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作为著名的侨乡之一, 有三大特点: 首先是漂洋过海、 开拓创业的历史早; 其次是华侨的人口多, 分布的国家和地区广; 再次是梅州籍的华侨、华人做出的历史贡献大。
其一, 漂泊冒险, 勇于开拓。
漂洋过海早, 梅州的华侨起源于700 多年前。 宋朝末年, 程乡人卓谋与同宗800 壮丁跟随文天祥起兵抗元, 随后因失败遁海远走, 来到今天的印尼加里曼丹岛(时名为婆罗洲), 在岛上开荒垦殖, 安家落户。 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 一支含有客家人的队伍在马来亚上岸迷路掉队, 遂在今马来西亚吉兰丹州与拉顶山区定居。 可见最早的一批梅州人移民海外, 多出于政治原因或触犯当时的法律, 避祸远走他乡。
罗芳伯又名柏芳, 于清乾隆三年(1738) 出生于梅县石扇一耕读之家,“自幼学文习武为群儿冠”, “遇事勤奋, 乡里称之”。 乾隆三十七年(1772),罗芳伯与百余名亲戚朋友漂洋过海, 来到盛产金矿和钻石的婆罗洲(即今印度尼西亚西部的加里曼丹岛)。 罗芳伯在站稳脚跟后, 积极联络苏丹和当地土族头人, 成立华侨与当地民众相结合的军队, 奋力击退外来入侵者, 取得了东万律的管辖权。 1777 年, 罗芳伯根据当地人民的意见, 以东万律为首府,着手建立“兰芳公司”, 并组织“兰芳大总制”。 在他管辖下的11 万民众一致拥戴他, 称他为“大唐总长”, 敬称为“芳伯”。 兰芳公司直到1884 年才被荷兰殖民政府侵吞。
此外, 在乾隆年间, 有程乡人吴元盛率众平伏婆罗洲北部, 自立为王,建立戴燕王国, 实现不同于兰芳公司的王位世袭制, 立国百余年, 后被荷印政府吞并。
其二, 落地生根, 后裔众多。
梅州籍的华侨华人总数为200 多万, 分布在世界上60 多个国家和地区里,人口多分布广。 梅州华侨的主要聚居地在东南亚一带, 印度洋上的岛国毛里求斯和法国海外省留尼旺也不少。 从祖籍地看, 来自梅县(含梅江区)、 大埔、 丰顺的华侨就占了华侨总人数的八成。 以东南亚的华侨华人分布为例,丰顺县的华侨主要分布在泰国, 像泰国的前总理他信和现总理英拉兄妹就是丰顺华侨的后裔。 大埔的华侨主要在马来亚半岛和新加坡一带谋生营商为多,像新加坡的政要李光耀、 李显龙父子就是大埔华侨的后裔。 梅县(含梅江区)的华侨分布较广, 印尼人数最多, 马来西亚、 泰国、 缅甸也为数不少。 所以游客来到梅州, 就会发现有很多美轮美奂的百年老建筑, 特别是那些带有西洋建筑元素的楼台亭阁, 它们的主人往往都是衣锦还乡的华侨, 他们把一生的心血化作有形的瑰宝, 在为子孙谋划安居家园的同时, 不知不觉为客家文化添上一篇灿烂的华章。(www.xing528.com)
其三, 回报祖国, 贡献巨大。
梅州籍的华侨、 华人做出的历史贡献早有定论, 主要体现在积极捐资祖国的各项公益事业和文教建设。 在文化之乡一篇有叙述, 像梅县、 大埔等地近代以来的文化教育建设基本离不开华侨的帮助。 梅州的华侨很早就有报效桑梓的义举, 在清朝政府实施海禁时期, 大多华侨都不敢回到故土。 海禁在清中叶结束后, 很多华侨纷纷回乡探亲。 泰国侨商范坤南1899 年在州城创办嘉应染织传习所, 传授染织技术, 开办染织厂, 开创梅州近代染织工业, 成为华侨回乡投资的先驱之一。
华侨的投资主要分布在矿业、 交通、 民生用品等产业。 民国时期, 梅州华侨先后在家乡创办5 家采矿公司, 1915 年开业的梅县振东织布公司, 资本额为10 万银元, 是规模较大、 投资较早的一家侨资企业。 20 世纪30 年代,在梅城东郊攀桂坊成立的光耀电灯公司就是由印尼归侨开办的, 引进德国的柴油发电机, 开启了梅州使用电力照明的历史。 像梅松公路(梅城—松口)、梅宫公路(梅城—白宫)、 梅石公路(梅城—石扇) 等地方公路的建设和汽车运输事业的发展, 均有广大华侨的身影。 20 世纪40 年初, 缅甸归侨古淦材先后在梅城创办新光戏院、 华侨戏院, 引进电影放映业, 为梅城群众提供了新的消闲娱乐方式, 丰富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此外, 丘元荣经营的梅县华侨玻璃厂, 留尼旺归侨林承芳经营的布匹原料的采购输入等, 为梅州的民族中小型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家乡捐资兴办各种公益事业, 是梅州华侨为桑梓做出的一大贡献。 丘燮亭, 梅县雁洋堡人(今属雁洋镇长教村), 著名侨领, 长期在印尼经商, 是爱国爱乡的华侨企业家, 在印尼京城巴城独立经营米行, 后来组织联合公司,总公司在巴城, 分号设在印尼各地, 成为富商。 他是新中国成立前捐资助学的杰出代表, 捐资设立现在本村的“时习轩” 学堂, 捐资18000 大洋支持新式丙村三堡学堂的兴办, 捐资近万大洋赞助东山中学的创办。 20 世纪20 年代, 他拿出巨款资助20 多名梅县学业优异的家境贫寒青年, 保障他们到日本、 法国、 英国等名校留学的费用, 培养造就一批优秀人才。 丘燮亭还出资创办暨南大学的前身——南京暨南学堂, 对祖国的教育事业解囊相助, 拳拳爱心永留史册。 另一位侨商张榕轩对家乡的文化事业的热心也不遑多让, 他先后出资支持《光绪嘉应州志》 的出版, 出资使得岭东著名女诗人叶璧华的诗集《古香阁诗集》 顺利出版问世, 对这位诗人作品的保存和流传起到很大作用。 张榕轩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出钱出力组织一批学者文士, 自己还亲自参与整理工作, 收集嘉应五属自宋代以来诗人的诗歌, 共400 多家, 数万首作品, 配上每位诗人的小传, 编成《梅水诗传》 这一大型诗歌总集, 对梅州诗歌的传诵、 继承起到重大影响, 是一项薪火相传的文化工程。
受到前辈华侨的影响, 即使在极“左” 思想泛滥的年代, 梅州的华侨华人也心系祖国。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感召下, 梅州华侨华人、 港澳同胞报效桑梓的心愿付诸现实, 他们关心家乡文教事业发展, 捐资办学形式多样。 第一, 重点支持家乡教育的硬件建设。 广大侨胞支持家乡教育事业最普遍的方式是捐建和扩建学校或改善办学办公条件。 目前梅州市各类学校中, 有许多是华侨独资兴建的, 如曾宪梓中学、 田家炳一中、 丰顺中学、 永光中学等。 田家炳先生先后资助国内的嘉应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等30 间大学兴建师范教学楼, 累计建筑面积达40万平方米。 第二, 设立教育基金和奖教奖学金。 如香港嘉应商会与32 乡贤共同发起募集嘉应学院办学基金1200 万港元, 用于建造嘉应大桥, 将所收机动车的过桥费用于补充嘉应学院的办学经费。 曾宪梓先生捐1 亿元在中国设立教育基金, 每年用基金利息奖励优秀教师。 同时侨胞积极响应家乡政府号召,踊跃捐助教育基金, 仅在1994 年首届教育基金百万行中, 侨胞姚美良、 陈泰来等就捐资共301 万元。 第三, 推动教育软环境建设。 如田家炳先生于1997年邀请国家教委领导及全国17 所师范院校校长考察梅州教育。 同年12 月, 曾宪梓博士邀请由80 多名教授、 专家组成的“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梅州考察团”到梅州考察, 加深了各界对梅州教育的了解, 加强了与国内外的联系。 第四,关心教师, 培养和稳定教师队伍。 侨胞充分认识到师资质量和教师队伍的稳定对于教育的重要性。 田家炳先生先后委托广东教育学院、 嘉应学院等院校代培师资; 萧畹香先生捐资80 万元给山区教师在县城建房, 并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 奖励长期扎根于山区的教师及子女。 在广大侨胞的捐助下, 梅州这个经济欠发达地区不仅于1996 年顺利完成“普九” 验收任务, 而且在教育质量、 办学条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 此外热心支持家乡教育的华侨华人尚有曾沐彬、 罗桂祥、 何侨生、 梁亮盛、 李有权、 梁挺生等, 他们的事迹足以汇编成厚厚的书本, 而梅州“文化之乡、 华侨之乡” 更是名声在外。
在辛亥革命前后, 梅州籍华侨华人积极支持孙中山领导的反清革命。 一些在南洋的梅州华侨为了帮助祖国摆脱积贫积弱的状况, 毅然加入革命队伍,著名者如温生才、 陈文褒、 陈敬岳、 钟明光; 梅州籍的南洋巨商张弼士、 谢梦池、 张榕轩等人也以十万计为单位捐银支持革命。 其中, 张弼士的儿子张秩捃、 谢梦池的儿子谢延美(谢联元) 较早参加同盟会, 投身革命活动。 孙中山称“华侨为革命之母”, 就包含对广大梅州华侨贡献的肯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