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丰顺埔寨民俗舞蹈—火龙表演

丰顺埔寨民俗舞蹈—火龙表演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丰顺县志》记载, 早在清乾隆六年 埔寨镇就有火龙表演的习俗。表演时, 在铳炮三声巨响后, 鼓乐、 鞭炮齐鸣, 几十个年轻人赤膊挥舞火龙率先登场绕三周, 此为金龙出洞仪式。1998 年, 埔寨被广东省文化厅授予“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称号; 2000 年, 埔寨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殊荣; 2001 年, “丰顺县民间火龙烟花艺术研究协会” 成立。

丰顺埔寨民俗舞蹈—火龙表演

1. 丰顺埔寨火龙

埔寨火龙是丰顺县埔寨镇村民闹元宵的独特传统节目。 据《丰顺县志》记载, 早在清乾隆六年(1741) 埔寨镇就有火龙表演的习俗。 每年元宵节,埔寨村民就会出钱、 出力制作火龙, 于元宵之夜在埔寨的龙身(小地名) 举行火龙表演活动, 祈求风调雨顺、 年年丰收、 祥和吉利、 岁岁平安

埔寨火龙的来历有一个曲折的传说。 相传古时候, 东海龙王有一个孙儿叫“浊龙”, 被老龙王派到莲花山调节风雨, 治理灾荒。 浊龙上任后, 不满分到此地, 牢骚满腹, 不为善举。 遇上天旱, 乡民求雨, 他不但不肯行云布雨,还有意堵塞河流, 弄得莲花山一带饿死的人更多。 乡民忍无可忍, 向老龙王告状, 龙王降旨公主青风, 携带屠龙宝剑, 到莲花山查处孽龙, 以平民愤。青风公主大义灭亲, 趁浊龙躺在山洞醉生梦死之时, 将其杀死, 斩成四段。她把龙头带回东海龙宫, 向父王复命; 把浊龙的颈部放在今揭西县的西山,后人就把那个地方称作“龙颈”; 又将浊龙的尾巴放在今揭西县的龙尾镇; 再将浊龙之身放在今埔寨的东面, 后人称这个地方为“龙身”。 青风公主处死浊龙后, 立即行云布雨, 滋润久旱之地, 从此莲花山一带的百姓安居乐业。 埔寨村民为纪念为民除害的青风公主, 便用竹篾、 稻草扎成金龙形状, 安上爆竹, 插上香火, 配以锣鼓, 进行燃放、 舞动, 俗称“烧龙”, 意在祈求金龙年年降临人间, 人间年年万事顺意。 随着时代的推移、 历史的变迁, 人们又在龙的首、 身、 尾各个部位装上烟花火箭, 绘上形象逼真的龙鳞, 再辅以烟架、 禹门和鱼虾等水族群英, 于是逐渐成为栩栩如生、 独具风格的埔寨火龙。此后每年元宵之夜, 都会吸引周边几万群众前来观赏, 如此盛况, 年年如是,世代相传。 表演只是在“文革” 时期中断了五年, 1972 年恢复至今, 声名远播。

埔寨火龙的表演形式一般有燃放“禹门” “烟架” “火龙” 三个部分。 竹篾结扎的“龙身” 全长可达35 米, 内装各式各样的烟花、 火箭, 用纸裱面,绘上色彩, 栩栩如生。 火龙具有张嘴、 吐珠、 躬身、 摇尾、 喷火等功能, 在舞动时能自动点燃、 发射各类烟花火药。 “禹门” 取材于大禹治水的历史传说, 门高6 米、 宽10 米, 内装各式烟花, 用导火线连接起来。 “烟架” 是用木料搭架若干层, 高达十余米, 每层叠结成不同的景观, 也用导火线连接。

火龙表演需夜晚在广场表演, 有火缆队、 喜炮队、 龙灯队(鲤鱼、 虾、鳌鱼等)、 火龙队和鼓乐队共100 多人配合表演。 表演时, 在铳炮三声巨响后, 鼓乐、 鞭炮齐鸣, 几十个年轻人赤膊挥舞火龙率先登场绕三周, 此为金龙出洞仪式。 然后, 长者从观礼台点燃一只“老鼠” 的导火线后, 绚丽多姿的“鲤鱼跳龙门” 引燃“烟架” 烟花, 顷刻间, “蜈蚣吐珠” “菊花盛会”“金鲤产子” “舰保海疆” “喜联庆佳节” “珠灯放光辉” “大闹天宫” “雪花盖顶” 等奇景不断展现。 紧接着, 火龙上场, 20 多名壮汉手擎火龙, 在绣球的引逗下绕场舞动表演, “龙眼” 闪闪发光, “龙身” 两边“火缆” 挥舞,“金鲤” “龙虾” 等竞相争游。 火龙绕场三周后, 向观礼台致礼, 由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点龙” (点燃火龙)。 霎时, “龙口” 吐出串串金珠, “龙身” 发出五彩缤纷的火花, 赤膊的擎龙汉勇往直前, 舞蹈动作古朴典雅、 粗犷雄浑,边舞边发射出各类烟花、 火箭。 一时间, 啸声大作, 万箭齐发, 流星漫天,火龙表演达到高潮。

埔寨火龙曾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庆典活动。 1987 年参加广东省首届民间艺术节表演; 1989 年应邀参加梅州市客家联谊会庆典暨世界客属联谊大会表演; 1990 年, 应邀参加福建省国际水仙花节表演, 1992 年应邀参加珠海市海上欢乐节表演。 中央电视台、 福建电视台、 广东岭南、 珠江、 深圳香港、澳门、 台湾, 以及日本、 泰国、 新加坡等20 多家电视台、 电台和报刊多次播放和载文盛赞埔寨火龙。

埔寨镇由于“火龙” 而闻名四方。 1998 年, 埔寨被广东省文化厅授予“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火龙之乡)” 称号; 2000 年, 埔寨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殊荣; 2001 年, “丰顺县民间火龙烟花艺术研究协会” 成立。

2. 席狮舞

席狮舞俗称“打席狮”, 是佛教盛传梅州时期, 结合客家文化所产生的一种传统民间祭祀舞蹈。 席狮舞源于梁朝, 是民间用来驱魔降妖的礼仪法式,传说其有降妖除魔的作用, 所以被民间广为推崇。 过去梅州宗教活动昌盛,从事佛教活动的人数较多, 因此民间举办丧事时都愿意请佛家弟子到家里做香花佛事, 以求日后平安。 而狮子寓意吉祥, 可驱除不祥之物, 因此席狮舞成为民间举办丧事的重要仪式。

席狮舞的传承人释宝华说, 20 世纪70 年代, 他家庭生活非常艰苦, 14 岁时便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务农, 18 岁时一次偶然的机会跟着身为和尚的父亲学起了做法事, 当时周围的和尚都觉得他与席狮舞有缘, 鼓励他学习, 于是他便下定决心跟随父亲学起了席狮舞。 经过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的刻苦操练,他渐渐热爱上了这种舞蹈。 释宝华掌握了表演席狮舞的精髓后, 把狮子的形态演得惟妙惟肖, 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 席狮舞表演难度非常大, 表演者要模仿狮子跳涧、 扑食、 饮水、 采青等各种动作, 这些都要靠硬功夫, 不可能一蹴而就, 少则几年, 多则十几年, 才能把功夫学到家。

席狮舞的道具和伴奏看似很简单, 但显现出一种客家人特有的质朴与亲和, 颇有“鼓盆而歌长歌当哭” 的意境, 并有祝愿保佑在世之人安康祥和之意, 因而深受民众喜爱。

3. 兴宁杯花舞

杯花舞是颇具兴宁地方特色的一种民间舞蹈, 它吸取道教歌舞的精华而成, 舞蹈动作优美婀娜, 音乐节奏欢乐明快, 杯声清脆悦耳, 再以民间小调和兴宁的水口山歌为基调, 独特地表现了客家青年的劳动和爱情生活。

“杯花” 原是道教的一个舞蹈节目。 道教很早就在兴宁流行, 至民国时期仍有一定数量的信教人员, 并于100 多年前创新改革成杯花舞。 以前, 道士在表演时是用五句板说唱的竹板进行击拍的, 后来道士朱官祥进行改革, 以兴宁产的“伯公杯” 代替竹板, 使节奏更多样, 声音更清脆, 表演更具技巧性, 令人耳目一新, 成为兴宁道教特有的舞蹈形式。 做觋表演的杯花舞主要表现三个奶娘到茅山学法除妖的故事。 舞蹈时舞者双手各持一对白色瓷质的伯公杯, 两只杯子相互敲击着不同的节奏, 边舞边唱, 很有民间特色。 道士凌佛桂从朱官祥处学到后一直沿用并流传至新中国成立前。

新中国成立后, 道教法事基本停止, 但杯花舞却始终流传于民间, 经过舞蹈工作者的不断整理加工, 杯花舞已更加复杂、 完善, 并成为当地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之一。 1957 年“五一” 节, 兴宁杯花舞作为广东省代表团的节目之一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全国音乐舞蹈汇演大会, 舞蹈队受到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宋庆龄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2004 年,兴宁市被广东省授予“杯花舞艺术之乡” 荣誉称号; 2008 年, 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的殊荣。

4. 平远船灯舞

平远船灯舞是平远县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2008 年11 月, 平远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广东船灯舞之乡”。 平远船灯舞在平远县流传已有200 多年的历史, 每逢春节、 元宵、 端午、 中秋节以及喜庆丰收之时, 差干、 仁居、 上举、 泗水等地的群众便由家族或村寨自发制作、 排演船灯舞, 以此来庆祝节日, 表达丰收后的喜悦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平远船灯舞表演形式有单船、 双船、 三船或多船, 通过追船、 跳船、 漂船、 旋船、 拉船、 汇船等进行表演。 船灯舞由3 人表演, 有男女演员各1 人,男饰老翁, 女饰孙女, 以歌为主, 分别在船头、 船尾表演, 还有一个藏在舱内操纵彩船, 用一布条系于舱内前后对角处, 伴在双肩, 双手抓紧前后横档另一对角处。 表演时, 将船体舞动, 前后左右行进, 停靠摇摆自如, 全由操船者控制, 舱内舱外表演动作娴熟, 配合默契, 自始至终给人以“船在水中行, 人在船中舞” 的韵味。 伴奏乐器以民间管弦乐器如唢呐、 笛、 扬琴三弦、 板胡、 二胡等为主, 有时还加上锣、 鼓、 钹、 铛等打击乐器, 节奏明快,气氛热烈。 船灯舞的曲调大多为民间小调, 如《渔家乐》 《闹元宵》 《迎风斗浪》 《夜行船》 《卖杂货》 《十二月古人》 等, 表演内容起初为爷孙两人出海捕鱼, 娱乐升平, 以后逐渐增加男女谈情、 劝世讽俗之类的内容, 无固定形式。

5. 蕉岭莲池舞

蕉岭莲池舞又名“打莲池”, 是粤东地区香花佛事舞活动中的打莲池不断发展形成的民间舞蹈。 据传, 打莲池是兴宁的牧原和尚(俗名何南凤, 中举后到曹源寺出家, 创立“横山堂” 流派, 曾主持兴宁、 龙川、 江西、 福建等地庵寺, 其“横山堂” 流派后来远传东南亚一带) 专为亡故母亲设立的人生礼仪宗教舞蹈, 在梅州客家地区流传至今仍然盛行。 打莲池时, 由僧(尼)在超度女性亡者的佛场上设一个纸扎的、 直径约三尺状似莲花的圆圈, 外沿四方种有四种4 ~16 朵开放的纸制莲花, 分别代表东、 西、 南、 北四个方向。上场表演的僧(尼) 一般6 ~8 人不等, 人数必须是偶数, 若僧尼同场则表演最为精彩。 形式是和尚身披大红袈裟, 右手执锡禅杖, 杖环上穿有数枚铜线,左手拿红布包着的铜杯, 杯内放一铁珠。 与之相对排列的尼姑身穿黑色戒服,全数手执摇环, 通过目莲行孝救母的故事边演边唱, 时而相对顿杖摇铃, 时而舞动禅杖火把, 把目莲救母时穿火阵、 破地狱的情景演示得气氛热烈而不失肃穆。 目的是教育后辈敬重母亲, 牢记母亲的养育之恩。(www.xing528.com)

打莲池在蕉岭县一带流传了300 多年, 在发展中不断渗进了客家民间其他艺术成分, 因而具有蕉岭客家地区民俗文化独特的风格, 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

6. 茶阳花环龙舞

花环龙又名“草圈龙” “骑墙龙” “双龙抢珠”, 流行于大埔县, 是改进后的民间舞龙灯活动, 源于茶阳镇下马湖村的“软腰龙”。 200 多年前, 下马湖村民为祭祀宗祠, 自发组织舞龙活动。 所舞的龙用竹扎纸糊成龙状, 龙头内插上蜡烛, 在村内外游行。 每年的春节和元宵, 村民们都要举行舞龙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 花环龙仍有活动, 20 世纪50 年代后期逐渐消失。 1980 年冬, 大埔县文化馆舞蹈辅导干部张广哲对茶阳下马湖和青溪桃林的舞龙活动进行调查摸底, 并组织民间制作工匠、 舞龙骨干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 从而形成了现在誉满广东的优秀民间舞蹈—— “花环龙”。

改革后的花环龙分青龙和红龙, 龙头灵活轻巧, 龙身美观鲜艳, 龙服印制龙图案, 寓意平安、 吉祥。 花环龙的龙身由绳索将一个个篾圈连接而成。篾圈上粘满有颜色的沙纸条, 远远看去, 给人以龙身浑圆丰满的整体感觉,舞动起来异常柔软灵活。 改革后的花环龙在继承中原汉族龙舞的基础上,吸取、 运用、 发挥了我国民间传统舞蹈、 古典戏剧舞蹈“刚中带柔、 柔中寓刚、 刚柔相济” 的特点, 以“文舞” “软舞” 为基调, 使花环龙舞得娇柔婉转、 潇洒飘逸。 经过不断改革创新, 花环龙优秀作品层出不穷, 主要作品有《双龙戏珠》 《双龙出海》 《群龙腾飞》 《双龙会》 《龙腾盛世》 《龙狮共舞》《鲤龙会》。

1999 年, 茶阳镇被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花环龙之乡)”;2000 年, 该镇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花环龙之乡)”。

7. 鲤鱼灯舞

大埔鲤鱼灯舞最早的活动地为百侯镇的侯南村, 由族人杨缵绪从陕西带回。 杨缵绪, 清康熙辛丑进士, 乾隆二十二年(1757) 任陕西按察使。 依此计算, 大埔侯南村的鲤鱼灯舞始于240 多年前。

鲤鱼灯舞属花鸟鱼虫一类的抒情民间舞蹈。 它寄物寓言, 借助舞蹈艺术形象思维的比兴手法, 通过拟人化的舞蹈动作和语言, 反映人们的思想、 感情、 愿望和理想。 同时, 人们还把鲤鱼看作吉祥、 幸福的象征。 在汉族传统的春节、 元宵节活动中, 人们用舞鲤来迎新岁、 贺新春、 闹元宵, 对新的一年、 新的岁月寄寓美好的期望。

广东省大埔鲤鱼灯歌舞的代表作是《鲤跳龙门》。 它分为三个阶段, 分别为“群鲤嬉春” “比比交尾” 和“鲤跳龙门”。 “群鲤嬉春” 美于形, 金鳞翩翩嬉水中; “比比交尾” 富于表情, 亲情融融, 以情感人; “鲤跳龙门” 富于想象, 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8. 青溪仔狮灯

仔狮灯源于大埔县青溪镇, 属于花灯类的舞蹈, 流传于大埔县的青溪、茶阳、 湖寮等地。 它吸取了大埔提线木偶的技艺, 使狮与球连成一体, 由1人操纵, 变化出各种仔狮戏球的仪态。 表演时, 在广东汉乐音乐伴奏下, 众仔狮各抢一个彩球, 抛抛接接, 忽离忽合, 欢快起舞。 1983 年, 仔狮灯被评为广东省民间舞蹈创作奖; 1984 年参加新中国成立35 周年广东首届艺术节演出; 1986 年被评为全省民间舞蹈比赛丰收奖; 1988 年参加广东省首届欢乐节的演出; 1989 年, 仔狮戏球被收入《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 1990 年12 月, 仔狮灯被收入国家文化部组稿出版的《中国民间艺术辞典》; 1997 年1月, 仔狮舞赴京参加1997 年春节八省电视台联合拍摄的“天南地北喜迎春”节目。

9. 五华竹马舞

五华竹马舞历史悠久, 明朝末年传入五华北部, 距今已有600 多年历史。它主要分布在新桥、 华城、 潭下、 岐岭、 转水等镇, 具有相当庞大的群众基础, 特别是原新桥镇, 竹马舞代代相传, 绵延不息, 鼎盛时期曾有演出戏班22 个, 遍及各村各寨。 现已83 岁的竹马舞传人李宗强谈起竹马舞即手舞足蹈, 他的家庭竹马舞演出队很受百姓欢迎。

竹马舞表演道具独特, 有竹马、 舆车、 浪伞、 唢呐、 彩扇和鱼、 鸡、 鹅、兔等饰物。 角色众多, 有竹马郎、 竹马娘、 丑公、 丑婆、 推车手、 浪伞女、唢呐手、 礼品女、 妹子等。 近年来, 县文化主管部门组织县文化馆专业人员对五华竹马舞进行挖掘整理、 加工提高。 如今的竹马舞, 热情奔放, 诙谐风趣, 以人唱灯、 以灯喻情, 载歌载舞, 情景交融, 丑公丑婆舞扇花, 马郎穿袍骑竹马, 侍女紧跟撑幌伞, 新娘摇扇坐推车, 鸡鸭鱼鹅头上戴, 翩翩妹子手掌遮……具有强烈的地方风情特色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2004 年参加中国梅州首届国际山歌节, 竹马舞《姐妹祝寿回娘家》 荣获表演金奖, 创作一等奖。 2005 年参加广东省岭南民间艺术汇演, 竹马舞《客家妹子回娘家》 荣获银奖。 2006 年元宵节参加梅州市客家山歌旅游节, 150人大型竹马舞《旅游请到五华来》 荣获一等奖。 2006 年, 参加在云浮举办的广东省民间艺术汇演, 大型民俗竹马舞《客家妹子回娘家》 荣获金奖。 2000年, 新桥镇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10. 铙钹花

铙钹花相传始于唐朝, 流行于福建连城, 宋朝末年后由莆田传入梅县一带。 其源流是佛教传入梅州以后的香花派, 是“香花佛事” 项目之一, 是梅州城区及周边地区客家人特有的一种民间传统宗教信仰舞蹈, 是客家民众在进行传统人生礼仪“香花佛事” 时僧(尼) 穿插进行的一种类似杂技的技艺表演, 也是梅州民间办丧事时必需的传统表演项目之一。 它的道具是铜制大钹, 重约1 公斤, 直径约有40 厘米。 通常由一个僧(尼) 在场地中央持钹表演, 四五个僧尼边上鼓乐伴奏, 表演的花样套式有单转钹、 双转钹、 高空飞钹、 黄龙缠身、 秕谷逗鸡、 罗汉翻身等数十种。 最惊险的是高空飞钹, 将铜钹抛高一二十米之后用手或小竹竿接住旋转, 难度较大, 富于技巧性和观赏性, 在民间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

在打铙钹花时, 和尚、 尼姑们穿着既有民间色彩又保有出家人传统的素色唐装, 手持红铜制成的铙钹, 在锣鼓声中翩翩起舞。 他们的表演动作娴熟,造型生动, 时而“猿猴奉果” “狮子滚球”, 时而“雄狮开口” “金龙缠身”,一个个优美舞姿动态令人目不暇接。 更妙的是一对铜钹在他们手里运用自如,还可以耍出变化多端的花样来, 他们有时将一个钹放到另一个钹上旋转, 有时又将钹顶在手指头上旋转, 或是突然将钹抛向高空, 又稳稳地接住舞动,以此博得人们的喝彩。 他们的另一个绝招就是将飞快旋转的钹用一根近两米长的竹竿顶起来, 再放在用手握住的筷子一端, 一边保持平衡, 一边舞动,煞是好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