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梅州的州县行政区划变化很大。 从五代十国的南汉至元代为止,敬州及改名的梅州, 仅领程乡一个县。 清雍正年间, 程乡县升格为嘉应直隶州, 管辖本属和兴宁、 五华、 平远镇平, 嘉庆年间曾短暂升格为嘉应府, 后又恢复原样, 大埔、 丰顺两县则属潮州。
民国初期, 广东推行北京北洋政府的规制, 废府(州), 实行省、 道、 县三级政权制, 梅州全境隶属潮循道, 道治设在汕头。 1926 年, 广东省政府设立东江行政公署, 次年, 更名粤东区绥靖公署, 梅州各县归其管辖。 1936 年,广东撤公署, 设立行政督察区, 除丰顺县隶属第五行政督察区外, 梅州的其余各县隶属第六行政督察区。 1949 年, 第六行政督察区改为第九行政督察区,第五行政督察区改为第五行政督察区, 名称变了, 管辖的地方没变。
至于县一级的行政区划, 梅州的各县不尽相同。 程乡县在唐代县辖区划分为乡、 里; 宋代则改为都、 保; 元代为都、 图; 明代改为厢、 都, 附城为厢, 乡村为都, 厢以下分图, 都以下分里; 清代改称堡、 甲、 约, 嘉应本属划分为36 个堡。 新中国成立后, 梅州地区的行政规划先后有兴梅专区、 梅县专署、 梅县地区、 梅州市的名称变迁, 现梅州市下辖梅江区、 平远、 蕉岭、梅县、 兴宁、 五华、 大埔、 丰顺。
县一级的区划,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区、 乡设置, 后撤区并乡, 20 世纪50年代后期, 实行人民公社体制, 乡政府建制被撤销。 80 年代初人民公社退出历史舞台, 重新设区建乡镇。 现在梅州县级以下的建制是镇(街道办事处)、村(居委)。
多年以来, 梅州的历史沿革和行政区划, 均经历了无数次变迁, 唯一不变的是作为地区的中心, 无论是文化、 经济、 军事的影响力, 今天的梅城——梅州市的市政府所在地, 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地区辐射力, 因此它的城市建设、 建制历史有必要辟出一定的篇幅大书特书一番。
程乡建县已有1500 年的历史, 但从城市或者城池的建筑角度来看, 它的历史在千年左右。 目前志书上记载最早的梅州地方行政长官为南汉程乡令曾芳, 现在梅城西区有一座古井, 名叫“曾井”, 据说就是由曾芳下令所开凿的, 他曾把中药用布袋装好, 放在井里浸泡, 给当时感染疫病的居民饮用治病。 从曾井的位置以及更楼的地名看, 更楼一般在城内, 目前这两个地方均在江北老梅城的西区, 可见早期的程乡县衙或县治均在该地, 即今天梅师附小内的大觉寺、 联科第叶尾一带。 大觉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普通年间, 足可证明早期的梅城在明清的梅县县城的西郊。
有了县治, 城池不一定就同时诞生, 梅城的城池诞生得比县治要晚很多。据史料记载, 北宋皇祐年间, 广源州酋长侬智高反叛朝廷, 攻陷邕州, 包围广州, 岭外地区震动, 各州邑戒严, 县志有关狄青南征经过梅州的记载就发生在当时。 皇祐四年(1052), 梅州在江北“筑土城为捍卫, 周围长四百五十丈三尺”, 从而结束了州县没有城池的历史。 以后城池历有修缮拓展, 但城址均未变更。
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 程乡人叶文保捐资修筑砖砌的西北面城墙, 开启了梅州古城用砖砌的时代。 鼓励富商或当地有名的大户捐资修城, 是朱元璋早期施政的策略, 用以弥补财政的不足, 但后来又对这些有损他威望的豪强们大肆惩罚, 像捐资修南京城的沈万三就受到类似的打压, 家破人亡。 叶文保也未能逃过一劫, 据说后来瘐死狱中。 万幸的是山高皇帝远, 叶文保的后人在梅州开枝散叶, 人丁兴旺。 今天的梅城北城墙拆了后, 建的一条马路——文保路, 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 一座城池在乱世确能保住不少人的性命, 免于匪寇的骚扰。 明代的地方政府还在梅城的东郊设了一个比武场——东校场。
梅城的古城范围, 北为金山顶梅县博物馆, 沿文保路, 由月宫巷往南为城池的东面, 直下珠条街, 至今天的凌风路, 是城池的南面。 凌风路转向今天的水巷子, 直到虹桥头, 转回金山顶, 是古城的东面。 这个古城的格局在清代一直保持较好, 偶遇洪水崩塌, 时圮时修, 只在南门加建了一个新南门,叫文澜门, 由于其正对学宫(孔庙), 希望借此改善梅城的风水, 让当地能出更多读书人, 门上建楼名“文昌”。 康熙年间的程乡知县曹延懿还将老南门城墙上的凌风楼改建为八角楼, 凌风楼是为纪念抗元民族英雄文天祥而建, 取名于文天祥的集杜诗“楼阁凌风迥”。 北门的城墙上建有铁汉楼, 是为纪念北宋为推动梅州文教做出重大贡献的贬官刘元城。
梅州古城的拆除发生在民国二十一年(1932), 主要是为了拓宽道路和改善市政建设, 同时把拆城腾出的部分空地拍卖筹措资金, 用于市政建设和公路、 白渡大桥的建设。 拆城原来是打算保留南北的城门和城门上的凌风楼和铁汉楼的, 可是它们后来也被拆除, 旧址成为建筑用地。 拆城的发起当事人之一, 时任梅县县长的彭精一后来在他的回忆录《期颐小集》 中对此感到遗憾。 随着历史的变迁, 古城内的清代以前的建筑保留下来的有孔庙的大成殿、魁星楼, 嘉应五属各姓氏的一些祠堂, 三代公孙翰林李象元的故居, 梅县最后一名进士杨沅的故居, 参加过乾隆皇帝千叟宴的进士蓝钦奎的故居等。
今天的梅城老城区依然保留着民国晚期的格局, 凌风路、 文保路、 中山街、 泰康路, 构成原来的格局。 内有周增路, 为纪念黄花岗起义烈士周增,仲元路为纪念烈士将军、 辛亥革命元勋邓仲元, 民主路、 义化路、 和平路将凌风路和仲元路相连。 南北方向的小路小巷还有水巷、 月宫巷、 蓝屋巷、 城隍庙路、 珠条街、 署前路等。
老城区外, 东郊原叫攀桂坊, 今天一般称为下市或东区, 是个著名的人文社区, 是黄遵宪的故乡, 附近有东山书院和南汉千佛塔; 西郊原来也有个对应的名字叫望杏坊(又称红杏坊), 今天一般称为上市或西区, 古庙建筑大觉寺、 古井曾井和最早的程乡县址即在那里, 也是一个人文社区, 该区的辅廷路为纪念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饶辅廷而设。
从以上的历史沿革和梅州行政区划来看, 我们已经接触到不少梅州市县一级地名称谓的变迁以及地名改变的由来。 地名作为具体地域的指称, 名称常常受到所在地区语言、 地理、 历史、 风俗等因素的影响, 既受时代大背景的制约, 也受到当地人文因素的影响。 从地名的由来以及它的变迁, 就可以解读历史的烙印, 解读当地居民的文化心理, 了解一些独特的自然景观。 因此, 游客来到梅州, 单单观察、 推敲梅州的一些小范畴的地名, 就能学到不少历史、 民俗、 自然地理的知识, 经历一场文化的熏陶。(www.xing528.com)
看地名, 也可以了解所在地区的文化, 梅州历史源远流长, 地名有的历久弥新, 有的则因斗转星移面目全非, 不论变与不变, 其中都蕴含着无数的趣味和学问, 值得探讨和研究。 以下分类列举一些地名。
1. 与少数民族的历史渊源和生活轨迹有关。 如梅县的畲江镇, 俗名畲坑, 现在当地已无畲族居住, 但历史上曾是在梅州占有相当人口比重的畲族的聚居地。 唐宋时期出现的青瓷——水车窑, 就产于当地的畲江、 水车、 梅南一带, 畲族是早于客家人的梅州居民。 在明代以前, 畲坑是畲族的重要居住地, 元朝至正十一年(1351), 当地的畲族首领陈满率众反元, 遭到官军的严厉镇压。 梅州地区畲族在明代以后逐渐式微, 可能与战乱和疾病有关, 因为元末明初, 梅州地区的人口曾出现严重的衰退。 以“畲” 命名的地方, 在梅州可谓比比皆是, 足以证明畲族留下的重要影响, 如丰顺马图村的马耳畲、梅县西阳与丰顺交界处的三家畲等。 另外像梅县南口镇的瑶上, 据说曾是瑶族聚居生息的地方。
2. 以地形地貌命名。 如梅县的石扇镇, 据《嘉应州志》 记载, 当地南岭岃前有两块大石, 高丈余, 巉岩漏透, 舒展如扇状, 所以起名石扇。 梅江区的长沙镇圩场, 地处梅江岸边, 因河床逐年淤积, 出现一片沙滩, 人称长沙坝, 明末逐步形成圩场, 故称长沙墟。 丰顺县的梅州第一高峰——铜鼓嶂,就因形似铜鼓而得名。 平远差干的五指石, 则因丹霞地貌, 五座小山峰突兀而起, 与人的手指相似而得名。 在梅州, 以地形的坑、 岗、 岃命名的可谓不胜枚举。
3. 以人的社会意识命名。 梅县的隆文镇旧称龙牙, 因当地有一溶洞, 内有钟乳石, 状如龙的长牙, 所以起名龙牙。 后来崇文重教的意识逐渐提高,当地的读书人增多, 改称隆文, 希望人文鼎盛。 这种意识, 同样体现在今天客天下附近的圣人寨, 以前叫做剩一寨或胜人寨, 因梁惟宝带领族人上山立寨据守得法, 在周边村寨皆被盗匪攻破的情况下独存, 因而得是名。 至于为何变成圣人寨这个大得让人仰视的地名衔头, 大概是客家先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生活稳定, 文教复兴, 出于对儒家圣人的崇拜, 或希望当地人文鼎盛,当地的文人雅士大笔一挥, 胜人寨就成了圣人寨这个很有寄托的雅名。 类似于把目睡岗改为福瑞岗、 湖洋尾改为富良尾, 把白墓改为白渡, 书面化、 文雅化的痕迹非常明显, 都是社会意识变迁的见证。
4. 以历史背景命名。 梅州城区的北郊有一座山叫“三乡寨”, 它位于梅州盆地的最北端, 像一扇厚重的屏风护卫着梅城。 以“寨” 命山名, 并非三乡寨的“专利”, 在梅城周围还有明阳寨、 圣人寨等高山。 对于这种现象的形成, 邑人清末翰林温仲和认为, 当年客家先民移居这些地方时, 生存的环境恶劣, 过的绝非是今天山清水秀、 安宁祥和的田园牧歌式生活, 经常面临与土著的纠纷以及盗匪的骚扰。 为保全身家性命, 先民们选择在附近的山坡筑寨, 当危险来临的时候, 人财物安置寨内, 负险据守, 久而久之, 寨就代表了山。 像丰顺县南部的埔寨, 汤坑、 汤南的金鼎寨、 金瓯寨、 上围古寨, 则是防御建筑工事成为镇村的地名, 与上述山的起名原理是相同的, 都与战乱有关。
5. 以民间传说或故事命名。 梅城南门商业广场所在的地区, 原来叫百花洲, 现仍有一条百花路。 相传此地曾有鲜花百种, 又地涌一股五颜六色的泉水, 潺潺而出, 绚丽如锦, 别名锦洲。 由于地处梅江和程江交汇处, 以前交通多以水路为主, 海路未通时, 连潮州各县属地区人士上京, 均要坐船经梅州, 所以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是时, 花船麇集, 夜晚笙歌悠扬, 极为热闹。像五华的石马山、 丰顺的马头山(马图) 既与山形也与传说故事有关, 梅县的丙村、 丰顺的留隍, 据说与宋帝赵昺逃难经过的传说相关。 梅江区的明阳寨又叫宜娘寨, 三乡寨又叫三娘寨, 杨文又叫洋门, 相传都与杨家将来过此地有关。
6. 以当地的物产资源命名。 梅县城东的黄竹洋, 以当地生产黄竹得名;丰顺的丰良原名汤田、 汤坑、 汤南、 汤西, 因当地有丰富的温泉资源, 当地把温泉叫做“汤”, 洗温泉叫做“洗汤”, 从而得名; 像杨桃墩、 杨梅塥、 梅塘, 可能与早期盛产同名水果而得名; 银营、 银窟坑则与当地富有银矿以及相关的采矿活动历史有关。
7. 以当地的坐标性建筑作为地名。 一些历史上的建筑, 饱经岁月风雨,早已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中, 但由于它们成为地名的代称, 作为一种符号信息留存下来。 像梅城的城隍庙、 更楼下、 北郊的金盘桥、 四脚茶亭、 西阳的将军阁、 黄遵宪的故居所在的攀桂坊皆是极好的例子。 一些纯属个人的物业,因突出的特色、 特征, 也会成为地名, 如万秋楼是华侨夏万秋的居所, 但因为它的奢华在当时首屈一指, “夏万秋” (指建筑) 也因而成了地名。
8. 以人物和姓氏命名的也不少。 如程旻是梅州七贤之一, 是南迁的客家先民的代表, 程江、 程乡、 义化路都是为纪念他而设。 蕉岭的蓝坊, 据说与梅州宋朝的第一位进士蓝奎有关, 因蓝奎是北宋时期当地著名的文士。 周溪的起名则与北宋大儒周敦颐曾来此地讲学有关。 下市张家围则因当地旺族张姓人的聚居而得名, 梅江区城北镇的古田村, 则因当地很多水田历史上曾属于北宋进士古革家族而得名。
9. 以方位和附近的水系、 农田命名。 如松口的起名源于松源河口, 既有方位的因素, 也与水系密切相关。 像城东、 城北、 梅西、 梅南、 寨中、 水口;像玉水、 合水、 长潭、 三河; 像潘田、 大田、 新田、 龙田、 长田、 郭田。 在农业社会中, 农田和水利都是人们生存的命脉, 把农田和河水作为地名, 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10. 由于行政区划的分合而起的地名。 这类地名近现代以来最多, 一般缺乏文化和民俗含义, 对保持地名的稳定不大有利。 像梅县的桃尧镇是由原来的桃源堡与尧塘堡合并而来, 扶大是由扶贵和大竹合并, 荷泗是因荷田和泗都合并, 径义是因径心与义士合并(该径心位于今梅县畲江镇, 并非兴宁市径南镇所辖的径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