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古而质润,色绿而声清,起墨益毫,故其宝也。”这是清朝康熙皇帝在松花石双风砚背面作的御铭。
松花石又名松花玉。清初孔尚任在《享金簿》中记载,松花石产于关东苦寒之地,当地人原本多用作磨刀石,外人知之者甚少。康熙帝慧眼识宝,用以雕制清宫御砚,并撰写了《松花石砚制砚说》:“盛京之东,砥石山麓,有石累累,质坚而温,色绿而莹,纹理灿然,握之则润液欲滴。有取作砺具者,联见之以为良材也。”松花石质地刚柔相济,所制之砚“滑不拒墨、涩不滞笔、久磨不减其锋、贮墨不涸”且“扣之如铜”,铿锵成韵,清脆悦耳。
松花石砚与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等一同被誉为中国十大名砚。到了清代,松花石砚“品埒端歙”成为大清鼎盛时期帝王的最爱,独领风骚,可谓“砚中官窑”。其他名砚皆以木盒套砚,唯有松花石砚独树一帜,多用松花石、叶蜡石、软玉等雕盒套砚,备受清皇室青睐。
清宫制松花石砚盛于康、雍、乾三朝。康熙帝将松花石拔擢作御砚,还常常赏赐给大臣。1691年,内务府造办处在武英殿专设松花石砚作坊和开采松花石的专司衙门,并给松花砚御题砚铭:“寿古而质润,色绿而声清。起墨益毫,故其宝也。”除了御用外,松花砚还作为奖品,奖赏重臣,激励皇子上进。尤其是1703年,一次性赏赐翰林院官67人每人一方绿色松花石砚。
雍正即位后,征调3名琢砚高手入宫,专门从事松花御砚的制作,使得松花砚成为内务府的大宗御品。现在存世的清松花石砚中,多数带有“以静为用,是以永年”的铭文,正为雍正年间雕制,铭文为雍正帝的手笔。(www.xing528.com)
乾隆将松花砚作为“天赐圣物”,将其祖父、父亲以及自己钟爱的6方松花砚载入《西清砚谱》。这时期的宫廷内,松花砚的制作达到空前规模,并合并砚作,查封库内材料,没有旨谕不得动用。乾隆认为,松花砚完全可和端砚媲美,称赞道:“松花玉,色净绿,细腻温润,可中砚材,发墨与端溪同,品在歙坑之右。”风流儒雅的乾隆帝对松花石砚爱不释手,三下江南携带了20件宝物,松花葫芦砚便是其中之一。
在清代陈元龙所撰《格致镜原》一书中,也有对松花砚的赞美之词:“昔人所称砚之神妙无不兼备,询足超轶千古。”
清宫御制松花石砚以其稀有、高贵、精工细刻而备受珍宠,它传达了一个王朝鼎盛时期的气息。然而到了清朝中期,随着国势逐渐衰微,嘉庆以后几乎不再以松花石制砚。又因为松花石产地被长期封禁,故存世的清代松花砚多为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馆藏,民间收藏极为稀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松花石一直在封禁中沉睡,因此很少有人知道其详细的来龙去脉,许多人寻遍白山黑水,也找不到松花石的原采集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