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吉林省外贸公司经理刘彦德、工艺品科科长杜方然给通化市工艺美术厂传来一条重要信息:“在广交会上,从经营砚台的日本精华堂老板口中得知,长白山‘伪满洲国’的东边道有种石材可以制砚,据说还是清代的御用砚。”厂领导闻讯后立即分头到省、市及周边市县档案馆、图书馆查阅历史资料。终于在《吉林通志》中查出了一条线索:“松花石出混同江边砥石山。”随后他们又在《满洲源流考》中查到:“混同江产松花玉,色净绿,细腻温润,可中砚材。”副厂长张有发凝望着滚滚的浑江,不禁心头一动:“混同江很可能就是浑江,砥石山很可能就在浑江岸边。”于是,他抽出得力人员开始寻找松花石。
松花石原石
最初厂里组织全体职工沿浑江两岸采取拉网式寻找,后转为小分队式纵深寻找。寻矿小组以张有发为首,成员有生产科科长王同巨和销售科科长张云福。自1978年春开始,他们就沿浑江岸边不间断地寻找,踏遍了沟坡。1979年深秋,张有发和张云福寻至梅集(梅河口至集安)铁道线二道江长胜村道口时,发现前面山砬下有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在山洞口焚香跪拜,祈福求安。老人说:“这是仙人洞,洞里滴下的水是神水,能治百病,百姓都到这里来讨药。”他俩靠近洞口,不由得一阵惊喜,原来洞口两侧的岩石紫绿相间,奇美俏丽,层层叠叠,直延伸到石砬壁上端。取下一块一掂量,要比平常的石头沉,质地细腻温润,纹如刷丝,二人立刻挑选了两块带回厂里研究。
次年早春,二人又开始外出踏查。在通化县境内的大安乡寻访时,一位老牛倌告诉他们:“那边有个别鸪洞,石头全是绿色的。”果然,洞里石头通体碧绿,温润如玉,呈现出条条水波状的纹理。他们发现“别鸪洞”的石块与“仙人洞”的石块有所不同,前者色泽浅绿或深绿,质地纯正,温润如玉,断面呈刷丝纹理;后者也细腻温润,纹如刷丝,但不是单色泽,而是紫绿相间。这两个山洞发现的石头会不会就是用来制作历史名砚的松花石呢?
张有发经人介绍,带着两块石头前往北京文物局,找到全国最权威的文物鉴定家付大卣先生。付老先生确认此石就是“松花石”,并表示:“这个重要发现为中国砚文化继承发展打开了一扇门。”根据付老的建议,张有发从故宫博物院要来一块清代松花石残片,请省地质局专家进行了比较分析、化验,验证结果为:通化市工艺美术厂找到的砚石与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松花石完全一致。
1980年5月,“通化市工艺美术厂松花石砚鉴赏会”在北京举行,赵朴初、启功、舒同、冯其庸、吴作人、李苦禅、魏传统、蒋兆和、张伯驹、段云、张仃、肖琼、付大卣、周而复、肖淑芳、陈叔亮、刘继卣、溥杰、溥松窗、王遐举、胡絜青等80多位金石鉴赏家、书画名家和作家学者以及国家有关部委领导亲临现场。(www.xing528.com)
老舍夫人胡絜青为松花石砚题词
刘祖林告诉记者,当时陈列桌案上的松花砚展品让与会者赞叹不已。这些多彩多姿的松花砚,有深绿、浅绿带刷丝纹理的;有深褐、浅褐近似绛紫的;也有黄色、驼色和紫绿色中泛着白晕的,似微风吹拂水面、如云雾缭绕山川。参展砚石形态各异,既有仿古规矩型,又有自然随意型。所表现的题材广泛,根据不同色彩和不同造型,分别浮雕着巨龙吐水、龙凤呈祥、花鸟梅竹、人物山水等。
松花砚六大色系
鉴赏会上,专家学者们还就松花石砚的发墨、贮水、色泽、敲击声等与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松花石砚一一比较,结果完全相同。老艺术家们感怀国宝重见天日,激情澎湃,情不自禁地题词赋诗,纷纷留下珍贵的墨宝。
通化市工艺美术厂在京举办松花石砚鉴赏会的消息经《光明日报》《北京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让世人了解到松花石砚这一曾消失近两个世纪的石砚奇葩重新绽放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