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年前的长春厅,地域广阔,民情复杂。长春厅主官的官职为理事通判,级别为六品,职责是“弹压地方,管理词讼,承办一切命盗案件”。他们的职责是什么,又有着怎样的曲折命运?弥足珍贵的档案资料中,究竟记载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又会还原出怎样的官场百态?设治80余年后,长春厅迎来了第一个历史转折点。
1820年,是长春厅设治的第二十个年头。
这一年的夏季到来时,长春厅衙署正堂内,案头的卷宗和等待批复的文件已经积累了厚厚的一叠。然而,长春厅的第四位理事通判、镶黄旗人福讷却依旧不理公务。
此时的北京紫禁城内,一道参劾福讷的奏折已经呈送给嘉庆皇帝。吉林将军富俊在奏折中事无巨细地写道:“奴才等平日查看该员尚属中才……近日沉湎夜饮,每日睡至巳午时分,早饭后料理公事不过申酉数刻,致使民词积压,怨声沸腾。”富俊向来以清廉勤政、恪尽职守著称。由于对福讷失望至极,富俊请旨将其革职。
1882年,长春厅主官“理事通判”被改为“抚民通判加理事衔”。这意味着职掌扩宽,权力增加。
除此之外,长春厅的官员任用还发生了一个新的变化。
早在光绪六年,清末重臣、吉林将军铭安就在奏折中针对长春厅的官员任用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长春厅地方蒙民杂处,政务殷繁,缉捕扶绥均关紧要,非精明练达之员不足以资治理。”铭安认为,长春厅的官员任用应该是多民族兼用。(www.xing528.com)
从1800年起至1889年,改“厅”为“府”前的89年间,长春厅主官历经39人次,其中36任皆由满族人或蒙古族人出任,到长春厅末期,终于出现了3任汉族官员,其中赫赫有名的一位是李金镛。
李金镛,字秋亭,江苏无锡人,早年投效淮军。1883年,在吉林将军铭安的力保之下,49岁的李金镛出任长春厅抚民通判。到任仅5个月,李金镛清理积案600余起,他还“亲挟碑文谒将军为民请命”,解决了垦民与郭尔罗斯前旗蒙古王公间的土地纠纷,保护了农民的利益,铭安称赞其“干练勤明,堪以委署”。
教育方面,李金镛自己捐资,开设长春地区最早的教育机构——养正书院。他还设立了养老机构养济院,使鳏寡孤独无家可归者有了栖息生存之所,这也是当时东北地区著名的社会福利机构。他推广免疫接种的机构牛痘局,为幼童免费引种牛痘,预防天花疫病。同时,李金镛还“泽及朽骨”,首辟公墓,在长春北门外藏王寺旁设置“义地”,作为死者集中埋葬的坟地,这也是长春有史以来的第一处公共墓地。所以,李金镛在长春特别受老百姓的爱戴。1890年,李金镛终因操劳过度而积劳成疾,在黑龙江漠河金矿工地与世长辞,终年56岁。就在李金镛去世的前一年,长春厅已经升级为长春府,最高长官也由通判改为知府。
长春厅遗址石碑
采访专家:房友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