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9月,由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任团长的“东北考古发掘团”,在吉林市松花江流域进行的考古发掘,是新中国成立后展开得最早的正式考古发掘。这次考古发现并命名的“西团山文化”,成为受世界瞩目的考古学文化。
如专家所说:“西团山文化的发现是以考古学文化观念去认识秦以前东北地区金属文明的开始。”正是上述这些基本特征,使西团山文化与其他考古学文化相区别。
根据目前发现的文化遗存,大致可以认为:西团山文化的东界在张广才岭南端威虎岭以西,西界在伊通河与东辽河流域,南界在辉发河、饮马河、伊通河上游,北界在拉林河上中游的右岸,已达今黑龙江省的南部。在今辽宁省的东北部亦有西团山文化分布。
由于迁徙性较强,这一文化的居住营地遗址面积都很小,但他们游猎在东北地区中部的时间相当长,一些典型遗址集中在西流松花江及其支流两岸的丘陵地区。西团山文化的早期遗存在西周以前即已存在,晚期遗存则延续至战国秦汉时期。从发现的各遗址文化遗存看,西周时期的西团山部落已初步掌握了农业生产技术,不过主要的经济形态是原始的畜牧业。(www.xing528.com)
农业生产工具有用于掘土的少量打制亚腰石锄和磨制的棒状石斧,也有用于收割的半月形穿孔石刀。由于生产工具数量很少,聚落遗址和氏族墓地的规模都不大,可知他们的农业生产在经济生活中尚未占据主要地位。相反,各遗址普遍发现了较多磨制的锛、凿、环形石锤和形式多样的石镞、骨镞,还有一些用青铜制造的小刀、锥、斧、凿等,同时发现少量青铜矛、短剑和镞。其中曲刃青铜短剑具有东北地方特色,十分引人注目。这些工具和武器的出土,说明西团山文化的先民迁徙性较强,手工业较发达,以狩猎和畜牧业经济为主。他们当时已掌握了骑马技术,能征善战,其势力曾一度扩展到夏家店上层文化的领地之内。
由于文明发展不平衡,西团山文化与同一时期的中原商周、春秋以至战国的文化相比,还没有进入文明的门槛。但作为我国境内一种古代文化,西团山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如西团山文化陶器群中普遍存在的鼎、鬲、甑,是我国中原古代文化特有的器物类型,由此可见西团山文化同中原文化的密切联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