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梅州好故事:桥梁专家李国豪,中国科学院院士,享年92岁

梅州好故事:桥梁专家李国豪,中国科学院院士,享年92岁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国豪1913 年4 月出生于梅县 月梅村, 是著名的桥梁工程与结构力学专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另有一件难忘的事情是, 李国豪和妻子叶景恩的两人天地中迎来了一个新的小生命, 他们的大儿子李归华。李国豪在研究中密切联系工程实际。李国豪于1964 年和1980 年先后当选为第三届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3 年当选为上海市政协委员会主席。2005 年, 李国豪教授因病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 享年92 岁。

梅州好故事:桥梁专家李国豪,中国科学院院士,享年92岁

李国豪1913 年4 月出生于梅县(今属梅江区) 月梅村, 是著名的桥梁工程与结构力学专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一个当年从广东梅县贫苦农家走来的青年, 以其不懈的努力, 在人生和事业道路上取得了为世人瞩目的成就。

1936 年, 李国豪毕业于同济大学土木系, 1938 年至1945 年在德国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专攻桥梁工程结构力学, 1940 年和1942 年先后获工学博士和特许任教博士学位, 发表的重要论文有《悬索桥按二阶理论实用计算方法》《弹性平衡分支充分差别准则》 及《桁架和类似结构分析新方法》 等, 被誉为“悬索桥李”。

1944 年冬天, 李国豪与维茨堡大学医院工作的医生叶景恩博士结为伉俪。二战结束后, 已迁至德国南部的李国豪偕同妻子坐上一节美军军列, 风尘仆仆地到了巴黎, 两天后两人又前往马赛, 住入了收容所。 正是冬天, 他们去小树林里拣来树枝生火取暖, 在地板上铺一条毯子, 这就是临时的家了, 幸好还有红葡萄酒, 每人每天一杯, 那酒的味道自是终身不忘的。 另有一件难忘的事情是, 李国豪和妻子叶景恩的两人天地中迎来了一个新的小生命, 他们的大儿子李归华。 归华义喻回归中华, 归华果然为全家带来了好运。 几个月后, 他们终于搭乘到了一艘从法国到越南的船只, 到了西贡, 那是1946 年3 月。 在西贡, 领事馆招待了食宿, 他记忆犹新, 那伙食非常糟。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离祖国更近了一步, 而他当时最大的心愿是回到祖国去。

1946 年夏回国后, 李国豪任上海市工务局工程师, 同时担任同济大学教授, 1956 年任同济大学副校长, 1977 至1984 年任校长, 此后任名誉校长。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任职期间, 他为同济大学在培养人才、 学科建筑、 发展科学研究和重建与德国的合作等发面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在繁重的教学、 行政工作和社会活动的同时, 李国豪坚持科学研究工作。20 世纪50 年代, 他从事桥梁的稳定和振动的研究, 并发表开创性论文《斜交各向异性板的弯曲理论及其对于斜桥的应用》。 “文化大革命” 期间, 他在逆境中研究解决了武汉长江大桥的振动问题和南京长江大桥的稳定问题, 撰写出专著《桁梁桥扭转理论——桁梁桥的扭转、 稳定和振动》, 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与此同时, 他致力于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的研究, 并写成专著《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计算》。 随后李国豪又从事地震工程、 防护工程与风工程的研究, 主编出版了《工程结构抗震动力学》 和《工程结构抗爆动力学》, 还撰写出版了专著《桥梁结构稳定与振动》 《桥梁与结构理论研究》,并在国外出版了研究成果——英文版专著《箱梁和桁梁桥的分析》。 在耄耋之年仍发展了公路曲线桥和斜桥的荷载横向分布的分析理论。

李国豪在研究中密切联系工程实际。 20 世纪50 年代他先后应聘担任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的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和主任委员。 从80 年代开始, 他力争上海南浦大桥和广东虎门大桥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 并担任这两座桥和汕头海湾大桥等专家顾问组组长, 进入90 年代后, 他又主持长江口交通通道和杭州湾交通通道的设计研究, 担任琼州海峡交通通道初步设计的高级顾问和伶仃洋大桥工程首席顾问等。 80 年代初, 李国豪作为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工程技术顾问委员会的首席顾问, 以富有远见的论证避免了一期工程下马, 并以其出色的理论分析“关于桩的水平位移、 内力和承载力的分析”,解决了工程中的桩基水平移位问题。

1977 年, 李国豪任同济大学校长。 上任以后, 李国豪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1952 年全国大学院系调整时, 同济大学由原来的理工医文兼具的综合型大学转为土建型的专门大学, 李国豪提出要将学校转变为以土建为主的综合型大学; 第二件事是李国豪提出要恢复同济大学过去特色之一, 也就是恢复与德国传统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系, 采用德语作为主要教学语之一。就这样, 李国豪以其恢弘的气魄, 出众才学, 运筹帷幄, 指点方略, 令同济卓然而成今日国内外公认的一所理工医文管理兼具的多科性重点大学, 功绩累累, 世人共识。(www.xing528.com)

李国豪又是一个社会活动家, 他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学术活动。 20 世纪50年代他担任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并组建上海力学学会, 任首席理事长。 80 年代起, 他先后担任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中国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首席理事长、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 中国工程学会联合会首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荣誉委员、 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首席会长、 上海市退(离) 休高级专家协会首席会长, 以及美国土木工程学会的缆索悬吊桥梁技术委员会的委员和顾问等。 他负责修订《辞海》 土建分部, 其后担任《辞海》副主编, 还负责《中国大百科全书》 土木卷的编撰。

李国豪于1964 年和1980 年先后当选为第三届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3 年当选为上海市政协委员会主席。 在五年政协主席任期内, 他创建了“政协之友社”, 建筑了政协大楼, 受到各个方面的称赞。 后被选为全国政协第七届常委。

1982 年, 李国豪荣获联邦德国歌德奖章, 1985 年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授予他荣誉工学博士学位。 1987 年联邦德国又授予他大十字功勋勋章, 以表彰他发展中德文化交流和科技合作的功绩。 李国豪是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的资深会员和中国组组长, 1981 年被协会推选为世界十大著名结构工程专家之一, 1987 年又荣获协会授予的“国际结构工程功绩奖”。

1955 年他被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后改称院士。 1994 年他被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双院士之一。 由于他对促进中国科学技术所作的贡献, 1995 年他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 1996年荣获“陈嘉庚技术科学奖”。

2005 年, 李国豪教授因病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 享年92 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