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埔寨纸花
埔寨纸花已有260 多年的历史。 据《丰顺县志》 记载, 早在清乾隆六年(1741), 该地群众已开始制作没有枝叶的纸花朵; 民国九年(1920) 后,发展成花、 枝、 叶、 茎齐备的盆花。 当地群众每年元宵节都要举办迎纸花游行比赛。 元宵节那天下午开始, 各房亲纸花代表队抬着花台, 每台分三阶,每阶三盆纸花, 在赛花锣鼓的引路下, 一簇簇排成长队, 穿街过巷地游展,花队游行直到翌日的早晨才结束。 1957 年冬, 丰顺县召开劳模大会, 联合举办工农业成就展览会, 埔寨纸花在会上展出, 管理人员误以为是真花, 一一为之浇水。 1963 年,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召开, 选送30 盆埔寨纸花展出, 引起极大轰动, 有德国等好几个国家的客商当场签订合同, 定购埔寨纸花。 1987 年, 全国运动会在广州沙河体育馆举行, 省文化厅专程派两位干部到埔寨镇, 要求制作75 朵特大型号的木棉花, 每朵高2.5 米, 宽2 米, 为全运会开幕式增光彩。 改革开放以来, 埔寨纸花漂洋过海, 传播到中国香港、澳门、 台湾等地区及泰国、 马来西亚、 新加坡等国家。
埔寨纸花用料独特而考究。 主要用台湾优质通草纸制作花朵、 叶子等;用纸藤、 绢布、 铁丝、 铜丝等制作花枝、 树干; 用纸板、 白纸及小树头制作花盆和花卉的基根; 地蜡、 松香等用以对花枝叶效果的强化和过光。 制作一盆纸花要经由染色、 绕铜丝、 剪花瓣、 规花形、 制花朵、 组花、 过蜡等众多工序。 有些花的颜色不能先染, 像剪春萝, 它的花瓣外沿有一圈白色, 只能是做好花形后一瓣一瓣地用羊毫描上颜色。 而剪花瓣和规花形也不简单, 一盆花少则要用到上百片花瓣, 多则上千片, 而且统一一朵花的花瓣层次多、外形有差异, 这些在剪花瓣和规花形时都必须考虑周全。 做纸花工作量往往非常大, 例如做菊花, 一朵大的菊花就有几百片花瓣, 有时粘一朵花就要用一天的时间, 每一盆花最少要花十来天的时间才能制作完成。 埔寨纸花, 连花盆也是用纸制作的, 花的品种有牡丹、 兰花、 九里香、 玫瑰、 茶花、 古榕等40 多个, 这些纸花形象逼真, 都可以以假乱真。
五华石雕, 历史悠久, 从业人员众多, 名师巧匠辈出, 工艺精湛, 名闻遐迩, 已有460 多年历史, 故五华素有“石雕之乡” 的称誉。 在古代, 五华人就用石制斧、 锛以作为生产生活用具。 明代嘉靖十六年(1537) 起, 五华就有用石建桥和建房屋的基础。 清代, 五华的石宫、 石庙、 石室、 牌坊等风格独特, 石碑、 石刻笔画清晰, 石狮、 石像活灵活现; 用石制成门框、 碓、柱、 梁、 石狮等遍及乡间, 展现了五华历史悠久的文明。
新中国成立前, 五华从事石业的工匠大部分散在农村, 亦匠亦农, 仍民不聊生。 在农村生活日益窘迫的处境下, 五华工匠被迫奔走他乡, 凭一技之长, 出卖劳力。 清光绪二十二年(1842), 香港归英接管, 城市初建, 那时五华石工进港者众多, 百年来不下万人, 享有“东方明珠” 称号的香港, 建筑需用的各色石料十有八九出自五华石工之手, 凿山填海, 兴建桥梁、 码头、机场、 隧道等重大工程建设, 无不凝聚着五华石工的智慧和汗水。 五华人李浩如(球王李惠堂父亲) 就有“石行伟人” 之称。
新中国成立后, 五华石匠技艺更为精湛, 名师巧匠辈出, 使五华石雕得到进一步发展。 他们能凿石成门、 窗、 柱、 碓、 磨; 能铺筑道路、 桥梁、 码头、 海港; 能建高楼大厦、 石宫、 石屋、 石庙和牌坊。 如五华双华英烈庙等建筑, 古色古香, 别致美观, 富有民族特色, 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他们能雕刻千姿百态的人物石像、 石狮、 山水花鸟, 如李成炎专门雕刻毛主席石雕像, 形象逼真。 再如五华水寨大桥两尊石狮, 活灵活现、 气度非凡。 五华人的石刻、 石碑则笔画清晰、 刚劲有力、 别具一格。 如华城城隍庙的《榕夏》石刻, 竖排沉刻楷书《凤凰台》 等都是罕见的石雕工艺精品。 五华石雕技师不但在县内有许多杰作和贡献, 而且足迹遍及中国广州、 香港、 澳门、 深圳、海南、 韶关、 北京等省区及越南、 新加坡等国家, 1958 年, 五华县政府组织石工到北京玉带河建筑了一座3 米长、 2 米宽的拱式清水桥, 赢得了很高的赞誉。 五华石工们同时还参加了北京天安门广场和人民大会堂的建设, 受到了国务院的奖励。
历代五华石工的高超技艺, 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也留下了许多举世闻名的石雕精品: 五华水寨大桥石狮两尊(明代)、 广州越秀山五羊石雕(1959)、海珠广场解放军战士雕像(1977)、 珠海市珠海渔女(1981)、 广州烈士陵园叶剑英元帅雕像、 广州白云山能仁寺虎跑泉石卧虎、 南越王墓前的石雕群、北京烈士纪念碑石雕、 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 江西八一南昌起义纪念碑、 佛山城雕、 草原英雄小姐妹石雕像以及出口澳大利亚的石狮、 双环石马等, 均是五华石雕工艺的代表作。(www.xing528.com)
3. 兴宁版画
兴宁在我国新兴版画运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20 世纪30 年代兴宁被鲁迅先生称为“版画之乡”。 90 年代, 兴宁因其独特的客家民俗风情版画技艺、悠久的历史传统和规范的群众基础, 被中国版画家协会誉为“中国南方版画之乡”。
中国版画界一般认为, 鲁迅先生于1931 年8 月17 日在上海举办“木刻讲习会” 是新兴版画运动的开端。 参加学习的我国早期13 位木刻家中, 有5 位是兴宁人, 即钟步卿、 邓启凡、 黄山定、 陈铁耕、 陈卓坤。
兴宁籍早期木刻家中, 罗清桢是其中成就最大、 影响最深远者, 可谓是新兴木刻运动先驱。 罗清桢1932 年开始自学木刻, 与鲁迅先生联系密切, 曾得到鲁迅当面及书信的多方指导, 其间与同乡挚友陈铁耕等一道投入鲁迅倡导的新兴版画运动。 在罗清桢带领下, 一批兴宁青年版画家如陈铁耕、 荒烟、张慧、 王立、 罗映球等脱颖而出。
版画之乡的美术氛围与美术教育同时也催生了兴宁大量美术人才的崛起。自20 世纪30 年代以来, 从兴宁走出了众多名闻遐迩的美术家, 除了上述提到的人才之外, 还有黎毓熙、 傅思达、 马玉书、 曾新泉、 李凌云、 李仁康、 刘济荣、 张云辉、 曾道宗、 罗镜泉、 潘晋拔、 陈伟巨、 罗幼新等著名国画家、雕塑家、 版画家, 众多兴宁籍的中青年画家也如雨后春笋意欲“刺破青天锷未残”。 1991 年, 清桢版画会会长罗映球和清桢版画会顾问王立获“中国新兴版画贡献奖”。
新中国成立后, 版画之乡的传统在兴宁依然是生生不息。 1980 年, 老版画家罗映球(1914—2006) 倡导成立了兴宁市清桢版画会。 1986 年, 在日本横滨市举办的第十一回日中交流美术展中, 中方参展作品52 幅中有20 幅出自于清桢版画会员之手。 几乎在每一个年代, 都有一批以中青年版画家为骨干的美术家崭露头角, 引人注目。 至目前, 兴宁市清桢版画会共有会员逾百人,近年来创作版画超过3000 幅, 创作版画的热潮又逐渐在兴宁兴起。 2011 年6月, “刀笔传心曲·兴宁版画艺术作品展” 在珠海市古元美术馆开展, 展出兴宁籍著名版画家罗映球、 张运辉等18 位作者的100 多幅作品, 展品题材广泛、内涵丰富、 风格各异, 有着鲜明的客家特色, 广受好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