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元朝时期北方的重镇被皇族控制

元朝时期北方的重镇被皇族控制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行省是元朝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元朝时期东北隶辽阳等处行中书省管辖。据《明史》记载:纳哈出所在的辽阳行省是元代蒙古族居民及军队驻扎较多的省份,因此也是明朝初期北元势力较大的地区。这一事实表明,元政权崩溃后,相当一部分故元将吏退入东北,集于纳哈出麾下,致使纳哈出势力急剧膨胀。纳哈出的降服,不仅为明朝统一东北地区清除了重大障碍,也是从总体上对故元势力的一个沉重打击。

元朝时期北方的重镇被皇族控制

1213年,成吉思汗兵分三路进攻金国,并于1215年占领了金泰州(城四家子古城)。1260年忽必烈即位后,为了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控制,在平息了乃颜叛乱之后,于1287年在东北地区第四次设置了行省机构辽阳等处行尚书省。行省是元朝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元朝时期东北隶辽阳等处行中书省管辖。辽阳行省共设“路七、府一、属州十二、属县十”。早在1241年和元朝初期已将今天白城的城四家子古城作为泰州和泰宁路治所记录在册,只是因为当时属于东道诸王之首斡赤斤家族封地,而没有设置政权机构。1315年2月“改辽阳行省泰州为泰宁府”。1317年2月“升泰宁府为泰宁路”,仍置泰宁县,4月仍“以太宁路隶辽阳省”。太宁即泰宁,其治所仍在城四家子古城。

元顺帝时期,纳哈出由平章政事升为辽阳行省左丞相,数日后又复“加纳哈出太尉”“开元王”等官爵。据《明史》记载:纳哈出所在的辽阳行省是元代蒙古族居民及军队驻扎较多的省份,因此也是明朝初期北元势力较大的地区。为了抵御明朝军队的进攻,纳哈出率20余万部众以金山基地,并开始“营于新泰州(城四家子古城)”。

纳哈出“营于新泰州”,主要目的就是抵御明军的进攻。为此,必须加固城防。今天我们看到的城四家子古城城墙的内马面就是纳哈出“营于新泰州”时加固城墙形成的。(www.xing528.com)

据《明史》记载,朱元璋曾前后4次遣使致书纳哈出,劝其归附。在明朝的大力宣传诏谕下,加上故元的势力日益衰落,一些故元在东北的将校自动归附了明朝。此时的东北,唯一坚持与明朝军队相抗的只有纳哈出。

1387年,朱元璋命冯胜为征虏大将军率军北上。纳哈出内部由于出现了动摇与分裂,被迫同意出降,并把今天的伊通河一带的农安作为受降地。根据《中国东北史》记载,这次出降官兵达4万多人,此后松花江以北的纳哈出部众也陆续受降,史称“并得其各爱马所部20余万人,羊马驴驼辎重亘百余里”。随同纳哈出相继投降的故元官吏、将校多达3000余人,包括元中央政权的中政院、宣政院、太医院、枢密院、大都督府,以及陕西行省、岭北行省、河南行省、甘肃行省、山东宣慰司、河东宣慰司等许多内地地方机构的重要官员与将校,其中有9个王,4个国公、郡王,5个太尉,1个行丞相,13个司徒、平章,31个左丞、右丞,32个参政、知院,86个院使、同知、副使,228个佥院、院判,189个宣慰使等官,927个万户、总管等官。这一事实表明,元政权崩溃后,相当一部分故元将吏退入东北,集于纳哈出麾下,致使纳哈出势力急剧膨胀。纳哈出的降服,不仅为明朝统一东北地区清除了重大障碍,也是从总体上对故元势力的一个沉重打击。纳哈出归降明朝后,朱元璋在南京亲封纳哈出为海西侯,赐铁券丹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