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基最后的20年是在与病痛的顽强拼搏和坚持不懈的著述中度过的。左半身肢体不遂,视力严重衰退,学术界对他“破门而入”从事古文字学研究时不时地吹来一股股冷风。一些老朋友也告诫、劝阻……这一切,都未能动摇他的意志和决心。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他不仅写作了一系列优美感人的回忆性散文,而且,有关金文的考证性论文也陆续以单篇形式发表。他运用许慎《说文解字》的方法,对古金文的形义音特点和变化进行分析,同时又联系历史文献,考证文字具体的原始含义,特别是提出“族标氏志”说,对古代某些表示部族姓氏的汉字做了解释,丰富了古文字学的内容。几年后终于结成几十万字的两卷本《金文新考》,问世后给海内外带来了不小的震动。
只要身体状况允许,骆宾基总会拿出书来读
1994年6月,骆宾基先生在北京仙逝,永远离开了他的亲人和他魂牵梦萦的黑土地。他那77年奋斗不息的人生之路,为后来者树立了榜样。他文学作品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也将永远留在读者心中。
2017年6月,纪念骆宾基先生百年诞辰座谈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中国文联主席、作协主席铁凝发表了讲话。她表示,骆宾基先生在抗战的烽火中登上文坛,最初以迅捷反映抗战斗争的报告文学而广为人知。终其一生,他的创作历程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密不可分,他紧随着时代步伐,从他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时代的风云变幻,以及时代在人们心灵中的投影。他是一个有根的作家,他的根深深地扎在黑土地,深深地扎在他的时代和人民中间。(www.xing528.com)
在为父亲的雕像揭幕之后,骆宾基之子张书泰的心情十分复杂。他的眼中含着泪花哽咽地说:“父亲出生在珲春,是这片热土哺育他长大,也是在这里他开始接触并喜爱上文字。故乡的一草一木、民间故事等,都在他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在离开珲春走上革命文学道路之后,一直心系故乡,这也反映在他的许多文学作品中。珲春市委、市政府在父亲百年诞辰之际建立这座雕像,既是对父亲文学地位的肯定,更表达了家乡人民对他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一定要代我回故乡看看那里的山是否还是从前的山,那里的水是否还是从前的水,那里的人们是否还记得我这位时刻牵念故乡的游子。”骆宾基临终前的叮嘱让女儿张小新踏上了亲切的“寻根之旅”,重温父亲充满灵性的文字,体会笔下黑土地凝聚的精神……
采访专家:郑风淑 温兆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