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德胜(1859—1915), 又名姚德和, 字峻修, 号克明, 平远县大柘镇高旬村人, 清末马来亚华侨巨富, 著名的锡矿大企业家, 人们称他为“姚百万”。 拥有巨额财富的他乐善好施, 爱国爱乡, 为祖国、 乡梓做了不少好事,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
姚德胜出生于梅州平远一户农民家庭, 家境清贫。 19 岁那年, 他随水客余宋二由家乡坝头坐小民船至汕头, 后换船到香港。 当时尚无轮船, 他坐的是“夹板舟”, 由香港到新加坡要走七天七夜, 再由新加坡转到马来亚芙蓉埠, 由老水客介绍至一家锡矿场当雇工。
姚德胜初入矿场, 样样生疏, 只能拿最低工资, 每月七八元, 做的是搬运泥土、 推送矿石等粗重活。 他虽做苦力工, 却留意采矿各部门的工作和公司的组织以及锡矿的精炼、 外销等业务, 又打听得知怡保埠干锡业的工人待遇较好, 乃离开芙蓉到怡保一矿场, 并当了工头。 两年后, 他不当雇工, 改做小贩。
姚德胜改做小贩后, 经常深入乡村, 学会了一口马来土话。 不久, 他开了一间“德和店”, 经营杂货, 由小贩摇身一变为老板。 他很会做生意, 业绩蒸蒸日上, 赚了不少钱。 怡保是著名的锡矿蕴藏地, 对于开矿业, 他已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除做生意外, 又开始向锡矿投资, 买矿山, 雇工开采, 成为华侨经营矿业的第一人。 姚德胜开矿成功之后, 更向各方发展。 他利用资本收买矿地, 共达数千英亩之多, 并采用新式机器, 装水管将离矿场十里外的河水引入, 用水力开发, 产量大增。 单水装备一项, 就值当时银圆50 余万元, 规模之大可想而知。 他又和当地富商组设公司, 承办霹雳、 森美兰各邦的酒税和典当税, 利润可观。 这时, 姚德胜总理各场矿务, 兼办酒税、 典当税, 统辖几十个机构, 指挥数千名员工, 有条不紊, 上上下下心悦诚服, 充分显示了他的才干。
姚德胜一方面经营自己的工商业, 一方面为同胞谋福利。 怡保因为锡业发达, 前去谋生的华侨一天一天增加, 工、 商各业也随着繁荣。 为联络侨胞感情, 发展侨胞事业, 姚德胜捐出巨款, 创建霹雳育才小学、 中学, 又资助应新、 明德两所学校。 这时, 当地政府为扩充市区、 改进市政, 规划了一片新市区, 但因地处偏僻, 很少人肯去投资建设。 政府便请姚德胜首先建筑店铺300 间, 他慨然答应, 且在预定的时间完成。 此举使当地人和英国人也为之敬佩。 至今怡保市内还有“姚德胜街” “德和园” 和“姚德胜巴刹市场”等建设, 这些都是为了让后人怀念他而命名的。 光绪十八年(1892), 在清廷驻新加坡总领事任上的黄遵宪也仰慕他的大名前往访问, 他们一见如故, 成为很好的朋友。 黄遵宪的学问文章在思想上也给了姚德胜不少的影响。(www.xing528.com)
姚德胜在怡保完成大部分公益建设事业后, 就着力举办家乡各项公益事业, 并频繁来往于平远、 怡保之间。 黄河水灾之时, 他一次就捐白银6 万两赈灾。 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平远大旱, 米价暴涨, 穷苦人家都到山上采挖树叶野菜充饥。 姚德胜召集平远各乡绅士商量, 查明受灾人数, 发给米粮或现款, 帮助灾民度过饥荒。 接着他又在县境创设平远15 乡太平义仓, 他为各义仓捐出稻谷数千石, 以备荒歉。 这种救灾、 备荒的义举, 由县逐级申报到朝廷, 光绪皇帝赐给他“乐善好施” 四个字, 并建牌坊。
光绪三十二年(1906), 他得知邻县蕉岭县傅、 丘两姓因争执山场而引起械斗, 双方各有伤亡, 县政府无法解决, 便捐资3000 多文银洋买下山场, 给两姓作为公地, 各得一半价款。 双方伤亡人员, 亦由他捐资抚恤。 他最后邀两姓当事人, 订立和解协约, 化干戈为玉帛, 受到傅、 丘两姓民众的赞扬。20 世纪初, 新学兴起, 姚德胜受到黄遵宪的鼓励, 拨出10 余万银元在家乡兴学育才, 首先在羊子甸创办一间芝兰小学, 还捐巨款资助平远县立中学。
民国初年, 姚德胜又捐献5 万元, 半数用来在羊子甸建筑可以容纳500 名学生上课和食宿的校舍一所, 余半数则购置田产, 作为学校的产业和永久经费。 在此期间, 姚德胜还为梅州许多学校, 如东山中学等校捐资助学。 对此,民国政府曾授予他“乐育英才一等奖”。 民国四年(1915) 1 月8 日, 姚德胜因病在家乡与世长辞, 终年57 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