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弥足珍贵的青铜编钟, 到气势恢宏的长乐台遗址, 再到璀璨夺目的水车窑, 谱成的一部又一部历史乐章, 生动形象地告诉了我们: 汇成客家民系的一支又一支先民, 原来自遥远的莽莽中原迁徙而来; 汇成客家文化大海的江河, 发源于远古的黄河、 洛河、 渭河一带。
中原, 亦称“河洛”, 狭义而言, 是黄河、 洛河洛阳一带; 广义来说, 是包括关中、 渭河在内的黄河中游一带。 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是中华文化最集中、 最具代表性的地方。 从上古到魏晋南北朝甚至唐代, 中原一带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都远远高于南方特别是岭南地区。
假如说, 携带六架编钟千里迢迢南下避难的楚国贵族可能是最早从中原迁徙梅州的“零散客人”, 那么, 建造长乐台的赵佗及其左右官员, 以及跟随他们戍守或者生活在狮雄山、 古佗城一带的兵民们, 就是第一批大规模“成建制” 迁徙梅州的中原汉人了。 当年, 秦始皇派遣了50 万大军驻扎岭南, 而后, 这些官兵大部分且认他乡作故乡, 其中一部分就成了今天粤东、 粤北、赣南地区客家人的祖先。
此后每逢北方战乱不已, 中原衣冠士族(中产阶级以上) 就不断地南迁,常常是率族而迁, 大规模“成建制” 而迁(穷人没有什么财产, 不用担心在战乱中失去什么, 也没有迁徙的经费, 因此是不愿意迁移的)。
据史书记载, 规模浩大、 影响深远的迁徙主要有五次:
第一次大迁徙, 在汉魏北方群雄争霸、 东晋八王之乱、 五胡之乱时期;
第二次大迁徙, 在唐朝安史之乱黄巢起义、 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
第三次大迁徙, 在北宋末年宋高宗南渡时期;
第四次大迁徙, 在明末清初鼎革时期;
第五次大迁徙, 在晚清太平天国事件、 广东西部土客械斗时期。(www.xing528.com)
一批又一批的客家先民在大迁徙的过程中给当时尚属落后的南方特别是岭南地区, 带来了源自中原的先进文化、 先进生产技术, 播种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苗。 他们是先进文化的代表者、 传播者, 是敢于创造新生活的开拓者、 进取者。 一次又一次, 南迁, 南迁, 再南迁, 横渡长江, 辗转鄱阳湖,上溯赣江, 横穿武夷山, 翻越南岭……千百年颠沛流离, 坚韧不拔, 繁衍生息, 同时和畲瑶土著民族融合, 奉行“拿来主义”, 终于形成了汉族人中独具特色的一支民系——客家人; 千百年艰苦卓绝, 磨合碰撞, 建设家园, 客家人中的一支又一支落足于粤东北山区, 终于形成了客家之都——梅州市。
穿越历史隧道, 我们可以从梅州各县建制过程中远观到这种形成过程:东晋咸和六年(331), 兴宁县从龙川县析出, 辖今兴宁、 五华全境及龙川、紫金一部分, 在梅州各县中最先建县。 东晋义熙九年(413), 以东官郡五个“流民营” (难民营) 为基础设置义招县, 后来, 更名为万川县, 最后定名为大埔县。 宋熙宁四年(1071), 五华县从兴宁县析出, 初名为长乐县, 因南越王赵佗在此筑长乐台而得名。 南朝齐时(479—502), 程乡县从海阳县分出,成为梅州、 梅县、 嘉应州的前身。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 平远县从程乡县析出。 明崇祯六年(1633), 蕉岭县从程乡、 平远所辖之地析出, 初名镇平县。 丰顺县原属海阳, 建县于清乾隆三年(1738), 是梅州最晚设置的县。
明末清初以来,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 经济原因, 客家人从梅州市这个大本营再出发, 流向四川(湖广填四川), 流向台湾(大部队跟随郑成功收复台湾), 流向海外(下南洋)。 但是, 不论流到哪里, 深山、 海角、 天涯、 番邦,那一口梅州口音的客家话始终不变; 记载根在何处源在何方的一部部“家谱”“族谱”, 始终作为传家宝贝而祖辈相传; 向世人宣示祖宗源流的“堂联”“堂号”, 始终写在鲜红的纸上贴在大门口。
例如, 赖际熙等撰的《崇正同人系谱·卷二·氏族》 所载“钟氏” 条云:“其族皆中州, 东晋末, 有钟简者, 世居颍州……元熙二年(420), 避寇南迁。” 钟氏堂号是“颍川堂”, 堂联为“高山流水第, 舞鹤飞鸿家”。 “高山流水” 说的是春秋时期著名音乐家俞伯牙与樵夫钟子期的佳话, “舞鹤飞鸿” 典出东汉末年名臣钟繇书法若飞鸿戏海, 舞鹤游天。 钟子期和钟繇都是中原人。
蕉岭《程官部黄氏家谱》 载: “侃公由江夏而迁光州之祖也。 仅方数世,锡祖字天与, 因寇乱, 因光州固始入闽, 卜居邵武之和平。” 黄氏堂号是“江夏堂”, 堂联是“江夏源流远, 颍川世泽长”。 颍川在河南, 江夏在湖北, 这一内容反映了黄氏迁徙的过程。
《道光五华蓝氏谱》 载: “我蓝氏, 系出汝南。” 蓝氏堂联是“汝水源流远, 蓝田世泽长”。 汝水在河南, 蓝田在西安, 堂号为“种玉堂” 或者“汝南堂”。 种玉堂讲的是梁惠王三年(前398), 有一名为秦子的嬴姓人受命为蓝(即蓝田) 君, 他的后代遂以封邑地名为姓, 称蓝姓, 而蓝田出美玉, 唐诗有“蓝田日暖玉生烟” 的名句。
梅州曾氏的堂联是“东鲁家声远, 南丰世泽长”。 讲的是曾氏南迁之前盛于山东。 西汉末年, 曾氏祖先率族人千余人南迁渡江, 散居在江西庐陵一带,其中一支后来由南丰迁入广东蕉岭, 此支便是客家曾氏入粤的始祖。 而后其子孙又流布于粤东、 粤中、 中国台湾乃至泰国。 堂号是“三省堂”, 尊崇孔子的高足、 四大贤人之一的曾子, 尊崇他的修身之道“吾日三省吾身”。
类似例子不胜枚举。 无一例外, 客家人所有姓氏的族谱和堂联堂号, 都将祖先、 源头指向中原。 无论是浩如烟海的庙堂正史, 还是无边无涯的田野调查资料, 或是一件又一件的远古文物, 无不有力地证明了客家人的祖先来自遥远的中原大地。 所以, 这就难怪客家人的语言(即客家话)、 民居、 民间艺术、 风俗习俗、 饮食、 教育观念等各个方面, 无不凸现着中原文化的印记、无不闪动着中原文化的影踪、 无不深藏着中原文化的基因。 古朴而鲜活的客家文化, 渊源在远古的中原历史之中; 博大而精深的客家文化, 发轫于伟大的中原历史之中; 丰富而多彩的客家文化, 根植在深邃的中原历史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