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1900—1991), 原名林凤鸣, 出生于嘉应州白宫镇阁公岭村的一个石匠家庭。 他从小跟着爷爷凿石劳作, 自幼喜爱绘画, 18 岁赴法国勤工俭学, 开始学习油画。 后他又到德国游学, 其间创作的许多作品充满了热情,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1925 年, 25 岁的林风眠回国, 受蔡元培之聘, 任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 是当时全世界最年轻的艺术院校校长。 不久, 又被聘为南京大学院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并负责筹办国立艺术院事宜。 1928年, 国立艺术院(不久改名为国立杭州艺专) 在杭州建校, 林风眠任院长(校长)。 1938 年, 杭州艺专与北京艺专在湖南沅陵合并为国立艺专, 废校长制, 改校务委员制, 林风眠任主任委员。 由于与同事意见不合, 林风眠辞职辗转至重庆嘉陵江边, 专心于探索绘画。
林风眠在主持两所国立艺专的13 年期间, 把主要心血用在艺术教育和艺术运动上, 但他仍在教学和教务之余创作了许多作品, 这些作品以油画为主,兼作水墨画, 同时, 他还写了20 余万字的论文、 评论, 翻译了大量外文, 力图从教育、 理论、 创作三方面推进美育和中国的艺术改造。 能集中体现他的思想情感的是油画《民间》 《人道》 《痛苦》 《悲哀》 等作品, 在这些作品里,热情的浪漫情调渐失, 对现实社会、 人生的急切关心成为主旋律。 如《民间》描写的是街头集市的一隅: 两个赤膊的农民愁苦地坐在地摊旁, 背后流动着为生计奔波的熙熙攘攘的人群。 迫塞的画面, 流露出沉闷和压抑。 大约1931年左右, 蒋介石偕夫人回奉化路经杭州时, 曾往艺专参观。 他见到《痛苦》一画时, 问林风眠是何意思, 林说: “表现人类的痛苦。” 蒋说: “青天白日之下, 哪有这么多痛苦?”
抗日战争期间, 他也创作抗战宣传画, 他明确地主张对日本侵略者“付之一战”。 这种社会政治态度和他的纯艺术探索并行不悖。
1945 年后, 林风眠在杭州艺术学院(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 担任教授, 授课之余, 埋头于画室, 默默耕耘。 1954 年他退休后,定居于上海, 被选为上海美协副主席和市政协委员。 从1938 年至1977 年, 整整40 年的漫长光阴, 林风眠始终进行着寂寞的艺术探索。 就题材而言, 这一时期主要是风景、 仕女、 禽鸟、 花卉、 静物和舞台人物。 作品的色调明朗,情绪转为平和, 对现实人世的实感演化为对自然和虚幻人物情境的描绘; 水墨和彩墨成为主体形式, 油画渐少, 激越的呐喊和沉重的悲哀转换为宁静的遐思和丰富多彩的抒写。 林风眠关于中西融合的观点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传统笔墨观念, 同时开启了对于诸如形式、 材料等方面的关注, 极大地丰富了20世纪中国绘画的创作面貌, 为众多后继者诸如吴冠中、 赵无极、 刘国松等提供了可借鉴、 深入的课题。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他实在可算作是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启蒙者。(www.xing528.com)
1977 年, 林风眠移居香港, 直至逝世。 在港十几年, 他画了不少追忆旧作的作品, 内容主要仍是风景、 静物、 仕女、 花鸟和戏曲人物。 新增加的画题, 有基督、 修女、 梦境、 屈原等。 总体来看, 他重现了呼唤人道、 歌颂生命两大主题, 风格更加自如、 奔放和强烈。 1986 年, 他的现代仕女画进入拍卖行, 一幅《美人》 拍卖到35 万港元, 另一幅《裸女》 价格达到42 万港元。与过世名家徐悲鸿、 齐白石、 傅抱石的作品差不多等价。
林风眠用他的一生探索美术创作, 试图努力打破中西艺术界限, 造就一种共通的艺术语言。 他无疑是一位富于创新意义的艺术大师, 对许多后辈画家产生过极深远的影响, 是整个20 世纪中国美术界的精神领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