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梅州好故事:千年执着兴办教育

梅州好故事:千年执着兴办教育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说奸臣曾派出杀手,要对远在梅州的刘元城下毒手, 后因杀手中途暴毙作罢。侯安国在今天梅城东郊的攀桂坊设立书院,教书育人, 使得梅城一带读书的风气日益浓厚。据清嘉庆二十年 嘉应州户口统计, 州属五县共28100 户, 人口不足20 万, 而“每年应童子试者不下万余人”。

梅州好故事:千年执着兴办教育

800 年前, 南宋梅州知州方渐写下他对履任梅州多年后的感想: “梅人无植产, 恃以为生者, 惟读书一事耳。” 可见那时的梅州人即以勤学苦读出名,给州官留下深刻的印象。 梅州的客家人都喜欢修族谱, 从各姓氏的堂号、 堂联可以看出客家人对传统文化的向往, 对立德、 立功、 立言同宗先辈的崇敬,强调出身高贵的门第, 堂联的句尾都嵌以“世泽” “家声” 的字眼, 这成为一种特定的历史潜意识, 这种意识导致了他们对文化和教育的崇拜。

1. 科举时代的辉煌

宋代初期, 经过辗转的迁徙, 困苦生活的磨难, 安顿下来的客家人的文化传承处于冬眠状态, 梅州处于文化草创阶段。 一个贬官的到来促使了文化意识的觉醒, 这人就是河北大名府人刘安世, 又称刘元城。 作为一名谏官,刘元城坚持原则不畏权势, 敢与奸臣作斗争, 人称“殿上虎”。 苏东坡对刘元城的气节大为赞赏, 在诗句里誉他为“真铁汉”, 不过铁汉也难挡小人权奸的暗箭和势焰, 于是他被贬斥到当时的蛮荒之地梅州。 据说奸臣曾派出杀手,要对远在梅州的刘元城下毒手, 后因杀手中途暴毙作罢。 以情理而论, 这个故事可能是为了表达好人终有好报的理念而杜撰的。 宋代是对文人最为宽松的封建王朝, 即使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 得势的一方几乎没有置对手死地的惯例, 至多是把落败的对手像苏东坡一样贬到天涯海角。 这对于硬骨铮铮的刘元城来说, 虽谈不上什么幸运, 但对梅州人来说却是天大的幸运。

刘元城来到梅州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就是在今天的元城路附近建了一座书院, 教学课士, 这个书院的原名叫什么, 今人已无从知晓, 但后人都叫它元城书院。 书院具有公共教育的意味, 超越了一般私塾的家庭式教育的层面, 可以让更广层面的学子得到教育的机会, 所以刘元城得到梅州历代人士的尊崇。 刘元城被视为古代梅州七贤之一, 旧时梅州地方政府曾建有祠堂纪念他, 当年梅城的北门上有个铁汉楼就是为纪念他而建, 民国时拆城扩路,铁汉楼没有保住, 但把通往北门的那条街道命名为元城路。

另一位对梅州地方教育做出巨大贡献的文人是侯安国, 侯安国是福建人,乡进士出身, 来到梅州担任主管教育的官员, 他看到梅州风俗淳美, 民风向善, 卸职后就决定在梅州定居。 侯安国在今天梅城东郊的攀桂坊设立书院,教书育人, 使得梅城一带读书的风气日益浓厚。

据有关史料记载, 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也曾来过梅州。 梅城东北角以前曾有一家濂溪书院, 濂溪是周敦颐的字, 书院旁的那一条小溪被命名为周溪,就是为了纪念这位思想家。 到了清初, 当地政府官员在周溪河口建了一座东山书院, 某种程度可以看作这位思想家影响的余音。

明代科举制度已到了顶峰, 梅州的书院、 家塾已是遍布闾巷之间, 山村乡野之中, 明代的大儒陈白沙所写的《程乡社学记》 就真实记录了当时的情况。 本地的文化名人李士淳就曾在梅城东郊攀桂坊设立书院, 也在他的家乡设立松江书院。 像阴那山下的粲花馆, 就是由一位李氏的官员李焜设立的,成为丙村、 雁洋、 松口一带学子埋头读书的好去处。

到了清代, 梅州的书院更是星罗棋布, 当时的嘉应州城有三大书院, 这三大书院分别是培风书院、 东山书院、 崇实书院, 是嘉应州士子求学的高等学府。 三大书院中以培风书院历史最为悠久, 它的前身七贤书院在明代就已存在, 位于县城内的东北隅。 康熙二十二年(1683), 程乡知县王吉人重修七贤书院, 改名为培风书院, 是为培风命名之始。 后又改名九贤书院、 程江书院, 乾隆十五年(1750) 嘉应州知州王之正重修, 复命培风书院, 添设膏火费以课士。 乾隆二十二年(1757) 知州毛维锜倡捐置业, 以增膏火, 保证就读文士无生活后顾之忧。 自此至清末, 培风书院成为嘉应州有名的学府。 东山书院也有较悠久的历史, 此前的周溪河畔曾有濂溪书院存在, 东山书院本身则于乾隆十一年(1746) 由知州王者辅所建。 为满足日益增多的读书人求学的需要, 光绪五年(1879), 黄鸾藻、 张麟宝(均为举人, 前者是黄遵宪的叔父) 等呈请州衙和各地募捐, 建崇实书院于梅城北门冈文祠右。

至清代中期, 蒙馆、 社学、 义学、 书院数以千计, 学风鼎盛, 读书人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据清嘉庆二十年(1815) 嘉应州户口统计, 州属五县共28100 户, 人口不足20 万, 而“每年应童子试者不下万余人”。 乾嘉年间, 梅州曾出现“五科联解” 之盛事, 成为历史美谈。 清代状元吴鸿督学广东时,盛赞梅州“人文为岭南冠”。 乾隆十五年(1750) 嘉应知州王之正特置“人文秀区” 牌坊于衙前大街, 以志梅州学风之盛。 自唐至清光绪1000 多年间,梅州人才辈出, 中式士子登科者众多, 计进士251 人, 翰林院学士33 人, 举人1645 人, 解元17 人, 廪生、 贡生、 秀才16479 人。

清末, 由于实行废科举办新学, 旧式的书院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培风书院在民国时曾改作梅州女子师范学校, 现废弃; 崇实书院旧址则变成梅州中学校区的一部分, 古老的建筑早已不见踪影; 只有周溪河畔的东山书院, 经过修缮恢复原貌, 成为人们追思梅州当年鼎盛文风的最佳景点

目前, 梅州除了东山书院重修保持完整外, 仍有李士淳倡建的梅县松口松江书院、 南口的培南书院(乾隆年间知州王者辅所建) 大体尚存, 保留下来的旧私塾、 家塾建筑则非常多, 如梅城西区更楼下的孙氏活泉书室、 梅城张氏留余堂侧的咏花书屋、 梅城三角地梁氏洁养堂旁的蒙养学堂、 梅县南口潘氏的毅成公家塾等, 是梅州历史上教育成功的见证。

2. 民国兴办新学领先全国

清末民初实行新的国民教育后, 梅州的教育依然保持勃勃生机, 顺利实现转型。 这一顺利转型得益于一批知识分子的推力。 黄遵宪、 丘逢甲、 温仲和、 萧惠长、 饶芙裳、 黄墨村、 江柏坚、 卢耕甫、 曾伯谔等一批开明和进步人士致力于地方教育事业的改革, 甚至派出留学生向外国学习先进的教育制度, 东山初级师范学堂、 松口公学、 三堡学堂、 务本学堂、 创兆学校等一批中小学堂纷纷建立起来, 而后来那些留学生又成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 一批学问渊博的知识分子投身新式教育, 使得梅州拥有雄厚的师资, 以致像陶行知这样的大教育家也来到梅州宣传进步的教育理念并付诸实施。

办教育最需要的是保证办学经费。 科举时代, 梅州客家人保持了一种优秀的传统, 宗族观念的存在使每个大宗族总要保留一定数额的“尝田”, “尝田” 每年收取的租金, 除了用于祭祖外, 就是用来兴办教育, 同时对族内好学聪颖的贫寒子弟加以资助, 对考取秀才乃至贡生、 举人以上功名的人进行奖励。 每个宗族的祠堂前, 只要竖立有楣杆或旗杆夹石, 就表明这个家族至少出过贡生以上的科举人才。 走进这样的科举围屋, 常可以看见“进士” “文魁” “贡元” 等标志科举荣耀的匾额。 家族的合力支持, 正是对客家人人才辈出的心灵与物质的支撑。 这种社会办教育的传统在民国时期依然在梅州得以延续。(www.xing528.com)

即使到了民国时期, 地方办学、 宗族办学的比例也比政府的公办学校大,这些学校招聘的师资, 除了自筹经费外, 也会获得政府补助。 最重要的是乡土情结, 往往能激励一些高水平的学子回乡服务, 采取接力的办法为家乡教育奉献一段时间。 以梅县水车镇的梅江中学为例, 梅江中学坐落于离梅城30千米左右的水车墟, 据温柏心先生撰文介绍, 该学校是由当地热心家乡教育的人士和华侨捐资, 于1939 年春季开办的一所初级中学。 到了1945 年, 办校历史才6 年的梅江中学, 今人若以自身经验揣度, 多半会认为它的师资不怎么样, 甚至可能是七拼八凑的阵容。 事实却并非如此, 该校教师队伍虽然不大, 只有15 人, 但师资水平却出人意料的“牛”。 下面剖析这支队伍的构成,以便让读者们更好地了解历史上梅县地方教育成功的一面:

首先, 教师队伍学历很高。 上面提到担任名誉校长的温柏心先生, 他是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的工科毕业生, 曾担任梅县劝学所所长、 梅州中学监学、江苏南汇新会教育局局长等职。 早稻田大学是世界一流的大学之一, 在日本,只有东京大学可与之比肩。 校长宋卓英来头也不小, 是复旦大学教育系毕业的高材生。 另外的13 人中, 丘则民是北京大学毕业生, 郑枫是复旦大学文学系毕业生, 徐翼球毕业于中山大学法科, 梁耿右也是中山大学毕业生, 加上毕业于广东学院的廖定亚和上海新华艺专的翁妙昌, 八人构成这个教师队伍的核心。 这样良好的师资足以和现在城区的名校媲美。

其次, 这支队伍的另一个特点是去行政化。 没有明确的所谓教工和职工之分, 学校的行政事务、 后勤事务, 绝大部分采取教师兼任的方式解决。 校长宋卓英兼任训导组组长, 教导主任翁妙昌兼任教务组组长。 教员中, 廖定亚兼任事务组组长, 徐翼球兼任体育卫生组组长, 朱继庵兼任文牍, 徐昆发兼任会计, 徐名唐兼任校医。 只有宋月秋以舍监兼任事务员, 无上课任务。可以说没有一位是滥竽充数吃闲饭的。 学校的两位校长不但学历高, 还曾在政府部门担任公职, 能抛弃官位投身教育, 非有一股奉献精神不能做到。 学校去行政化淡化“官念” 并未影响师资的引入, 从那些教员的履历可看出,他们多曾在教学和生活条件更好的地方工作, 却做出不怕吃苦、 耕耘新教坛的选择。

教师的通才能力也是这支教师队伍的另一特点。 从该校设置的课程看,有国文、 算学、 英文、 历史、 地理、 理化、 卫生、 动物、 公民、 图画、 手工等科目, 在学术研究方面, 有文学、 图画、 音乐戏剧、 时事、 数学、 理化、英语等研究会。 以十多名教员应付这些科目, 可以肯定大部分老师都要跨科教学。

梅州客家人教育成功的另一因素, 是海外广大华侨的支持以及客家人有比较开放的观念。 说到华侨的支持, 梅州是著名的侨乡, 在东南亚有大量人口的华侨。 经过勤奋和智慧的打拼, 这些人成功以后, 首先就是重视自己子弟的教育, 同时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出钱出力。 如著名的侨商张榕轩、 丘爕亭、潘祥初、 廖弼良等, 广大的侨商都为家乡的教育事业慷慨解囊。 丘爕亭不但为家乡的中小学堂捐资兴学, 也捐资支持暨南学堂的兴办, 不但照顾亲族子弟, 也照顾一些禀赋突出的贫家青年, 支持数十人出国留学深造。 梅州华侨为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同时梅州人比较开放的教育观念也使得国外教会兴办的西方教育进入梅州。 最早进入梅州的教会学校是同治年间五华长布的元坑中书馆, 率先引入西方近代先进的教育课程。 在今天我们可以看见的乐育中学、 广益中学、 乐育小学等, 就是当年留下的文教遗产。 今天, 我们走进这些学校的校园, 依然可以看见欧风美雨影响下建成的带有西方建筑风格的古老教学楼或者场馆。

由于知识分子、 乡绅和华侨对教育的热心支持, 新式教育顺利开展, 一批新式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在梅州大地冒出。 在这个经济条件相对艰苦的地区,20 世纪20 至30 年代, 还形成了嘉应大学、 南华学院、 梅州农校等高等院校的雏形, 国家政局的动荡并未影响梅州教育质量的提高。

正是这些综合的因素, 使梅州从民国到现在在教育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其中民国时梅县的地方教育成就在全国位居第二, 仅次于江苏的一个县。 到目前为止全市培养出的院士30 名, 相当一部分院士是在这个时期出生和奠定知识基础的。

3. 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创造辉煌

新中国成立以来, 梅州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改革开放后, 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 1984 年普及小学教育, 1996 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通过国家高标准的验收。 2001 年,梅州被评为全国“两基” 工作先进地区, 2008 年全市普通教育学校2274 所,在校学生90 余万人, 形成幼儿教育、 义务教育、 高中教育、 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多层次合理的教育体系。

目前, 梅州的高等教育院校有嘉应学院, 职业教育院校有梅州市技工学校(已升级为职业技术学院)、 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 梅州市农业学校, 高中阶段教育有省重点中学东山中学, 市一级重点中学有曾宪梓中学、 梅州中学、兴宁一中等, 众多中小学校一起为梅州培养大量的人才。

自1982 年以来, 梅州的高考入围人数始终保持全省前列。 从恢复高考的1978 年算起, 梅州共为全国各高等学校输送了约10 万名合格学生。 其中兴宁市自1986 年高考录取人数突破千人大关之后, 年年破纪录, 2007 年至2011 年,每年输送的大中专学生均超过3000 人。 梅州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可见一斑。

与此相关的是职业高中教育。 梅州的职业高中, 教学质量令人欣喜。 如梅州市城西职业中学, 1980 年由普通完中改制为职业高中, 1991 年被国家教委认定为首批省级重点职业高中, 1996 年被国家教委评定为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 2000 年再次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现有学生1700 多人。 在全省职业高中招生呈下滑的背景下, 报考城西职中的学生一直火爆。 其根本原因是办学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毕业生质量高,就业率近几年均未低于98%。 1999 年以来, 梅州全市的职业高中招生数不断上升。

进入21 世纪, 特别是近几年来, 梅州大力弘扬崇文重教传统, 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巩固提升基础教育, 改善办学条件,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全市共投入40 多亿元用于教育创强, 城乡、 区域、 学校之间的差距有效缩小, 教育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2013 年9 月, 梅州率先成功创建粤东西北地区首个广东省教育强市; 2015 年1 月, 全市8 个县(市、 区) 和112 个镇(街) 全部通过教育强县和强镇验收, 成为粤东西北地区首个实现强县、 强镇全覆盖的地级市。至2015 年11 月, 全市8 县(市、 区) 通过了“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国家认定。 全市公办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100%。 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水平得到巩固提升, 先后扩建、 改建、 新建了一批普通高中, 全市十所重点高中率先在全省山区市完成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创建任务; 参与共建全省山区职业教育基地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 重点抓好市职校、 市农校等龙头中职学校建设,2010 年提前一年完成省提出的“普高” 目标任务,目前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4%。 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近年来共招聘了陕西师大等院校的120 多名硕士研究生和一大批应届本科毕业生来梅任教。 打通小学到高中的素质教育通道, 扎实推进“一校一品” 工程, 东山中学等18 所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数量居全省前列。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继2014 年全市高考实现历史性突破之后, 2015 年高考再创佳绩, 全市第一批本科线入围人数为2453 人, 比上一年增加240 人,增幅达10.8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