学才能的程贤章获得了一个从事文学创作的时代机遇。1972 年, 国家政治文化政策有所松动, 程贤章得以恢复自由。20 世纪80 年代是程贤章文学创作的沉寂期。有的人因此称他为“两栖型” 作家。

程贤章:梅州好故事新书发布

程贤章, 1932 年生于印尼雅加达市, 6 岁回国, 广西大学中文专修科毕业。 他历任中学教师、 干部文化学校教员、 《汕头日报》 副刊编辑, 广东文学院专业作家、 副院长、 院长, 是《梅州日报》、 原《四清报》 创办人之一。迄今为止, 程贤章创作了中短篇小说40 余篇、 报告文学两部、 长篇小说10部, 获《人民日报》 报告文学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长篇小说《胭脂河》《彩色的大地》 《围龙》 先后被改编成电视剧, 长篇小说《青春无悔》 获华东地区优秀图书二等奖, 长篇小说《神仙·老虎·狗》 《围龙》 获第三届、 第四届广东鲁迅文学奖。 程贤章凭长篇小说《围龙》 于1998 年在台北第14 届世界客属恳亲会上, 被评为客家杰出文化人士。 他随后被聘为广东作家系列高评委、 广西师范大学、 嘉应大学客座教授、 广东文史馆馆员。 作为一个新闻记者出身的文化人, 他写过许多有影响的新闻作品。 他的报告文学《大亚湾的诱惑》 《梅江舞彩虹》 《板田巨变》 等, 都曾在重要评奖中获奖。

因为家贫如洗, 程贤章读完初等师范到乡村当了一名小学教师。 1951 年,程贤章参加了土改运动。 土改运动使他的文学才能得到了最初的展示。 他经常即兴编剧给宣传队演出, 很好地宣传了土改运动。 1952 年, 程贤章以“调干生” 的身份被保送到广西大学中文专修科学习。 在大学期间, 他学习勤奋,成绩优秀, 特别是写作课得的都是“A” 的成绩。 由于当时国家经济文化建设急需要人才, 1953 年, 程贤章大学毕业, 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知识分子

大学毕业后, 程贤章回到粤东地区, 先后做过中学教师、 中学团委书记、干部文化学校文化教员。 1956 年, 他在《鸵岛日报》 发表了诗歌大海》 和杂文《检察干部》。 1958 年, 他在干部文化学校做文化教员的时候, 因为“大跃进运动”, 学员都到生产一线了, 程贤章处于半失业状态。 当时, 国家正经历过“反右运动”, 许多作家被打成右派, 遭到文学界的放逐, 文学界遇到断代的危机, 需要一批新人来填补空白。 于是, 接受的是新中国的大学教育, 年轻而又有文学才能的程贤章获得了一个从事文学创作的时代机遇。

从1958 年到1965 年, 程贤章在《中国青年报》 《作品》 《南方日报》 《羊城晚报》 《汕头日报》 发表了许多短篇小说、 散文随笔、 报告文学。 其中, 发表在《中国青年报》 的短篇小说《俏妹子联姻》 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被认为具有较鲜明的客家韵味。 不久, 他被调到《汕头日报》 担任编辑。 后来他又任《梅州日报》 记者组、 编辑组组长。 记者生涯开拓了程贤章的眼界, 扩大了他的生活面, 培养了他的观察力, 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和充满时代感的思维方式。

1966 年, “文化大革命” 开始后, 程贤章像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成为“牛鬼蛇神”, 有过好些年的悲惨遭遇。

1972 年, 国家政治文化政策有所松动, 程贤章得以恢复自由。 1973 年,程贤章在几位文学前辈的鼓励下, 开始创作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樟田河传》。 这部小说的原稿本是写一位县委书记回到他当年打游击的地方落实一系列农村经济政策, 恢复农村的经济生产。 然而, 由于当时特殊的政治形势,小说为了出版必须适应当时的主流话语, 作者不得已做了很大的修改。 1976年, 小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发行超过50 万册。 不过, 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的又一次巨大变化, 这部长篇小说的思想倾向后来引起过争议。

1978 年, 程贤章被调往广东省文学院从事专业文学创作。 1979 年, 程贤章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这一年, 他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不要忘记工农兵》,这篇文章再次因为与主流话语不合拍引起争议。 两度受挫, 程贤章对自己的创作观念、 创作心态和创作方法进行了全面反思。 他甚至回到了故乡梅县,以梅县作为他的创作根据地, 沉入到生活当中, 期待着重返文坛。

20 世纪80 年代是程贤章文学创作的沉寂期。 1983 年, 程贤章与廖红球合作出版了长篇小说《彩色的大地》, 1987 年与王杏元合作出版了长篇小说《胭脂河》。 这个阶段, 他将大量精力投入到《风流人物报》 的创办中, 并在昆仑出版社出版了报告文学集《从祖庙到自由神》。(www.xing528.com)

作为《风流人物报》 的主编, 程贤章不仅自己撰写了大量反映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的报告文学作品, 而且带动一大批知名作家如韦丘、 沈仁康、 孔捷生、 朱崇山、 吕雷、 廖红球等参与到这项工作之中。 评论家认为, 程贤章采写的报道如《从祖庙到自由神》 《佛山, 高速度发展的道路》 《深化改革开放中的江门市》, 集中探讨了珠江三角洲有代表性的经济模式—— “佛山模式” 与江门起飞的成功经验。 其中关于建立“金字塔形的经济层次”、 加强人民群众的“投资意识” 及“一切竞争都归结为人才的竞争” 的观念, 对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这些作品似乎是在向那个当时还处于保守平静的中国展示: “整个南粤大地呼啸着改革的巨澜, 千百万人为铸造现代化广东文明, 开始了伟大而艰难的跋涉。”

就程贤章所从事的工作而论, 他有两个身份, 即记者和作家。 有的人因此称他为“两栖型” 作家。 一方面, 新闻记者是程贤章投身社会现实的职业依托, 他通过新闻采编的方式参与时代的进程, 感受时代的脉搏。 他的新闻采写能力又帮助他灵动地把握了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社会时代, 使他在文学创作一度走进困境、 似乎与时代社会脱轨的时候, 重新回到社会时代的前沿。另一方面, 他有文学的梦想和文学的天赋。 天生的文学叙议能力使他轻而易举地超越了绝大多数职业记者, 使他的新闻作品有一种天生的叙述上的可读性和思想上的深度; 而文学梦想则使他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与一般的职业记者分道扬镳, 促使他总是努力在作品中创造永恒的品质、 抵达永恒的境界。

如果说20 世纪40 年代的苦难经历是程贤章的第一笔人生财富, 这笔财富帮助他走进了文坛, 帮助他写出了一批清新质朴的文学作品; 那么, 20 世纪80 年代的以记者身份投身改革开放前沿就是程贤章的第二笔人生财富, 他又一次体验生活, 完成了他创作观念、 创作情感、 创作境界的蜕变, 这笔财富帮助他提升了人生的境界, 帮助他达到了又一个文学创作高峰。

程贤章在文学上的主要建树是他用自己的思想和语言, 构筑了一个客家的文学世界。 客家人的血脉, 客家人的命运和客家的生活体验, 在他的心灵中留下了一个难解的客家情结。 因此, 从文几十年来, 特别是近十多年来,他将自己人生中体察的客家生活真情、 人文胜景, 都揽入自己的文学作品中,以深邃丰富的文学思维和艺术形象, 领悟客家精神。 我们从程贤章的文学作品中, 可以解读梅州, 解读客家人的历史, 解读客家人的人文精神

程贤章的文学创作, 始终不渝地表现粤北地区客家人的生活, 或者以客家人的生活作为创作背景。 程贤章说从走上文学道路开始, 就把自己定位为写乡土情怀的角色, 后来随着整个客家研究的不断深入, 才慢慢意识到自己是在写关于客家的文学。 应该说, 程贤章在创作中, 对客家文化底蕴的开掘和对客家人文意识的张扬, 是发生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汉族民系, 客家人在国内和世界各地的影响越来越大。 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涌动, 海外客家人掀起一股寻根热潮, 程贤章则在文学上开始寻根。

如果说程贤章长篇小说《神仙·老虎·狗》 以客家地域为底色, 以客家人为主人公, 表现改革开放中客家地域的生活面貌和人们的精神面貌的话,长篇小说《围龙》, 则是他自觉地去开掘客家的文化底蕴, 表现客家人文精神, 张扬客家人个性的一个重要标志。 广东客家的围龙文化是客家民系千百年来文化积淀的代表, 也是程贤章创作的一个永恒主题。 在程贤章的一系列小说中, 通过俏妹子、 牛皋、 龙种、 灿烂、 疆域, 乃至程武、 天送、 梁酉生等一系列人物形象, 表现了客家的历史变迁, 热情地礼赞了客家的辉煌与灿烂。 近年来, 程贤章又创作了表现客家演变的小说《大迁徙》 和土改时期客家人命运的《仙人洞》, 以生动的形象和细腻的笔触, 真实地表现了客家民系独特的生存环境和独特的客家人文精神。

在同辈作家中, 程贤章可能是最具有经济头脑的作家之一。 据说, 他在写作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财富; 但他把自己的积蓄贡献给了故乡。 他过着俭朴的生活, 却在自己的家乡建了一个“作家山庄”, 为作家们提供良好的写作环境。 他用自己的稿费和积蓄, 买了许多图书, 包括一些名贵图书和珍贵版本, 他把这些图书捐献给了家乡梅州市梅县图书馆。 他作为广东省文史馆馆员, 还将自己收藏的许多珍贵的字画文物捐献给了广州一所大学。 他一家人过得并不富裕, 但他却无私地把自己毕生积蓄回馈给了社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